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提防猩红热个案高企情况
***********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六月二十日)表示,由于猩红热的呈报个案数字处于高位,故呼吁市民提高警觉慎防受感染。

  卫生防护中心发言人表示,今年截至六月十七日,猩红热个案的呈报数字已达419宗,超越过去十年每年的全年总数。呈报个案自今年四月急升,共录得75宗个案,五月录得100宗个案,而六月(截至十七日)则录得142宗。

  在今年的419宗个案中,病者年龄介乎一个月大至三十七岁。百分之九十三的个案患者是十岁以下儿童,大部分属轻微个案,病者的特征与过往年份的个案相若。

  今年至今共录得6宗猩红热院舍的爆发,3宗在幼稚园/幼儿中心发生,2宗在小学和1宗在特殊幼儿中心发生,共有22人受影响,每宗爆发涉及人数介乎2至7人。另外有11个小型群组的个案在家居发生,每个群组的受影响人士为2至3人。

  发言人说:「卫生防护中心高度关注今年猩红热病症数字高企的情况,并密切留意有关情况。猩红热个案数字高企的情况同时在内地和澳门出现,显示这属于一种区域性现象。」

  「卫生防护中心已去信医生、院舍及学校,提醒有关人员采取预防和感染控制措施。」

  卫生防护中心早前亦委托香港大学(港大)微生物学系进行甲类链球菌的基因研究。港大在跟进于六月十三日公布涉及一名六岁男童因感染猩红热而出现败血病的个案,并对从该个案分离的甲类链球菌进行基因研究,发现有一段独特的基因组段加插于该菌株的基因组,这可能造成有关细菌的传播能力增强。

  发言人说:「卫生防护中心会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合作,对近期的其他猩红热病例进行基因研究。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检测中心亦密切监察本地个案的基因排序。」

  卫生防护中心会将有关的基因研究发现通知内地及澳门卫生当局。

  发言人表示:「卫生防护中心将加强公众对预防猩红热的教育。」

  发言人解释,甲类链球菌是引致猩红热感染的细菌,服用合适的抗生素可有效治疗猩红热。猩红热患者通常为十岁以下的儿童。症状为发烧、咽喉痛及出疹。皮疹会在躯干或颈部出现,接着蔓延至四肢,特别是腋窝、肘部及腹股沟。猩红热的征状一般并不严重,然而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心脏病及肾病等并发症。

  他说:「猩红热可透过呼吸或直接与受感染的呼吸系统分泌物接触而传播。」

  任何人如怀疑患上猩红热,应向医生求诊。

  要预防感染,市民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

* 维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 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并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及
* 保持空气流通。



2011年6月2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02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