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财政司司长就《2010年拨款条例草案》二读辩论致辞全文
******************************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四月二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2010年拨款条例草案》二读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

引言

  自从预算案发表以来,议员和市民在不同的场合和渠道,包括上星期两天的辩论中,表达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今年议员更提出破纪录的3 194条书面问题,反映了大家对预算案的关注。

  刚才有关的同事已经就个别的政策范畴作出详细的回应。作为总结,我会简述最新的经济情况,然后就几个市民较关注的议题,从宏观的层面提出一些看法。

经济情鶪

  过去几个月,外围经济情况持续改善,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复苏步伐远较欧美地区稳健有力,当中内地的增长尤为麹劲。受惠於外围情况改善,本港经济复苏的力度亦正在增麹。今年头两个月,香港的整体货物出口录得百分之二十三的大幅按年增长,近月的出口货值总额已差不多回到金融海啸前的水平。内部需求亦进一步上升,反映消费意欲和营商信心都较去年明显好转。

  我特别高兴见到,就业市场在过去几个月持续改善。失业率已由去年百分之五点四的高位,回落至近期的百分之四点四。在世界各地失业率高企不下的情况下,我们的失业率能够回落一个百分点,确实得来不易。我们会继续推行措施,确保这个回落的趋势可以持续。况且,就业前景改善对市民消费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将有利巩固经济复苏。

  我对今年的经济前景保持审慎乐观的看法。从最新形势看来,第一季经济会相当畅旺,复苏趋势在上半年平稳向上。除非外围出现严重问题令下半年情况大幅逆转,否则今年全年应可达致我预测百分之四至五的增长。

  不过,我们仍须对外围可能存在的变数,如各国的退市步伐、欧美地区的失业情况、美国金融体系的复修程度、欧洲的债务危机和外汇市场的波动等,保持高度警觉。此外,欧美地区的经济结构可能已经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令消费增长在中长期继续放缓,再加上在失业率持续高企的情况下,这些地区的保护主义情绪会不停升嵿,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运作。因此,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发掘具潜质的新兴市场,加强香港与这些地方的经贸联系。我们联同商界已出访了多个新兴市场,近月我亦曾前往一些东南亚国家访问。我们会继续加强推广,出访更多新兴经济体系,为香港开拓更多新市场和发展空间。

  近日,我留意到市场上有很多关於人民币升值对香港影响的讨论。国家领导人已多次重申,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人民币汇率稳定,反而有利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国家将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运作情况,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我相信未来中央会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稳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避免人民币大幅波动。

  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自二○○五年年中起已有秩序地升值超过两成。在这段期间,虽然香港部分公司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但我们整体经济适应力良好,并无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人民币转强,亦有助增加内地访客在港消费。不过,如果人民币汇价上升过快,可能会影响我们出口的竞争力以及令到通胀上升。我会继续留意有关的情况。

  正如我在预算案中指出,我十分关注通胀对低收入市民的影响。虽然今年的平均通胀率预计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但随全球经济复苏的动力增强,再加上气候变化和汇率因素令食品价格进一步上涨,通胀或会在今年较后的时间上升,增加一些低收入市民和一些仍未受惠於经济复苏的市民的生活负担。

  为了纾缓市民的压力,我已在预算案中宣布一系列的一次过措施,包括代缴两个月公屋租金,额外发放一个月的综援、高龄及伤残津贴、宽减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宽免全年差饷和商业登记费,以及发放开学津贴等,涉及开支约200亿元。我们会尽快落实这些措施,并会继续密切留意通胀的情况。

楼市泡沫风险

  自从预算案发表以来,很多讨论都聚焦在我们减低楼市形成泡沫风险的措施。有市民表示支持,认为有关措施在减低泡沫风险和避免楼市大幅波动之间,取得了恰当的平衡;亦有市民认为措施的力度有待加强。

  我在预算案中指出,自从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多个经济体系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增加了全球资金的流动性,以致有大量「热钱」流入香港的金融体系,而利率亦持续处於历史罕见的低水平。另一方面,过去两年住宅供应相对滞后於需求,加上经济逐渐复苏,令一些市民担心供不应求,亦是推动楼价上升的主要原因。

