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就「纾缓贫富悬殊」议案的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今日(十一月二十五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纾缓贫富悬殊」议案的总结发言:

代主席女士∶

  我一再多谢冯检基议员提出今日的动议,以及刚才20位议员提出很多很有用、很实质的意见,给我和当局一个很好的思考机会。

  代主席女士,我在开场发言时开宗明义说政府绝对没有回避贫穷和贫富差距的问题。事实上我们一向都正视这个课题,很积极、很务实、很认真地处理这个问题,用心去扶贫纾困。有议员说每次动议辩论,我们都是意见照听,政策照旧,我觉得这批评有欠公允。为什么呢?大家如果有留意过去这数年,在帮助基层市民方面,其实做了不少工夫,亦有不少工作。举数个简单例子,就是最低工资的落实,来得不易,亦标志着政府在这方面的诚意和承担,以及帮助基层市民的心;第二项吸纳了大家意见的是把跨区交通津贴计划扩充至18区。这些如果不是政府回应市民的诉求又是什么呢?所以,很多时大家评论时要公道一点,要讲事实。

收入差距
====

  刚才有多位议员提及住户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以致贫穷问题日益严重,这个问题我们完全理解。然而,大家要明白到收入差距与贫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论上,即使低收入人士的收入增加,生活有实际改善,社会整体的收入差距亦未必收窄,为什么我会这样说呢?因为较富裕的一群也可以同步受惠于经济增长,所谓距离仍然会存在。尽管如此,政府多年来一直透过税务政策,以及在教育、医疗及房屋等范畴提供大幅资助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利益转移,减低收入差距。

  冯检基议员刚才在发言时提到政府在坚尼系数方面狡辩、诡辩,这绝对是没有的。或者容许我简单分析一些客观的数据,这是铁一般的事实。若以坚尼系数去分析收入差距,无疑在二○○六年香港未经调整的坚尼系数为0.533;但是如果把税务及各种社会资助,例如房屋、医疗及教育等的影响计算在内,并撇除住户人数减少的影响,这点一定要计算,经调整后的坚尼系数在二○○六年实际上是0.427,与一九九六年,即10年前的数字比较,是相同的,与二○○一年比较,只是轻微上升0.006。这显示在这10年期间,香港社会的收入差距其实变化不大,亦可见政府的措施对财富分配产生一定的作用。我讲这番说话不代表我们觉得问题不严重,我们会继续做工夫,希望尽量扶贫纾困。

贫穷情况
====

  有议员提到设立贫穷线和灭贫指标,其实这建议在以往的讨论出现了很多次,我再很精简地回应。如果大家记得,前扶贫委员会认为香港基本上是个富裕的城市,要较全面客观地审视贫穷问题,不能够单单采用所谓「绝对贫穷」或「维持基本生活的能力」的概念,也不能够只看住户收入。我们必须要同时考虑贫困人士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包括他们能否得到生活上必需的服务和机会,这包括住屋、医疗、教育、就业等。

  政府认同前扶贫委员会这看法,因此政府一直采用委员会提出的一套24个多元化的指标,从不同角度审视香港的贫穷问题,了解社会上不同组别人士,包括儿童及青少年、在职人士和长者,以及地区居民的需要。除了政府的政策及措施外,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贫穷的情况,因此很难订定具体的扶贫目标,这个并不容易。这套多元化指标可以协助我们制订各项帮助有需要人士的政策,以及评估这些政策的成效。

  按照前扶贫委员会提出的准则,香港的贫穷情况在二○○八年金融海啸前事实上是持续改善,贫穷人口由二○○三年的103万,逐渐下降至二○○八年的71万。受金融海啸的影响,香港的经济在二○○八年第四季开始衰退,受到很大的冲击,二○○九年贫穷人口的确上升至84万。随着经济踏入二○一○年后稳步复苏,劳工市场续见明显改善,失业率已由去年高峰期的5.5%回落至最近的4.2%;总就业人数连续5个月上升,新增职位在过去5个月累积达到4万8千个;在今年六月,按年计的名义工资亦录得2.2%的增长;而申领综援的个案数字亦持续下降:最新的数字显示十月份领取综援的个案由去年年底的28万9千宗,回落至至28万5千宗,其中失业综援由3万3千宗回落至3万6百宗,趋势是向下调的。

