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文物探知馆展览介绍香港建造技术发展(附图)
*********************

  香港文物探知馆由明日(六月十一日)起至十月十三日将举行的「筑景思城:香港建造技术发展与传承」展览,透过展出三十多件展品,以及文字展板、模型及影片,介绍建造技术在香港的建立与发展,展示本地中西文化从冲突到融和的现代化历程。

  展览开幕礼於今日(六月十日)举行,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莅临主礼。其他主礼嘉宾包括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香港建造商会会长黄天祥,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候任院长陈志辉教授。

  是次展览由香港建造商会及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李和声香港历史资源中心合办,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办事处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古物古迹办事处协办,以庆祝香港建造商会成立九十周年。

  「香港」是一个由香港人创造的城市。开拓土地,兴建住房、基建设施,以至文娱活动中心、休憩场所等,无一不是透过现代建造技术实践。在技术落后,依赖人力的年代,建造工人是开发城市的原动力;当科技不断进步,城市要参考外国的先进的建造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也必须依靠触觉敏锐、具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建造业精英;他们能够不断适应社会需要作出贡献,靠的是一套既尊重传统「三行」运作,又能同时让外资企业参与本地建造工程的制度。

  一八四三年,田土厅厅长哥顿,制定维多利亚城的发展蓝图,将中环及金钟辟为政府山,作为香港军政中心,港岛北岸为贸易据点,跑马地一带则兴建坟场,湾仔用作宗教团体、学校用地,上环作为华人商住区;皇后大道至半山罗便臣道为住宅区。城市规划大致确定,然而核心的空间狭小,且集中在港岛北岸,政府需要利用新的建筑技术克服先天性的地理障碍,增设刺激商贸活动的配套设施,如道路、码头、隧道、铁路、桥梁等。

  自十九世纪中期,城市的发展借助新的建造技术,克服市区土地资源不足的天然障碍,解决人口急速增长所带来的居住、食水及交通等问题。战前由於经济资源不足,建造技术的发展由政府主导;战后,新的建造技术对扩张城市核心区域、满足每十年增加约一百万人口的需求,产生积极的作用。其后经济蓬勃增长,全球经济步向一体化,一些跨国工程公司及本地的承建商引入崭新的仪器和技术,推动城市的发展,改变香港人的生活方式,使香港成为国际大都会。

  尊崇鲁班为祖师,是香港建造业的传统,也是传统技术传承之道。十九世纪下半叶,本地人材培训仍重师承,有志从事建造业者,须拜师学艺。自一九三○年代起,技术传承的方式出现改变,建造业训练学校相继成立,行业可透过公开招收学员及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培育新一代接班人。

  中国传统建造业非常注重个人手艺,新入行者大多需要透过同乡、同姓或亲属关系拜师学艺。师徒制的技术传授相当个人化,学徒的个人才能或努力未必与学习成果成正比,师徒间的关系反而对学习影响较大;关系良好的,可能会学到更多手艺。此外,一个师父要带领十多个徒弟,可能难以兼顾每个学生,学徒的表现参差;技术不合规格者,仍有可能在行业中谋生,从业员的质素难以保证。政府要进一步扩张城市,仍需依赖承建商承包工程,分判予三行工人,让其自行组织施工班底,方可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改变传统培训人材的模式,统一建造技术传授的规格,使学徒可达到基本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迫切性。

  一九三一年,港督贝璐委托香港大学督学韩尼路、厘柯伦治则师楼及建造商会筹办一所香港工业学院,培育本地建造业人才。一九三六年,位於湾仔活道的香港官立商业学院落成。创校初期,学校已分专科,包括无线电、建筑、轻重工程等。一九三七年开始收生的建筑科,修业期为三年,每年有八个月於校内学习理论及练习,四个月於校外培训。一九五三年,工业教育监察委员会撰写的工业教育及职业培训报告,指出学院空间不足,建议在九龙兴建新校舍。一九五四年,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捐助一百万元,加上政府的一百万元资助及拨地,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学院得以迁入红戛新校舍。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四日,政府通过《香港理工学院法例》,成立香港理工学院。

  一九六五年,政府设立非法定机构「工业训练谘询委员会」,就香港工业培训进行研究及建议,并委任建造商会代表为委员。一九七五年七月三十日,政府正式通过《工业训练(建造业)条例》,同年九月成立「临时建造业训练局」,培训课程包括砌砖、批荡、铺瓦、粗木工、细木工及油漆等。一九七七至一九九五年间,建训局先后成立四所位於九龙湾、葵涌、香港仔及上水的训练中心,方便学员上课。二○○八年元旦起,建造业训练局与建造业议会合并,下设「建造业训练委员会」,通过建造业议会训练学院继续负责培训及工艺测试。今天,香港建造业不再倚赖学徒制传授技术,学习建造技术和加入行业的机会完全开放。

  香港文物探知馆位於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星期六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上午十时至晚上七时,逢星期四休馆(公众假期除外),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资料,欢迎浏览古物古迹办事处网页www.amo.gov.hk或致电二二○八 四四○○查询。



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12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