  换言之,自去年起楼价上升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楼市正处於一个结合了极低利率、大量流动资金及供应偏低的环境。可以说,这是因金融海啸而形成的一个极「异常」的情况。这些短期刺激因素不会长期持续,随全球经济复苏,各国将会陆续启动退市机制,流动资金会被抽走,利率亦会回升至较正常的水平。当这些因素出现变化时,会对楼市构成下行风险。

  我呼吁市民和小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购买私人住宅时,必须小心评估,衡量日后息口攀升对按揭供款能力的影响。我们的压力测试显示,如果利率调高三个百分点,回复到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每月按揭供款便会上升三成。小投资者要量力而为,衡量现在和未来的收入,包括自己工作的稳定性,才作出可能是人生最大的投资决定。

  要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清晰而稳定的公共政策对市场至为重要。要处理楼市因短期刺激因素而出现泡沫化的风险,我们应该致力压抑投机活动,加强市场透明度,防止由於利率偏低而造成过度借贷,以及推行优化措施,增加供应。反之,漠视短期刺激因素出现变化的风险,贸然对我们行之有效的长远政策和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应担当的角色作出根本性的改变,会增加公共政策引致楼市大幅波动的风险。我们对此有极大保留。

  纵然如此,我明白市民对楼价急升的忧虑,亦认同我们须减低楼市形成泡沫的风险,以免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及实体经济的复苏。因此,我们会密切监察楼市和整体经济的情况,保持高度的灵活性,适时推出恰当的应对措施,令楼市在这个「异常」情况,得以平稳健康发展。

  自从预算案发表以来,本地住宅物业价格的升幅在近月稍为放缓,由今年一月的百分之二点五回落至二月和三月的百分之一点一,累计第一季升幅约为百分之五左右。成交量则由二月的11 700多宗回落至三月约10 900宗,而第一季的平均数字是每月11 100宗,较去年第四季增加百分之二十。

  在供款能力方面,以购买一个实用面积45平方米的单位并采用一般20年期按揭计算,其供款占私人住宅住户入息中位数的比例,去年第四季是百分之三十八,而今年第一季的初步数字是百分之四十二。这个数字虽然低於过去20年(即一九八九至二○○八年)百分之五十三的平均水平,但上升速度比较快,令人担心。小投资者应该特别留意。

  即使楼市近月的升势稍为放缓,但楼市泡沫风险增大的压力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预算案的措施正陆续推行,虽然部分措施如增加供应等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全面发挥作用,但我们会加紧加快落实这些措施,让它们可以尽快推出,减低楼市形成泡沫的风险。以下我会就预算案推出四方面的措施为大家简述最新的情况。

  在压抑投机方面,预算案建议调高2,000万元以上的楼宇买卖印花税税率至百分之四点二五,以及不再容许2,000万元以上楼宇的买家延交印花税。这些措施已在今年四月一日起生效。我们会密切监察2,000万元或以下楼宇买卖的情况,如发现投机过热,我会考虑扩大有关措施的适用范围到2,000万元或以下的楼宇。

  此外,对於炒卖物业而从中获利的炒家,税务局会认真跟进所有个案,并就买卖利润向有关人士或公司征收利得税。税务局设有庞大资料库,记录所有物业买卖的资料,并定期以电脑程式分析物业买卖交易,筛选可能涉及物业炒卖的个案,再交由税务局人员逐一覆检,以判断是否须作进一步的跟进。

  以二○○八至○九年度为例,撇除已备有税务档案的个案,经电脑程式筛选的怀疑炒卖个案便有13 000多宗,而经税务局人员覆检后须作进一步跟进的个案亦有4 000多宗。若最终证实属炒卖个案,税务局便会向有关人士或公司追收利得税。税务局会继续积极追踪炒卖物业的交易,并就炒卖所得的利润依法征收利得税。

  为减低楼市形成泡沫的风险,我们会致力打击投机炒卖活动。过往,政府曾经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禁止摸货转售、规限楼花的销售对象以及规定发展商须在一定期限内推售所有单位等,以压止投机炒卖活动。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市场的发展。如有需要,我们会考虑重新推行适当的措施,确保楼市健康平稳发展。

  第二方面,预算案建议加强对销售未建成一手私人住宅物业的规管,确保物业市场销售和物业成交价格的透明度。我注意到,社会要求交易必须在公平和信息透明的条件下完成,并且应该约束利用信息不对称来图利的不良人士。