整体扶贫策略
======

  代主席女士,无论有多少贫穷人口,政府都有责任照顾弱势社群,保障基层市民的生活。政府一直采取务实和全方位的策略处理这个问题。行政长官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明确指出,缩窄贫富差距的根本之道,是发展经济,让市民分享繁荣成果。此外,政府亦会继续投资教育,促进社会流动;提供就业支援,提升劳动人口质素及保障工人合理工资水平,当然最低工资是一个突破点;以及为有需要的人士和弱势社群提供稳固而可持续的安全网,即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经济增长
──────

  王国兴议员请政府要采取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策略,这点我完全认同,我亦多谢你给我这本最新的报告,事实上我也有看以往的报告,我最近刚刚给你们最新的报告撰写序言。事实上,发展经济是有助创造职位,从而改善市民的收入,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所以,政府一直以来都是透过基建项目和鼓励投资,推动经济发展。过去几年,我们积极落实十大基建、启德邮轮码头、迪士尼扩建等工程,又推动本土经济和发展社企,为不同阶层,特别是基层市民创造了不少职位。

  此外,行政长官早在二○○七至○八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以配合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为确保香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能进一步发挥优势,我们会致力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及物流中心地位,强化四大支柱行业,即金融业、贸易及物流业、旅游业和工商业支援及专业服务业等,要把握内地的发展机遇,发展六项优势产业,即检测认证、医疗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环保产业和教育服务,为香港服务业积极开拓新市场,长远为香港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提升市民的收入,促进向上流动。

投资教育
────

  政府一直相信,大力投资教育和人力培训,提升劳动人口的质素和竞争力,是应对跨代贫穷、促进社会流动的治本之法。

  现时,教育开支占政府经常性开支约百分之二十四,是各项政策范畴中最高的,是最大的投资项目。政府近年推出了学前教育学券计划、实施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又资助学童上网学习、支援清贫学生课后学习。由二○一○至一一学年开始,我们亦会把「课后学习及支援计划」每年的拨款由现时的1亿元大幅增加至1亿7千5百万元,让学校及非政府机构分别为清贫学生筹办更多更高质量的校本及区本课外活动。政府亦会在二○一一至一二学年,大幅增加「学校书簿津贴计划」的定额津贴至1,000元;而适用于综援家庭全日制中、小学生,与就学有关的「选定项目定额津贴」,也会相应上调。此外,政府成立了三亿元的儿童发展基金,支援弱势社群儿童的长远个人发展,减少跨代贫穷。

人力培训
────

  陈鉴林议员刚才发言指出,人力培训、提升人力质素是很重要的,我完全认同陈议员的看法。我们亦透过职业训练局和雇员再培训局(再培训局),提供培训及再培训课程,帮助学员获取所需的职业技能及认可资历,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及竞争力。有关服务会顾及不同年龄人士的培训需要,例如「青年培育计划」是为青少年而设,「新技能提升计划」的对象是中年人士。劳工处亦已于二○○九至一○年度加强一系列的特别就业计划,为不同背景的就业困难人士提供协助,包括整合为青年人提供支援的「展翅.青见计划」及「中年就业计划」等。我们会继续透过加强培训和再培训,提升劳动人口的能力和竞争力。

就业支援
────

  在保障基层工人及就业支援方面,我们预期在明年劳动节,即五一,便会全面落实法定最低工资,保障基层劳工,写下香港劳工史重要的新一页。为配合法定最低工资的实施,除了继续加强青少年、中年人及残疾人士的就业服务外,劳工处会在今年年底,即下月,推出为期两年的「就业导航试验计划」,并在明年中于天水围试行一站式就业及培训中心,以理顺、整合和提升现时由劳工处、社会福利署和再培训局提供的就业及培训/再培训服务,为求职者提供更切合需要的支援。

