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六题:香港马拉松
***********

  以下为今日(五月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梁耀忠议员的提问和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的答覆:

问题:

  有评论指出,渣打香港马拉松的封路时间太短,而且比赛路段欠缺特色而令人感到沉闷,无法追上国际一流马拉松比赛的水平,无法推广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形象。多年来主办赛事的香港业余田径总会(田总)营办赛事的表现也备受批评,包括直到今年才试办轮椅赛、帐目欠透明度,以及向有利益冲突的前主席批出合约。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鉴於每年有数万人参与十公里、半程或全程马拉松赛事,连同他们的朋友和家人,每年关注马拉松的市民人数不少,政府会否考虑把更多的市区道路辟作赛道,并延长封路时间,以增加赛事对外国选手的吸引力,让参赛者不用在凌晨时分出发及更多人可在赛道旁为参赛者打气;

(二)鉴於有报道指出,香港马拉松是一项有盈利的活动,但每年都是由田总主办,政府会否考虑引入投标或竞争批出该项赛事的主办权,以提高营办水平;及

(三)鉴於大部分国际大都会举办的马拉松都设有轮椅赛事,政府会否要求明年香港马拉松的主办单位举办轮椅赛事,以彰显香港多元及平等的国际形象?

答覆:

主席:

  香港马拉松是每年本地体育界最具代表性的国际体育赛事之一,连续七年获认可为「M」品牌大型体育活动,吸引不少本地及世界各地跑手参加,凸显香港作为举办亚洲体育盛事的城市,亦有助於推动香港的体育发展。这项活动由香港业余田径总会(田总)以自负盈亏的方式主办,已有十四年历史。

  香港马拉松每年吸引广大市民参与,连年刷新参赛人数纪录-由一九九七年的约1 000名跑手增加至今年的65 000名,当中有超过60 000名跑手为本港市民,可见这项赛事有助提倡普及体育。

  我现就提问的三个部分,回覆如下:

(一)香港马拉松的比赛路线向来是由主办单位(即田总)以其专业知识,并经谘询政府部门、区议会及不同相关单位后定出。在设计比赛路线的过程中,政府会尽量提供协助,同时会从公众安全、交通改道及整体安排对市民的影响等各方面向田总提供意见。

  多年以来,田总均有调整比赛路线,亦有加入有特色的路段,例如:

* 首届香港马拉松在一九九七年於香港至深圳间一段跨边境赛道举行,象征回归祖国的历史性时刻;
冘
* 一九九八年就在赤濸角新机场举行;及
冘
* 二○一一年的设计则包含「三隧三桥」,包括南湾隧道、长青隧道、西区海底隧道、昂船洲大桥、青马大桥及汀九桥。

  至於在封路及交通改道安排方面,多年来,该赛事的封路时间是由比赛日凌晨约零时开始,并尽量於当天中午时分把道路分阶段重开。有关安排主要确保田总有足够时间在赛道进行准备,亦尽量减低对其他市民的影响。根据过往经验,市民可在比赛日早上於市区内不同地方观看赛事,亦有不少参赛者的家人及朋友在沿途以至在终点为参赛者打气。

(二)如上文所说,香港马拉松并不涉及政府资助。田总是负责香港田径运动比赛项目的体育总会,亦是国际田径联会及亚洲田径联会的会员,具备资格及经验主办马拉松赛事。香港马拉松已被公认为一项高水平及获国际马拉松及道路赛协会列为日程表的赛事,而事实上,除田总外,每年亦有其他体育组织在香港举办各级别的长跑赛事,政府乐於考虑为这些赛事提供意见。

  至於有关香港马拉松的帐目问题,根据田总提供的资料,香港马拉松营运的收入,大部分用於筹办马拉松赛事,余下则拨归田总作发展及推广田径活动用途。另外,跑手每年可透过马拉松活动参与筹款活动,把款项直接交予指定受惠机构,今年的受惠机构就包括浲比斯、香港残疾人浲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及香港防癌会。

(三)田总原先已计划在二○一一年的香港马拉松举办十公里轮椅赛事,亦邀请了国际裁判前来为香港的赛道进行评估。可是,由於报名参加十公里轮椅赛事只有两名参赛者,远低於最低报名人数(即十名)的要求,经审慎考虑及评估后,田总决定取消二○一一年的十公里轮椅赛。

  我们亦认为二○一一年的香港马拉松未能举办轮椅赛甚为可惜,我们已向田总建议於二○一二年的香港马拉松举办十公里轮椅赛事,透过此项赛事发挥伤健及社区共融的精神,让更多不同阶层、背景的跑手共同参与这项体坛盛事。我们得悉田总将会与相关政府部门及有关团体商讨各项细节,期望届时有更多残疾人士报名参加这项盛事。



2011年5月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57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