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就「发挥青年人公民参与力量」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署理民政事务局局长许晓晖今日(七月八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谭伟豪议员动议辩论「发挥青年人公民参与力量」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就这项议案,仔细聆听议员的发言后,我希望特别就几个范畴作出回应。

  好几位议员包括原动议的谭伟豪议员都提到政府必须加强与公众,特别是青年人的互动沟通。我对此十分赞成。特区政府和政治团队一直非常重视与市民大众包括年青人的沟通。政府会继续持开放、虚心的态度,透过多种渠道聆听及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包括青年人的声音。

  立法会经常反映不同年龄阶层人士的意见,区议会亦在地区层面积极反映民意。两级议会所反映的意见,包括了年轻一代的想法。特区政府为重大政策措施,进行意见搜集的谘询会议时,也致力推动青年人的参与,例如安排专为青年人而设的谘询环节。而青年事务委员会,作为政府的谘询委员会,亦向政府提供不少关於青年发展的意见。

  青年事务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学生、青年社工、青年组织的负责人和负责就青年事务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们均对青年事务非常关注及熟悉,也对青年人的想法十分了解。当中年龄三十岁以下的成员,在新一届的委员会内共占四份之一。部分议员引用的数据,可能是引用上一届的数字。就陈淑庄议员修订议案提及的研究,委员会正筹备进行《香港青年发展指标》研究,研究涉及多个范畴,包括青少年人口概况、教育、就业、身心健康、青少年犯罪与偏差行为、闲暇安排及消费倾向、公民与社会参与、价值观及竞争力。我们会参考有关研究结果,让政策局及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更贴近青年人的需要。

  每两年青年事务委员会会举办青年高峰会,鼓励青年人就他们关心的议题发表意见。委员会也定期举办青年交流会,提供平台让政策局的代表与青年人可以就不同的议题面对面对话。

  最近一次的青年高峰会已於今年三月六日举行,部分议员对讨论的互动表示关心。事实上,从「创建未来 - 青少年面对的挑战与机遇」这个涵盖广阔的主题基础上,参与的青年朋友自由地讨论了一系列青年人切身关注的议题,例如校园验毒计划、上网成瘾的问题、就业、学生资助和贷款计划、青年发声平台、环境保护等等。这一次高峰会较以往只有一个协办团体,我们增加了更多的青年团体共同合办,共有超过600多名青年人参与,为了让未能报名或亲身到场的人士也有机会参与,我们更首次安排把整个峰会的主场活动在网上转播,让更多年青人透过互联网同步观看,公众也可透过互联网提出问题。未来的青年高峰会,我们计划邀请更多的青年团体共同筹办。

  在两次高峰会之间,自今年五月起,青年事务委员定期举办青年交流会,让政策局代表与青年人就不同课题进行对话,过去两个月曾经讨论的课题包括香港足运发展、免入息审查贷款计划及绿色生活。正如陈克勤议员所关心,这些都是青年人感兴趣的题目,而贷款计划这个议题更是青年人在高峰会所提议的。未来还有青年人提议的其他题目,陆续会在交流会上讨论。我自己也曾代表民政事务局参与讨论香港足运发展的交流会,交流会气氛热烈,与会的年青人踊跃发言,我很高兴能够参与其中。从收集到的参加者问卷得悉,大部分的参加者都认为交流会能够促进青年人与政府官员之间的沟通。我相信这种互动沟通模式会使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更加贴近青年人的需要。交流会过去三次,都在柴湾青年广场举行,正如有议员提议,其他地区的青年人也希望共同参与交流会,但可能交通不便,我们会积极考虑安排交流会在不同地区举行,方便更加多当区的青年人参加。

  各议员都关注到社会和媒体近日对青年的一些负面形容或标签,政府非常珍惜青年人的想法和他们的热诚,相信社会应该提供正反两面平衡观点,以及资讯分析,鼓励青年人独立思考,协助青年人更好地克服成长以及现实的挑战,让社会无论在思考、沟通或讨论上,都可以本务实、理性、客观、尊重和包容的精神及文化。

  多位议员也提及应增加青年人在各种谘询机构的参与,甘乃威议员亦关心是否可以自荐的问题,政府各个谘询及法定组织会努力吸纳合适的人士,包括考虑个人的才能、专长、经验、操守和服务社会的热诚,切合有关组织的需求,委任的机构在物色合适人选的过程,可以向民政事务局索取存储於《中央名册资料库》的个人资料作为参考。所有有兴趣成为谘询及法定组织成员的人士,包括青年人,都可向民政事务局提供个人资料,自我推荐。在用人唯才的原则下,若有青年人适合出任谘询委员会的成员,政府一定会乐意作出考虑。

  就谭议员建议制订清晰的公共资讯开放政策,将政府资料和文件公开,让市民查阅。作为开放、尽责的政府,我们一贯的政策是尽量提供资料,让市民对政府如何制定和实施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监察政府的表现。市民如欲索取政府所持有的资料,可透过《公开资料守则》向有关的政府部门提出申请。该《守则》提供了有效的架构,方便市民索取政府资料及监察政府的表现。

  为了让市民在掌握充足资料的情况下,就政策事宜进行具成效的辩论,我们须确保有关资料可供市民随时取用。谘询文件一般载有背景资料,而这些资料一般可以从政府网站下载。此外,以电脑可读格式编成的政府官方统计数据,亦可供免费下载。

  除有助市民更深入理解政策事宜外,公营机构的资讯,还可为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例如政府搜集的地理空间资讯,可用以改善私营机构所提供的地图和交通资讯服务。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不仅改变经济运作模式,也改变人际沟通的方式。善於接受新事物、新科技的年轻人,尤其喜欢透过互联网平台,例如社交媒体网站及网志等。所以,除了透过网下方式谘询青年人的意见外,各政策局及部门也积极考虑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与年轻人沟通,了解他们对公共政策的意见。

