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二十题:在尖沙咀发展露天广场计划
*******************

  以下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在署理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缺席期间)今日(六月二十二)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冯检基议员的提问的书面答覆:

问题:

  本人于本年年初就搬迁位于尖沙咀天星码头对出的巴士总站,以腾出土地发展一个露天广场的事宜提出质询。近期有报道指出,上述搬迁及发展计划有改变,以及天星小轮有限公司正计划在尖沙咀天星码头上盖加建一层,以提供餐饮服务。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整个尖沙咀天星码头活化计划(包括码头本身及露天广场等)的最新进展为何;当局是否已放弃搬迁尖沙咀天星码头巴士总站,并搁置发展露天广场的建议;以及当局如何确保天星小轮有限公司的加建建议,能平衡保育、开放和畅达性等公众的关注?

答覆:

主席:

  就搬迁尖沙咀天星码头巴士总站以发展露天广场整个计划,我们于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三日,回应冯检基议员的有关提问时,已阐述这项目的目的、工程范围和进度。露天广场计划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在尖东么地道兴建新交汇处,已于二○○七年八月完成并启用。计划的第二部分,是在梳士巴利道香港文化中心外兴建新的回转处,以便使用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的巴士线迁往尖东后,大部分巴士路线仍可继续行经天星码头。计划第三部分为兴建露天广场的工程。

  就冯议员是次的提问,我的回覆如下:

  政府当局于二○○九年六月就计划第二部分的工程,即兴建新回转处的工程安排刊宪,刊宪期间收到超过五千份反对意见,其中有关交通及运输方面的意见,主要包括将来建成广场后巴士路线的安排,以及有关计划可能对路面交通情况造成的影响。此外,亦有部分人士表达了保育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以保留香港市民集体回忆的意见。

  考虑到刊宪期间所收集到的公众意见,政府当局曾修改回转处的设计,并于二○一○年九月就有关的修订方案谘询油尖旺区议会辖下交通及运输委员会(交运会)。交运会议员非常关注新回转处工程及露天广场计划为尖沙咀一带的交通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建议运输署在保持交通畅顺的前提下,积极研究让现时以尖沙咀码头为总站或途经该处的全部巴士路线途经将来建成的回转处。修订方案于二○一○年十月刊宪后,共收到超过一万三千份反对意见,有关的意见与先前刊宪期间所收到的大致类同。

  我们考虑了交运会的建议,以及公众的意见,决定重新构思露天广场计划的方向。我们建议采用新的设计概念,就是将露天广场的设计融合活化尖沙咀码头的项目,令整个码头及对开的露天广场成为一个旅游汇点和新地标。具体来说,我们建议扩大拟建的回转处,成为新的公共运输交汇处,以便全面回应交运会的意见,使现时使用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的十五条巴士线,全部继续返回天星码头(包括保持现时十一条巴士线利用天星码头作终点站),方便使用巴士服务和转乘天星小轮的乘客。新的交汇处占地约三千七百平方米,可提供原有十五条巴士线运作的巴士站,及可容纳十六辆的士轮候的的士站和的士落客点。现时连接星光行及文化中心的行人过路设施将会保留,但会稍作移位以配合新回转处的设计。这样既可保留该地段作为公共运输交汇处的功能,亦可改善码头前的步行环境。

  由于需要扩大新交汇处的范围,露天广场的面积需要相应减少百分之四十。为配合上述安排,我们计划在未来的旅游汇点,展示有关该地段作为公共运输交汇处的历史,让市民和旅客可缅怀该地标昔日的风貌。我们正积极研究在未来的旅游汇点放置一列已退役的火车车厢和一辆古董巴士,以及其他与天星码头历史有关的展品。

  我们得悉天星小轮有限公司亦希望政府能活化和扩建尖沙咀码头,其初步构思包括提升现有设施及扩展码头范围,以提供更多商铺、餐厅及公共空间,让市民可以观赏维港两岸景致,并尽量以保留原有建筑特色为原则。海滨事务委员会辖下的九龙、荃湾及葵青海滨发展专责小组于五月三十一日会议上,初步讨论天星小轮公司提出的方案,并表示欢迎有关建议,专责小组认为假如计划得以推行,有关设计应与政府拟建的尖沙咀露天广场互相配合。由于天星小轮码头属于政府物业,有关的活化工程日后需要由政府推行。我们会循这个方向推展旅游汇点的设计工作。

  我们会于本月二十三日就旅游汇点新概念方案及有关的交通运输安排谘询油尖旺区议会,如果建议的新方案得到油尖旺区议会的支持,当局会于今年九月下旬就新的回转处工程修订方案刊宪,亦会就有关交通运输的安排谘询其他相关的区议会。我们亦计划就新概念方案谘询海滨事务委员会,并开展有关活化天星码头的技术可行性研究,以及整个码头及旅游汇点的设计工作。待敲定具体的设计方案后,我们会进一步谘询油尖旺区议会。



2011年6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05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