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民政事务局局长在申办亚运谘询会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今日(十一月十五日)在香港青年联会就「香港应否申办2023年亚洲运动会」举行的谘询会上发言内容:

  我很高兴自「香港应否申办2023年亚洲运动会」的公众谘询展开以来,社会热烈讨论,引发了各方对推动本地体育发展的关注,对体育发展的政策、目标、价值,以至十多年后的愿景,摆上了公众议程,所以我十分珍视这次谘询,希望各方面继续踊跃发表意见。

  政府进行公众谘询,是真正的谘询。我们认为如果香港能够成功申办亚运,将极有利於促进体育发展,推动市民强身健体,加强社会凝聚力,而且对外进一步树立香港的国际都会形象,这些都是无形而实际和宝贵的得益。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已经说明,申办亚运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谘询的一个多月来,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是主办亚运会的成本,不少意见认为谘询文件所提的直接成本过高。为此,亚运临时申办委员会辖下的场地专责小组上周举行会议,详细检视了亚运的场地策略,建议无须进行元朗、大埔及沙田三个室内体育馆的提升工程,将办亚运的直接成本开支由原先预计的130多亿元,减至大约60亿元。虽然部分运动项目的初赛因而须重新编配场地,但在新安排下,仍然可以合乎国际比赛的要求。

  我们起初列出的场地需求,是向主办各项赛事的体育总会分别谘询后拟定的。场地专责小组提出的新建议,是积极回应社会的诉求。事实上,大型运动赛事的场地安排绝非只有一个模式,我们看到,多哈亚运会与广州亚运会场地安排就很不相同。场地专责小组是回应社会的关注,设法在符合比赛要求下降低为举办亚运和亚残运会的直接开支。至於为社区、为香港长远使用而兴建的场馆设施,则并不建议减缩。
 
  削减直接开支会不会影响我们申办成功的机会?我知道个别人确有这样的疑虑。其实,新提出的削减建议,只牵涉三个场地的扩建工程。申办成功与否,取决於多种因素,而场馆设施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香港是现代化的国际都会,出入自由,种族和谐,又有国家的支持,这些都是重要的优越条件。何况还将大力兴建包括如启德综合场馆等多项设施,都有利於亚运的举行。

  有人问,刚开幕的广州亚运据报投资达1,200亿元人民币,香港提60亿元怎能办得成?这完全是不恰当的对比。根据报道,广州市长万庆良曾指出,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投资主要分三方面,一是场馆的建设,大概投资了63亿元;广州曾举办全运会,设施较完备,所以这部分投资较少;我们则准备以300多亿港元,未来十多年用於场馆建设。万庆良说第二是运行资金预定73亿元,香港说的60亿元就是这方面的预算,包括一些临时的场地工程开支;第三是改造广州城市面貌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总共1,090亿元,包括地铁建设、城市道路、桥梁和基础设施,环境综合整治等。如果讲香港未来一段时间十大基建的投入,总计也上千亿元。可预见十三年后与珠三角的交通网络更见畅通发达,到2023年,也可向世界展现崭新的面貌。

  申办亚运并非一盘生意,透过这国际级大型体育盛事的推动,以及体育场地的提升和普及,将大大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国际都会的地位,以及在社区建立热爱体育运动的文化和提倡健康生活,这都绝非金钱可以衡量,而是为我们下一代建立健康丰盛未来的投资。

  我上周到在广州,为香港健儿和志愿者打气。香港运动员一直以来四出征战,为香港带来荣耀,但却从来没有机会在亚运这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中享受主场之利,亲身感受香港市民的热情呼喊,我知道香港运动员都热切希望香港可以申办亚运,我们应该努力给香港运动员一个机会,给香港未来一个机会。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4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