  在过去两年,运输及房屋局透过地政总署的「预售楼花同意方案」及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商会)的指引,加麹了对销售未建成一手住宅物业的监管。有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置业人士清楚掌握物业单位和物业成交的资料,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为了全面地针对公众就一手私人住宅物业的销售安排、发放有关售价资料及成交资讯的关注,运输及房屋局已向商会提出要求,就九项建议发出新指引,内容包括:

(一)发展商在销售所有未建成及已建成一手私人住宅物业时均须遵守商会的售楼指引;
(二)发展商在销售现楼时须在楼盘内提供实地单位供公众参观;
(三)发展商须在公布五天内的成交资料时,同时披露当中涉及发展商的董事局成员以及其直系亲属的交易;
(四)示范单位须符合一系列的规格要求,包括必须提供最少一个在间隔、装修用料以及附送的设备上完全与交楼标准一致的示范单位;
(五)首张价单须包括更多单位,小型发展项目须最少提供30个单位或可供出售的单位的百分之三十,两者以较高者为准;而大型发展项目则须最少提供50个单位或可供出售的单位的百分之五十,两者以较高者为准;
(六)把目前只须於开售前24小时向公徏提供售楼说明书的要求,提高至须於开售前7天向公徏提供售楼说明书;
(七)发展商在出售任何数目的单位予任何人士时,必须於3天前公布有关价单;
(八)楼盘的宣传物品须清晰地提供有关楼盘座落的地点及地址的资料;以及
(九)发展商须同步在其网页内上载售楼说明书及所有价单。

  运输及房屋局的目标,是在未来数个月与商会落实有关的新规管措施。我们会密切监察有关措施的成效,如成效不彰,我们不排除立法规管的可能。

  第三,就防止过度借贷而言,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已经在去年十月向银行发出指引,降低2,000万元或以上楼宇的按揭成数,同时要求银行审慎处理楼宇按揭申请。在过去几个月,金管局一直留意银行批核按揭贷款的情况。去年六月至九月楼市畅旺,在这段期间新取用按揭贷款宗数每月平均是10 700宗左右。其后有回落迹象,由第四季每月平均9 600宗下降至今年首两个月的7 800宗左右。金管局现正进行新一轮银行住宅按揭贷款的现场审查,确保银行遵守审慎监管措施。

  金管局正积极考虑推出有关按揭贷款的正面信贷资料库。这措施有助银行掌握更全面的信贷资料,以便更有效管理信贷风险,同时有助防止客户过度借贷,而财务实力较强的客户亦可以较容易取得较优惠的贷款条件。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次按的问题,而在目前利率处於极低水平的不正常情况下,客户在购买物业时「过度举债」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金管局现正与私隐专员公署及消费者委员会研究如何妥善处理保障私隐及其他相关的安排。我希望有关问题可以很快获得解决,令正面按揭贷款资料可以尽早使用。

  最后,在增加供应方面,未来三至四年最新估计约有55 000个一手私人住宅供应,包括现货、兴建中但未预售,以及随时可动工兴建的单位。此外,待多幅住宅用地在未来数月获批出并转为「熟地」,或完成招标程序后,预计可进一步提供3 500个单位。

  我想重申,沿用以市场主导的勾地表出售政府土地,仍然是确保楼市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自从去年年底以来,我们已经先后透过勾地表出售三幅分别位於大埔和将军澳的住宅用地,而在今年五月十一日及二十四日,我们会分别拍卖另外两幅从勾地表勾出的东涌和粉岭大型住宅用地,可建单位合共约2 550个。这些拍卖反映了勾地表制度能够有效按市场的需要,供应住宅单位,包括中小型单位。

  预算案提出,在二○一○至一一年度的勾地表内指定六幅市区住宅用地,如未被成功勾出,政府会在未来两年因应情况安排作公开拍卖或招标。为了表示我们对增加供应的决心,我们已定於今年六月及七月举行两次拍卖,分别出售位於九龙何文田前山谷道恏二期用地,以及港岛聂歌信山道用地,估计落成后可合共提供约1 200个住宅单位。地政总署稍后会公布有关详情。

  换言之,在未来三个月我们将有四次拍卖,提供更多的土地给市场兴建各式各样的单位。我们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况,因应情况再推出其余四幅土地。