  例如,民政事务局於二零零五年设立了名为「公共事务论坛」的网上谘询论坛。通过一个专用网站,以讨论室的形式搜集论坛成员对本港政治和公共事务不同议题的想法,定期将论坛意见摘要,供政府各决策局和部门参考。

  政府各部门和个别政府官员也不时就各项政策措施,推动公众於网上参与公共事务,包括进行网上意见调查、撰写网志、透过Facebook收集意见、参与网上意见交流、设立专题网站和讨论区就特定政策谘询民意、与市民互通电邮,以及进行网上直播等。最近的例子包括(1)行政长官办公室设立Facebook专页支持政改方案,为市民提供论坛讨论2012政制改革方案、(2)运输及房屋局也设立Facebook专页及网上平台,搜集持分者及公众人士对资助市民自置居所的意见及(3)部分政治任命官员使用Facebook或网志与市民大众沟通。

  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推动公众参与公共事务。除了从本地的电子化公共参与措施中汲取经验外,我们也会不断留意最新的技术和国际发展,以及其中存在的挑战,包括多位议员提及的网络安全和网上暴力等,确保与时并进。在即将推行的重要政府政策措施的谘询工作中,政策局和部门会积极考虑透过网络2.0的工具与市民,特别是与年轻一代沟通。

  香港是一个文明开放的社会,市民自由表达个人意见。随互联网使用的增加,市民大众包括青年人可以更方便地透过网络就社会各项议题发表意见。要利用网络作具质素的议政,正如好几位议员,包括梁刘柔芬议员、张国柱议员等提到,抱不同立场和观点的朋友,都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以理性、开放及包容的态度进行讨论,避免谩骂及语言暴力,甚至网上欺凌。

  为向青少年推广具道德操守的互联网文化,政府在二零零九年九月推出为期一年的全港互联网教育活动。活动旨在向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和师长,推广正确安全使用互联网的信息,并丰富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知识。多项活动现正於全港各区和各间学校举行,包括大型宣传活动、各区巡回展览和培训课程、学校讲座、校际活动、电话查询热线、上门家访及技术援助等。有关方面也印制了家长手册,为家长们提供有效和安全使用互联网的贴士和指南,方便他们参考;另又推出专业互联网教育资源套,为老师和学校社工提供有系统的实用参考教材,协助他们在学校推行互联网教育。

  多位议员亦提到公民教育的重要,包括林大辉议员和陈淑庄议员。国家的历史与发展、民族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公民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各地公民教育的核心,像天平的两边,缺一就会失却平衡。公民教育委员会一直以来循不同途径,向广大市民,包括青年人,推广公民教育,并支持不同社区团体举办各类公民教育活动,目的是向市民推广道德教育、国民教育、人权教育、维护法治精神及社会公义等,提倡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以及「尊重」及「负责」等的价值观,希望市民积极服务社会,共同缔造相互尊重及包容的公民社会。

  教育局亦一直致力推动学生的全人发展,培养学生正面价值观和正确使用资讯科技。透过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重的整体课程,培育重要的价值观,例如责任感、尊重及关爱别人,以及发展他们的共通能力,例如批判性思考和独立思考,以便学生能在面对不同生活议题的挑战时,包括在网络世界中所遇到的挑战,作出理性的决定及正确的行动。

  此外,在现行的学校课程中,相关学习领域或学科均有提供讨论及发展与公民教育及人权教育有关的重要概念及价值观的机会。当中,高中通识教育科课程设计的主旨在帮助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者,能够适应环境的转变而构建知识;也注重帮助学生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世界有认识和负责任的公民。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平等机会委员会及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也进行相关公众教育推广,以加强公众对人权条约、平等机会和个人资料私隐的认识。

  就梁国雄议员修正案中提及的选民登记制度方面,为鼓励更多年青人登记为选民,选举事务处透过在入境事务处辖下五个人事登记办事处设立的登记柜位,协助前往这些办事处的人士(包括申请或领取成人身份证的18岁人士)登记为选民。选举事务处也向大学、高等教育学院、青少年中心等,派发选民登记表格,方便青年人登记为选民。政府也有举办其他活动,包括举办选民登记运动揭幕礼、邀请演艺界人士作出呼吁、设立流动登记站和透过不同的媒介的广告宣传等,鼓励合资格人士登记。

  另外,梁议员修正案中提及的广播政策,政府的广播政策一向鼓励竞争,由持牌的电台和电视台提供优质和多元化的节目。只要符合法例订明的发牌条件,包括有合适的频谱,当局欢迎合资格机构申请相关牌照。

  香港传媒发达,现时不同团体或个人在电台和电视的媒体不乏发表言论的机会,例如电台的phone-in节目和电视的「城市论坛」等。现时本地三家电台每星期均提供约300小时个人意见节目,供公众包括青年人表达意见。免费电视台亦根据牌照现定,每星期播放规定时数的节目针对年青观众。

  此外,为履行公共广播机构的新使命,香港电台将会提供多项新服务,当中包括社区参与广播,为社区团体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援,以香港电台的频道作为平台,让市民包括年青人有更多传递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主席,推动青年人的公民参与,有赖政府、非政府机构、家庭、学校、青年组织、社会人士及青年人共同的积极参与,政府当局会持续加强与公众包括青年人沟通,鼓励大众参与社会事务,一同为香港长远和整体发展而努力。

  多谢主席。



2010年7月8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4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