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船只、港口货物及货柜统计
********************

  政府统计处今日(六月九日)公布船只、港口货物及货柜的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的统计数字。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与上年同期相若,为6 270万公吨。当中,抵港及离港港口货物均与上年同期相若,分别为3 590 万公吨及2 680万公吨。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经季节性调整的港口货物吞吐量,较上季下跌4%。当中,抵港及离港港口货物分别下跌5%及2%。经季节性调整的数列可以进行更有意义的短期比较,有助辨析其趋势上可能出现的变动。

港口货物

  在港口货物中,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的海运货物较上年同期上升3%,达4 320万公吨,而河运货物则下跌6%,为1 950万公吨。

  在抵港港口货物中,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的进口货物较上年同期下跌2%,为1 830万公吨,而抵港转运货物则上升1%,达1 760万公吨。至于离港港口货物中,出口(包括港产品出口和转口)货物较上年同期下跌3%,为920万公吨,而离港转运货物则上升2%,达1 760万公吨。

  以上港口货物统计摘要列于表一。

  表二及表三分别载列抵港及离港港口货物的主要装货和卸货国家/地区。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与二零一零年同期比较,抵港港口货物中,录得双位数字升幅的主要装货国家/地区有印度尼西亚(升17%)、韩国(升15%)、越南(升15%)和马来西亚(升12%)。另一方面,美国(跌16%)和新加坡(跌15%)则录得双位数字的跌幅。同期比较,在离港港口货物中,录得双位数字升幅的主要卸货国家/地区有印度尼西亚(升62%)、菲律宾(升16%)、马来西亚(升15%)和越南(升11%)。另一方面,美国(跌17%)则录得双位数字的跌幅。

  表四及表五载列抵港及离港港口货物的主要货品分析。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与二零一零年同期比较,抵港港口货物中,录得双位数字跌幅的主要货品有「石料、沙及砾石;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及纸浆及废纸」(跌11%)。在离港港口货物中,录得双位数字升幅的主要货品有「主要作食用的动物及其制品」(升54%)。

货柜

  在二零一一年第一季,香港的港口处理了550万标准货柜单位的货柜,较上年同期上升1%。当中,载货货柜与上年同期相若,为460万标准货柜单位,而空货柜则上升5%,达90万标准货柜单位。载货货柜中,抵港及离港货柜均与上年同期相若,均为230万标准货柜单位。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经季节性调整的载货货柜吞吐量,较上季下跌2%。当中,抵港载货货柜及离港载货货柜分别下跌4%及1%。

  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的海运载货货柜与上年同期相若,为330万标准货柜单位,而河运载货货柜则较上年同期下跌1%,为120万标准货柜单位。

  在二零一一年第一季的抵港载货货柜中,进口较上年同期下跌6%,为70万标准货柜单位,而抵港转运则上升3%,达160万标准货柜单位。至于离港载货货柜中,出口下跌4%,为70万标准货柜单位,而离港转运则上升2%,达150万标准货柜单位。

  表六载列货柜统计摘要。

  港口货物及载货货柜统计是从船务公司及货运商向政府统计处提供的货物舱单中开列的托运货物中抽取样本编制而成。

抵港船次

  在二零一一年第一季,抵港远洋轮船船次与上年同期相若,为8 030船次,其总容量则上升10%,达10 220万净注册吨。同期间,抵港内河船船次亦与上年同期相若,为43 170船次,其总容量则上升2%,达2 600万净注册吨。

  表七载列抵港船次统计摘要。

  船只统计数字由海事处编制,主要根据船长及受委托的货运商呈报的一般事项申报表编制,并不包括仅在内河航限内行驶的游乐船只及渔船数目。

进一步资料

  有关港口货物、货柜及船只统计的进一步详情,刊载于《香港船务统计》季刊中。

  二零一一年一月至三月号的报告将于六月底备妥。政府统计处最近就编制统计刊物的印刷版进行检讨,并决定由今期起将不予提供 《香港船务统计》的印刷版。然而,本刊物仍可于政府统计处的网站免费下载(网址: www.censtatd.gov.hk/products_and_services/products/publications/statistical_report/external_trade/index_tc_cd_B1020008_dt_detail.jsp)。

  查询有关港口货物及货柜的统计数字,可与政府统计处船只及货运统计组联络(电话:2582 4889或电子邮递:shipping@censtatd.gov.hk)。有关船只统计数字的查询,读者可联络海事处策划、发展协调及港口保安部统计组(电话:2852 3661或电子邮递:st-sec@mardep.gov.hk)。



2011年6月9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3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