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政司司长出席「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商务委员会午餐演讲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五月十日)出席「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商务委员会午餐演讲会的致辞全文:

王(国强)主席、唐(大威)主任、各位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会员、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非常高兴今日出席「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商务委员会的午餐演讲会,能够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交流。

粤港两地经贸关系

  香港和广东省一向都是好邻居,好拍档。粤港两地一直建立紧密的经贸关系。由改革开放至今香港商人在广东省建立了超过十万家企业,估计聘用员工超过一千万人。

  在八十年代初期,作为改革先行者的广东提供劳工和土地资源,吸引不少香港的工业北移。部分企业家把握机遇,利用珠三角低廉的生产成本,结合本身的生产技术、管理技巧以及对市场的触觉,开拓了新的企业发展空间。

  随着环球贸易竞争越趋激烈以及生产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而上涨,国家为了推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近年的政策是透过产业结构调整,协助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亦引进高增值、高科技和自主创新的产业,来带动经济增长及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在这背景之下,粤港合作亦逐渐迈向一个新的阶段。粤港经济的迅速融合,除了协助带动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之外,也为香港自身发展闯开一条新的出路。广东的经济发展处于国家的领先水平,而发展重点,正在向高新科技以及服务业推进。香港作为区内以至国际的金融、航运及贸易中心,在服务业发展成熟;广东对优质的金融、贸易、物流及其他专业服务需求增加,粤港合作亦逐渐走向服务业及高端合作方面发展。藉着多元化的合作,达致互惠互利,产生更佳的协同效应,增加彼此的竞争力。

粤港合作未来方向

  粤港在经贸合作关系一直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而不断推进,而今年更是深化粤港合作的一个里程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去年初发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粤港未来合作定下明确的方向。《规划纲要》肯定了两地长久的合作关系,确定香港作为金融中心的地位,亦支持珠三角地区企业到香港上市融资,利用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作平台,扩展企业的实力。为了落实《规划纲要》,把握当中的重要契机,粤港双方同意共同制定《粤港合作框架协议》。

  制订《框架协议》是粤港两地进一步推进紧密关系的重大举措。《框架协议》于今年四月初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式签署。这份由国务院审议通过、并正式批准实施的协议范围广泛,为粤港多方面合作定出发展定位,包括推动建设世界级新经济区域、金融合作区域、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流通经济圈、优质生活圈,和世界级城市群。这些定位,以及当中的具体政策措施,为中央的「十二·五」规划研究提供参考;而粤港双方亦会争取把《框架协议》中其他粤港合作政策,纳入「十二·五」规划内。

  《框架协议》为多个粤港经贸合作范畴提供了政策方向。在制造业方面,就提出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以及协助企业进一步拓展国内的内销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以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力。

升级转型及开拓内销

  现时港资企业是珠三角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应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及发展需要,港资企业亦要转型升级,即是我们时下年青人常说的「升呢」!港资企业须要从劳动密集型、高耗能、高排放的生产模式,逐步移向发展高增值高技术产品的方向,并加大研发和市场开拓力度。

  在这方面,两地政府一直保持紧密沟通,协助港资企业升级转型。于过去一年,广东省推出多项具体便利措施,包括简化转型和搬迁、外发加工、内销的手续、「不停产转型、不作价结转」及「内销集中办理征税」等。这些措施都受到企业欢迎。

  另一方面,特区政府的「创新及科技基金」、「设计业与商界合作计划」、「中小企业资助计划」、「特别信贷保证计划」,以及刚于上月推出的「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都为港资企业在转型升级及科技研发方面提供资金或融资支援。香港贸易发展局及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亦有提供转型升级及开拓市场的支援服务,协助港资企业有更大的发展,开拓更多更广的市场。

  金融海啸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往一直侧重欧美等传统市场的珠三角企业,很容易受到市场环境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亦见到,国家的平稳较快发展及扩大内需的政策,令内地仍然能够保持庞大的消费力,为企业提供大量而稳定的商机。

  港商在建立品牌形象、质量保证、市场推广和销售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而香港品牌一向在内地市场广受消费者的欢迎和信赖。我相信企业通过升级转型,创建自主品牌,并利用科技与创意,提高产品的质素,将有助开拓内地市场,亦有助加强企业本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科技创新

  在科技创新方面,《框架协议》提供了富有前瞻性的方向:一是要提高创新能力,二是联手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三是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

  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创新科技的发展,香港具备发展创新科技的条件,包括具竞争力的研发能力、世界级的大学和科研人员、在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商品化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良好的融资环境和广阔的国际网络等。此外,香港拥有世界级的科技基础设施,为以科技为本的企业提供有利的环境,进行研究发展工作。

  在《框架协议》下,粤港政府会继续为重点创新科技领域的科研项目提供联合资助,并鼓励香港研发中心与广东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多个研发领域,例如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加强合作。我们除了可以为广东提供研发、科技转移和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外,亦可以透过与广东的人才和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产业互动,结合广东的人力资源和研究实力,联手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带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和发展大珠三角的高科技产业。

现代服务业合作

  《框架协议》亦重点提及粤港现代服务业的合作。香港服务业发展蓬勃,占生产总值超过90%,其中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业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香港金融体系基础稳固,监管制度与国际标准看齐,是内地企业及国际性的大企业首选的集资中心。来港上市既可为企业注入新的动力,也增加香港股票市场的吸引力,创造双赢的局面。粤港的共同目标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逐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满足企业以人民币作贸易和融资工具的需要。同时,让香港的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和基金管理等金融机构进入广东市场,为企业的资金管理、投资和营运需要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协助并鼓励珠三角企业在香港上市,确保这些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扩充业务,充分发挥在广东省「先行先试」的先机。

  另外,香港的会计、法律、管理谘询等服务早已经与国际接轨,而经过多年来在内地市场的发展,对内地的情况和需求亦已累积了不少的经验和了解,可以协助珠三角企业提升管治质素和营运效率;尤其对于很多尝试「走出去」的珠三角企业,更可以提供国际经验,及合适的配套安排。

  至于CEPA,自二○○四年开展至今已经不断进行深化,尤其是在推动服务业方面,享受优惠待遇的服务行业至今已扩展至四十二个,并且推出了多项在广东「先行先试」开放及便利化措施,涵盖法律、建筑、医疗、旅游、电信、银行等二十一个服务领域。粤港两地将共同跟进已公布措施的落实工作,让该等措施取得更明显的成效;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广东开放领域,促进包括专业服务在内的香港服务业进入广东,以求双赢。

总结

  各位朋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有所谓 「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的说法,广东一直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香港现代化的条件,不但为这个火车头提供燃料,也可以成往通世界的路轨。粤港两地经济合作一方面为港商提供机遇,另一方面亦提升了内地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两地企业必须继续推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朝发展高增值产品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粤港各自拥有优势,而且已经在不同范畴上在全国以至世界上处于优先的位置。粤港两地现时都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透过彼此亲密的睦邻关系,加上紧密的合作,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必定能够为粤港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

  我对粤港两地的未来合作非常有信心,两地的合作将不止是地域层面的合作,企业层面的合作,而是国家繁荣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员。

  谢谢各位。



2010年5月10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5时5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