  预算案亦建议推出前元朗恏用地,作为增加中小型单位供应的试点项目。政府现正拟备有关卖地的条款,预计会在明年年初进行招标。我们亦会继续与香港铁路公司与市区重建局磋商,提高西铁物业项目及市区重建项目的中小型单位供应。

  总括来说,在未来三至四年市场预计将有58 500个一手私人住宅单位供应。这个数字还未计及香港房屋协会和香港房屋委员会推出的4 800个夹屋和居屋货尾单位、我刚才所述即将拍卖的四幅用地可提供的3 750个单位,以及前元朗恏试点项目可提供的单位数目。这些新单位将有助满足市民对置业的期望,而我们亦会继续按照市场情况,提供所需要的土地。

  我要强调,政府高度关注楼市升势,我们对防止楼市过热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政府和监管机构会继续密切监察有关情况,一旦发现有需要,我们会推出进一步的措施。

特别信贷保证计划

  有多位议员表示,希望政府延长「特别信贷保证计划」。有关计划於二○○八年年底推出,以应付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问题。至今银行已批出740亿元的贷款,令超过17 000间企业受惠,帮助稳住30万名雇员的职位,在「塎企业、保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期香港的经济情况显著改善,信贷紧缩的问题亦已得到纾缓,我认为是时候逐步让信贷市场恢复正常运作。考虑到业界在经济复苏的初期需要一段时间整固其业务,我决定最后一次延长「特别信贷保证计划」的申请期六个月至今年十二月底。现有的「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会继续如常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适切的支援。

经济发展

  有议员表示,预算案没有发展经济的长远规划和策略,特别是产业方面的发展,亦有意见认为措施力度不足。我想指出,预算案已具体提出如何配合施政报告,促进香港的经济持续发展。在全球一体化下,香港不能再走低成本之路,而取胜之道是配合国家的发展,成为高增值的知识型经济。

  为此,我们会积极发挥「中国优势」,透过配合拟订「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提升粤港澳合作,以及加强与台湾的交流,深化区域的发展。为深化粤港合作,我们刚於本月在国家领导人的见证下,与广东省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这是首份由国务院批准就粤港合作所签订的纲领文件,为粤港合作清晰定位,同时亦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宏观政策转化为具体措施,以期把相关政策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我们亦於本月成立了「港台经济文化合作协进会」,进一步提升香港与台湾之间高层次的交流。在企业层面,本地工商界和在港台商亦於同日组成了「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促进港台两地的经贸、投资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这些平台的建立,标志区域合作将进入新的里程。我们会积极利用新成立的平台,推动有关的工作。

  除此以外,我们亦会继续投资跨境基建,加强与内地和邻近地区的连接。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邮轮码头的土地平整工程和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的工程已经展开。在今个年度,我们会展开邮轮码头大楼及附属设施的建造工程。连同其他工程,未来几年每年的基本工程开支预算将超过500亿元,为历年新高,在提升香港竞争力的同时,更可创造就业,带动经济。

  我们亦会配合国家发展的整体需要,重点利用香港金融业的独特优势,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以及令香港成为汇聚国内外资金及人才的国际融资和资产管理中心。金管局在今年二月向银行发出的人民币业务监管和操作安排通函,为发展人民币业务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空间。我期望业界能好好把握这个机遇,将香港人民币业务推上一个新台阶。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的发展策略是非常清晰的。在「市场主导,政府促进」的原则下,政府会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发展诱因上作出配合,让业界在市场机制运作下,发展四大支柱产业和六项优势产业。预算案已提出多项具体措施配合,并已陆续推行。

  今年四月一日起正式实施的活化工厦措施,将会释放大量土地资源,支持各项产业的发展。地政总署已成立专责小组集中处理有关的申请。同时,我们留意到一些在工厦营运的文化及创意产业团体,担心在活化工厦措施刚开始实施的一段过渡期内,他们的运作会受到即时影响。为了纾缓他们的焦虑和提供协助,政府正积极联络一些有意进行改装的工厦业主,鼓励他们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在这段过渡期内以优惠租金提供经改装的工厦单位,支持在新措施下须另觅地方营运的本地文化及创意产业团体和人士。

  此外,我在预算案中宣布政府会在调迁办公室和设施时,考虑是否适合迁入可进行整幢改装的旧工厦,为活化工厦起牵头作用。至今已有屋宇署和水务署等部门响应这项建议。我们会继续与这些部门作出跟进。

