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出席「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六月八日)出席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河南─香港经贸交流活动周:「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的致辞全文:

尊敬的郭(庚茂)省长、黄(兰发)副主任、高(玉琛)副特派员、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早上好。我非常高兴今天能出席「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首先,我谨代表香港特区政府欢迎各位来自河南的朋友到访香港。

  河南省跟香港有深厚的关系,也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我国八大古都当中,河南省占四个,包括洛阳、开封、安阳及郑州,并因而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现今的河南省由於位处国家中部,是全国交通要塞,也是「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在国家促进中原地区的崛起战略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的说明会以「中原经济区」为题,可见河南省对发挥区位优势、推动中部经济十分重视,并以此作为发展主导方向。我相信,随中部地区及河南省的发展日益迅速,与香港的经贸关系也将更为密切。

  事实上,香港多年以来都是河南省主要的外资来源地。在二○一○年,河南省实际利用香港资金超过四十二亿美元,占全省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百分之六十八。截至二○一○年底,香港累计已在河南省投资企业超过四千九百家,实际利用港资超过一百四十亿美元,在河南省外资来源地中,香港是排行第一。

  二○一一年是国家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河南省的发展战略也把握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点,包括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及改善民生等等。在未来五年,河南省将完善省内交通设施及各项的社会基建,以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建设中原城市群。同时,将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改革金融服务及发展现代物流中心等,其发展潜力相当巨大。

  香港作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正好能为河南省在交通、物流、金融等方面提供所需的支援。港商在河南省投资,也可以与河南省分享他们的市场网络及企业管理经验,为河南省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这一趟「2011河南─香港经贸交流活动周」正是豫港两地商界翘楚共觅商机的最佳平台。其中,今天的「中原经济区建设投资说明会」让更多港商认识到河南省的投资环境和潜力,而河南企业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香港如何能帮助他们融资、跟海外市场接轨,让他们「走出去」。这是一个良好的机遇,让两地优势互补,共同把握河南省在「十二五」规划的时期中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省长,各位朋友,藉今天的机会,我想和大家谈数点。香港在「十二五」规划中,这份重要的国家文件中,有非常重要的定位。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为香港和澳门定了《港澳专章》,内有三个重点。

  第一,中央(政府)表明,今后不单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也愿意采取措施与政策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提升」这两个字非常关键,对香港和内地今后的合作非常关键。

  第二,中央也表明香港能进一步发展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提供更多人民币服务。香港的金融市场在二○一○年初本来只滚存大概五百亿元人民币;到该年年底,已滚存四千亿元人民币;到今年第一季,已有四千三百亿元人民币。我们相信这几何级数的递增将会继续,有金融专家告诉我,香港不出一年便会滚存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特区政府正非常努力与金融机构继续发展更多人民币产品,亦非常欢迎河南的企业多来香港设点、也来香港上市。这对河南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都是双赢、多赢的。

  第三个重点是,在「十二五」规划的《港澳专章》中,中央表示继续支持香港与内地各省市加强区域合作。在《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中某些「先行先试」的措施,现在主要是在珠三角内落实,今后可以按照「十二五」规划逐步拓展至其他地区。

  河南是内地的大省,常住人口超过九千四百万,总人口当然更多,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超过两万三千亿元人民币,经济动力很大。第三产业大概占你们的GDP的百分之二十八,这离开「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总体希望发展第三产业在五年内达到GDP的百分之四十七,还有很大的距离,但这也说明发展的潜力很大。因此,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香港企业家,不论是从事第一、第二或第三产业,都有人愿意到河南投资。长远来说,第三产业是最有潜力的一块。香港现在的第三产业已占香港特区的GDP超过九成,这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在内地不同地区的投资,主要还是在第二产业,但这对香港总体的经济量也非常重要。

  省长,你们这次到香港招商引资,此时此刻选择得非常好,也就是在三月两会通过「十二五」规划以后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香港特区政府非常欢迎河南省人民政府到香港向我们的企业和专业人士介绍在河南各方面的机遇,正如我刚才说,我深信这是双赢、多赢的。

  谢谢各位。



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2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