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就《2011年拨款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周一岳今日(四月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2011年拨款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

  政府投放了大量资源於各项与民生有关的服务,确保我们有一个安全、健康和安定的环境。在本年度预算案中,食物安全和医疗徖生的经常开支为450亿元,较去年增加超过33亿。有政党批评政府缺乏长远的远景和策略,这方面我并不同意。我会集中讲述政府在食物安全和医疗徖生方面制订的长远可行政策。

  在食物安全方面,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提升食物安全水平。我们的工作大致分三方面。第一,是制订和更新法例,令香港的食物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第二是完善食物安全规管架构;以及第三是加强对突发食物事故的应变能力。

  在法例方面,自二○○四年以来,政府先后推出或修订12条有关食物安全的法例。为进一步完善食物安全规管机制,政府刚於上月底在立法会通过《食物安全条例》,引入食物追踪机制,确保在遇上食物事故时,当局能更迅速有效地查出问题食物的来源,作出适当处理。未来,我们将继续手处理及完善其他有关的法例。例如规管食物中残余除害剂及兽药含量、为高风险食物包括禽蛋及水产订立进口规例。

  至於规管架构,政府在二○○六年成立食物安全中心,专责处理食物安全的工作,以及与内地和海外掌管食物安全的机关联系。近年香港的食物安全一直维持於相当高的水平,食物检测合格率一直维持在99%以上,证明香港的食物安全规管架构,毫不逊色於其他地区及先进国家。政府化验所亦肩负验测食物样本的重任,为食物安全把关。近年,政府化验所不断提升测量校准能力,在二○○五年代表香港成为国际计量委员会互认协议中在化学计量方面的特派计量机构,更於二○○六年及二○一○年十二月分别获得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和标准物质生产者的认可资格。我们的检测水平可与其他的国家级计量机构看齐。

  除了日常的食物风险分析和监察外,投入资源加强对突发食物事故的应变能力,亦是保障食物安全其中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食物安全中心和政府化验所具有一支专业的团队,涵盖食物科学、化验及公众徖生方面的专家,每逢遇有突发食物事故时,他们都能有效迅速作出重组和分工,有效评估风险、作出适当的风险管理工作和行动,以应付及处理突发食物事故带来的额外工作。

  就以最近市民关心的日本食物安全问题为例,食物安全中心及政府化验所的同事以专业精神日以继夜地工作,配合先进的仪器,对从日本进口的食物进行辐射检验,为食物安全把关。上星期五立法会食物安全及环境徖生事务委员会主席联同各位议员到机场参观后,亦见证了食物安全中心有效监察日本进口的食物的工作。

  昨日日本当局提升了福岛核事故辐射风险水平至第七级后,我们的代表今日会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会,共同关心这问题会否造成长远影响。

  政府一直以来以全面的角度,不断从多方面确保食物安全。我们在医疗徖生方面,也有长远的目标和承担。

  政府在二○○五年已经提出详细分析医疗系统的问题,二○○八年提出全盘的医疗改革方案,二○一○年又提出一些更具体的建议。与以往提出的医疗改革不同,我们眼不单纯是医疗融资的问题,而是医疗系统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特别是香港独特的、公私营并行的医疗架构。经过了两次大规模的公众谘询,在过去数年我们建立了一定的共识对症下药,在几个长远改革方向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去年底我们发表了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长远发展策略,订立一个与医护专业、志愿机构、病人组织、消费者委员会等团体共同合作的框架,希望改变以往偏重医院治疗的倾向,按部就班地推行各项基层医疗服务改革计划,重提倡预防护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素、提升整体市民健康,长远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

  第二,我们将公营医疗明确定位为全民医疗安全网,大幅增加公营系统资源改善公营医疗服务,增建和扩建公营医院、更新医疗设备,特别重投放於四大重点,即是重照顾「低收入和弱势社群;急症和紧急服务;费用高昂和技术先进的危疾;以及医护人员培训」,令公营医疗资源用得其所。在这里我要特别回应何俊仁议员质疑政府增加公营医疗资源的诚意,何议员列举的数字似乎以偏概全。医疗徖生开支占公共开支比例按年有升有跌,是因为政府投放於基建的非经常开支随工程开展和完结而增加或减少。事实上,医疗徖生的经常开支由二○○六至○七年度的298亿持续增加至二○一一至一二年度的399亿,五年之间增加了三分之一,平均每年增加6%,占政府经常开支的比例持续上升至今年16.5%。下一财政年度,我们已承诺进一步增加至17%。

  第三,我们为整体医疗系统建立各项基建和制度,推动公私营医疗协作,长远务求善用公营和私营医疗系统的资源,令市民不论使用公或私营服务都得到更佳的保障。这些包括建立公私营互通的电子病历系统,推行公私营医院认证计划确保医疗质素,以及预留土地发展可以令更多市民受惠的私家医院。去年底我们更针对越来越多市民购买私营医疗保险使用私营医疗的趋势,提出规范私营医疗保险及医疗服务市场的「医疗保障计划」,目的是令三分之一已经有医疗保险的市民能够得到真正而长远的医疗保障。

  在医疗融资问题上,我们坦诚地将未来数十年医疗需求和开支,随人口结构转变和医疗成本上涨,无可避免会大幅上升的现实,以及所有可行的融资方案,连同我们改革医疗服务的建议,一并谘询市民和政党的意见。正如我三番四次强调,医疗改革并不单是问「钱从何来?」这个融资问题,更重要的是钱投於何处,「是否用得物有所值?」这些问题。因为无论是用於公营还是私营的医疗服务,这些钱是来自公帑或者是市民的「荷包」。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就医疗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障计划的建议,作一个初步总结和定出下一步路向。

  近日社会亦有讨论医护人手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我要特别提出医疗系统的服务量问题,自从手改革医疗系统以来,我明白医疗服务量,不论公营或私营,将会是医疗系统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在两次医疗改革的公众谘询中,公私营服务量、医护专业人手都是很多人关注的课题。在过去数年,大学医学院经已将培训医生名额重新调高至每年320名,医院管理局重开护士学校,大量增加今年和未来数年能投入服务的护士。我们会手进行长远医护人力资源及专业发展规划,以支援本港医疗系统及医疗产业的长远发展。其中,除了人手是否足够外,一个重点将会是继续确保医疗服务的专业质素。

  刚才我提及到的,都是今届政府大力推动,跨越今届甚至未来几届政府的医疗改革和规划,这些牵涉广泛而复杂的议题,在立法会内由事务委员会到大会都不停讨论,只要议员们将我们一系列的改革拼在一起,不难理解到政府长远的路向。虽然在医疗融资方面我们现时未有一致意见,但最起码我们已踏出正确的第一步,认清问题对症下药,而且得到社会共识支持改革现行的公私营医疗服务架构,同时增加公私营服务量、服务质量及透明度。政府做的,正正就是利用这几年的财政稍为宽裕,去推行改革和解决一些积压已久的问题,只要我们不走回头路,不去将得来不易的改革的成绩和成果推倒重来,我有信心香港医疗系统未来会向一个十分正面的方面发展,亦能维持我们现时的优势。

  关於增加烟草税方面,我在较早前宣读《2011年应课税品(修订)条例草案》时已详细回应。我重申,所有国际及本地研究和经验都指出加烟税能够有效控烟,特别是减少青少年吸烟和防止他们染上烟瘾,我们固然要认真处理好戒烟和私烟的问题,但这些都并非不加烟税的理由。若不加烟税,受惠的只有烟商,受害的是烟民及公众的健康。

  我谨此陈辞,恳请议员通过拨款草案。多谢。



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6时0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