  另一方面,政府预留供医疗和教育产业发展的土地,已陆续推出市场。在私营医院方面,我们已就四幅预留土地收到合共30份的发展意向书,反应令人鼓舞。这些意向书有21份来自本地机构、7份来自海外机构,而其余两份则来自本地及海外合作机构。我们会在未来几个月制订批地安排,以便尽快批出土地发展私营医院。

  在教育产业方面,我们已预留共六幅用地作发展之用。我们已於今年三月推出三幅土地的批地计划,让有兴趣的院校申请。另外,我们亦会在年底前就发展前皇后山军营用地,邀请院校提交意向书,并会视乎情况,考虑在年底或稍后时间,推出其余两幅土地。

  此外,香港检测和认证局刚於上月提交业界发展蓝图建议,除了提出促进检测和认证业发展的整体建议外,亦建议重点发展中药、建筑材料、食品及珠宝四个行业,以及探讨环保和资讯及通讯科技两个新兴行业进一步发展检测和认证服务的潜力。

  在创新科技产业方面,政府已於本月推出「投资研发现金回赠计划」,并将发展科学园第三期,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及环保科技。为推动创意产业,继去年推出3亿元的「创意智优计划」后,政府於上月公开邀请建议书,改造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成为标志性的创意中心。至於绿色经济,政府正手筹备成立3亿元的「绿色运输试验基金」,促进绿色创新技术在本港发展。

  我们的策略是一方面提供有利产业发展的环境,让业界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产业;另一方面,我们会充分利用「大市场」的优势,让市场有最大的空间发挥动力,促进产业的发展。产业最终的发展规模和步伐,将有赖业界和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在市场机制下作出最有效率的决定。

民生及贫穷问题

  有议员表示,预算案只推出一次过的纾缓措施,缺乏长远计划改善民生及贫穷问题。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在贫穷问题上,我已在预算案中提出短、中、长期的应对策略。短期而言,预算案推出约200亿元的一次过措施,纾缓市民即将面对的负担,目的正是协助一时未能受惠於经济复苏的市民,度过难关。

  中期而言,我们必须从教育及培训入手,提升个人质素,以迎接来自全球化的竞争,并改善社会流动。我在预算案中提出多项培育人才,加强培训的措施,包括针对清贫学生的需要,加强课后支援和促进上网学习;推行第五轮配对补助金计划,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注资语文基金;以及加强有特别就业困难的青少年和失业人士的就业服务等。这些措施,有很多都是社会各界人士在预算案谘询期间向我提出,能确实帮助市民的建议。这些措施旨在透过教育培训,令受助者日后自力向上,摆脱贫困。

  长期而言,只有致力推动经济增长,让社会共同创富,才可解决贫穷问题。刚才我已阐述发展经济的策略和措施,包括深化区域合作、投资基础建设,以及推动产业发展。我们致力发展经济,就是为了提供机会,让所有市民,尤其是低收入人士,创造财富,改善生活。

  我们可以见到,在二○○四至○八年经济上升期间,低收入人士数目下降,收入普遍改善;近至在金融海啸的影响渐退后,去年第四季经济回复正增长,我们亦见到市民收入在年底普遍好转。量度非管理阶层员工收入的工资指数,在连续下跌三季后,於去年年底重见正增长,按年上升百分之零点八,而一些较低技术的工种,其平均月薪更录得按年百分之二至四的增长。事实上,去年十二月有近六成公司表示已调高其雇员的工资,较九月的数字態升十七个百分点,这数字亦是自二○○八年九月以来最高的。这些数字都显示,经济改善能广泛惠及大多数人,包括基层市民。

  我想指出,我们并不是单靠发展经济来解决贫穷问题。发展经济,旨在为市民创造机会,改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亦大力投资教育和培训,令市民可以把握这些机会,摆脱贫穷。对於弱势社幠和有困难的人士,我们会透过房屋、医疗及福利等方面的开支,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安全网」。在经济逆转时,我们亦会推出短期的纾缓措施,协助他们度过难关。我们采用的是多管齐下的策略,并顾及短、中、长期的需要。