稳固而可持续的安全网
──────────

  在设立安全网方面,代主席女士,正如我在开始时候提及,现时香港已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亦一直在教育、卫生及房屋数个重要范畴提供许多免费及大幅资助服务。一个实际例子是在二○一○至一一年度,政府在社会福利,包括综援、高龄和伤残津贴、教育、卫生、房屋四个主要政策范畴的经常性开支是1,392亿元,是整个特区政府公共开支的57.2%,这个很清楚看到我们的承担。

设立高层次委员会推动扶贫工作
==============

  冯检基议员的原动议建议政府设立高层次的委员会,处理贫穷问题,这与议员早前倡议重设扶贫委员会相类似。我想指出,前扶贫委员会于二○○七年完成工作后,已完成当时的任务。政府随即成立了跨部门扶贫专责小组,我强调是跨部门,不单只是劳福局,由本人出任主席,负责统筹、推动,所有政策局和部门都参与,有20多位高层的同事。我们负责全面跟进前扶贫委员会的建议,有53项建议,以及协调政府内部如何推动和落实扶贫工作。黄成智议员以为我一个人负责,我不是单打独斗,不是大力士,不是超人,其实是大家群策群力,整体政府的努力,上上下下一起去做。工作小组全面落实前扶贫委员会的53项建议,大部分已经落实或正持续进行,举个例子,又再重申几个例子:儿童发展基金;偏远地区交通费支援计划现已升格至18区、全港性的鼓励就业交通津贴计划;加强青少年、中年及失业人士的培训及再培训;天水围的一站式就业培训中心就是来自委员会的;亦推动民、商、官三方合作,发展社会企业,为弱势社群创造就业机会。我们认为这个安排是恰当的。扶贫专责小组会密切监察香港的贫穷情况,并继续努力协调政府各部门的扶贫工作,以及探讨可协助弱势社群和有需要人士的新措施。

  刚才我说,今年的施政报告清楚交代,特区政府在三个范畴处理贫富差距的问题,我们特别投资在教育、支援就业和提供社会福利方面,大家如有分析今年的施政报告,我们真的重点在这几个项目去投资,反映出整个政府上下一心,以实际的行动显示我们的决心和承担,这才是重点所在,而并非另设一个委员会。

人口政策
====

  陈健波议员一针见血带出了人口政策与贫穷问题息息相关,很多谢你的真知灼见。内地来港与家人团聚的新移民为社会带来人口增长,这点我们欢迎,因为香港要增加人口,同时亦增加了低技术劳动人口的数目。面对这个现实和挑战,我们一定要锲而不舍继续为有需要的新移民提供培训及再培训,加强他们的就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竞争力。新来港人士只要符合有关课程要求,便可报读再培训局所有有关课程,我们欢迎他们。此外,再培训局亦会设计特别的课程,协助他们适应及投入本地的劳动市场,其中一个例子是全日制的「就业基础技能证书」课程,为新来港人士提供了全面的基础技能培训。再培训局更与社会福利署合作,利用社署的「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为小朋友提供照顾,让学员在上课期间安心全程投入接受培训。

关爱基金
====

  代主席女士,刚才很多议员提到关爱基金。关爱基金的成立标志着政府动员社会人士和工商界携手一起扶贫纾困。大家都很清楚,政府成立这个基金其实有两个希望,第一个希望是能够补足现时社会服务和援助覆盖不到的地方,第二点是通过个案的积聚和实证的经验,希望帮助政府不断完善有关的服务和保障制度。我们有信心基金可以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更加到位,更加弹性的支援,对扶贫纾困会起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总结
==

  代主席女士,扶贫纾困是政府的重点工作。我们会继续务实处理贫穷问题,通过多管齐下的政策和支援服务,锲而不舍,协助有需要的基层人士。

  代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



2010年11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20时3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