  事实上,政府在二○一○至一一年度的经常开支约达2,300亿元,比三年前增加了超过百分之十五。这些经常性、长远的资源,有百分之五十六是用於教育、徖生及社会福利服务,为弱势社幠和基层市民提供「安全网」,并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预算案建议的措施涵盖范围广泛,包括加强清贫学生课后支援及促进上网学习;改善公共医疗服务,例如癌症、白内障及肾病病人服务、加强护士培训和扩阔药物名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增加支援长者、残疾人士、精神病患者、家暴受害人及求职者的服务;以及刚於上月宣布延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习年期等。这些措施将从多方面改善市民的生活,惠及不同阶层的人士。

  我想重申,对於改善民生及贫穷问题,政府是有决心,有承担的。当然,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不会止於一份财政预算案。在未来,我们要做的工作仍有很多,包括最低工资立法、医疗融资改革、竞争法立法,以及减轻低收入在职人士交通费负担等。我们会继续与社会各界人士及各位议员通力合作,务求令香港成为一个关爱的社会。

财政储备

  有议员认为,政府坐拥庞大的储备,应该投放更多的资源在贫穷问题和经济发展等项目。首先,我要清楚指出,我们一直按「应使则使」的原则去投放资源,不绝不会为了增加储备而不去推行有需要的项目,包括我刚才所提到的民生及经济项目。

  我在任三年内,政府开支已由约2,300亿元增加了800多亿元,至二○一○至一一年度预算的3,100多亿元,增幅超过百分之三十五,大幅高於同期本地生产总值百分之五点七的名义增长。在二○一○至一一年度,我仍会动用储备填补数额超过250亿元的预算赤字,以达致稳固复苏,发展经济和建立关爱社会的目标。

  长远而言,政府的目标是维持充足的财政储备。何谓「充足」的财政储备是一个判断。我的考虑因素,包括储备必须能提供足够的资源,以应付未有拨备的负债,以及由於经济周期回落、突发事件或社会结构转变而对政府财政带来的压力。在经历亚洲金融风暴时,我们在一九九八至九九年度起的六年期间,出现了五次财政赤字,令储备减少了约2,000亿元。在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和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经济的波动性和危机的破坏力越来越大,若没有充足的储备,香港便无力在经济逆境中,稳定经济和纾缓市民的困境。

  除了提供缓冲,财政储备亦可提供可观的投资收入,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让我们投放资源在民生和经济等项目。以二○一○至一一年度为例,财政储备预计可提供约300亿元的收入,相等於约七成半的薪俸税,或是约四成的利得税收入。这是相当可观的收入。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投资收入,政府便要考虑采取其他应对的措施,但这些做法未必会受市民欢迎,更可能会加重我们下一代的负担。此外,充足的储备有助外汇基金维持香港货币及金融体系的稳定,这也是不能忽略的考虑因素。

  根据中期预测估计,二○一五年三月底财政储备将减至15个月政府开支,或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如果参照自一九九七年以来的储备水平,即介乎14至28个月政府开支,或本地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二至三十五左右,中期预测显示我们的储备将处於自特区成立以来的低位。

  总结而言,我会一方面按「应使则使」的原则,投放足够的资源在有需要的民生和经济项目。另一方面,我会维持充足的财政储备,并按审慎理财、量入为出的公共理财原则,确保储备能应付未来的挑战。

结语

  主席,推动经济发展和处理各项民生问题的工作,一向都绝不轻松。香港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不适宜亦不可能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但随社会发展,资源分配问题往往会引起不少争议,容易产生怨气。要走出这个「零和游戏」的困局,我们一方面要发掘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亦须鼓励合作精神,推动社会上活跃的「第三部门」,透过民、商、官合作,而不是单靠任何一方,共同以行动找出社会问题的答案。

  自从预算案发表以来,社会上有不少意见,当中有肯定,也有批评,亦有不少具体的建议。在这些批评和建议中,意见可以非常尖锐,言辞也可以非常激烈。但我可以肯定,无论是赞成或者是反对,其背后都是对香港的一份感情,希望香港得以繁荣进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目标都是共通的。虽然预算案不可以回应大家所有的诉求,但本合作的精神和对香港的感情,我们必定可以推动香港的繁荣进步。

  我谨此再次多谢议员和社会各界对预算案的意见,并希望各位议员支持《2010年拨款条例草案》。



2010年4月2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4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