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历史博物馆与市民一起回顾六、七十年代的香港(附图)
*************************

  香港人的本土意识可说是萌芽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时期的香港,人口激增,加上战后从内地移居香港的资本家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令香港经济蓬勃发展。无论衣食住行、社会氛围和文娱康乐等不同范畴上,都有不少新事物涌现,既丰富了本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亦为市民创造了不少本土意识的标志,成为大众的集体回忆。

  香港历史博物馆由下星期三(三月三十一日)起至六月十四日于大堂举行「一起走过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会」展览,透过丰富的图片和影像,带市民回溯这段岁月的痕迹,并让香港新生代认识昔日生活的苦与乐。

  若论服装潮流,迷你裙、「喇叭裤」、「松糕鞋」可谓六、七十年代香港的标志。当时香港制衣业发达,加上西方文化和电影明星的影响,西式服装广泛流行,年轻女士爱穿迷你裙、「热裤」;男士则流行穿着腰部狭窄贴身、裤管?阔的「喇叭裤」;年青人对牛仔裤更趋之若鹜。时髦发型不断创新,假发在当时大行其道。由于大型日资百货公司相继落成,日本时装亦备受追捧。这种百花齐放的时装潮流,开启了八十年代的装扮时尚。

  以美食天堂闻名的香港,在六十年代以前已见茶楼、餐厅、大排档等不同食肆林立于市。随着香港工商业发达,「包伙食」大行其道以解决工人午餐问题,轻便的「饭盒」亦应运而生,快餐文化逐渐形成。在七十年代初期,中环商业区已有超级市场面世。时髦男女则以出入著名酒店的酒廊和咖啡室视为有品味的消费,与沿街购买飞机榄、当当糖、麦芽糖、糖葱饼,以至各种街头熟食的普罗大众,各有所好。

  二次大战后,大批内地的移民涌入香港,在山坡或市郊搭建寮屋居住。一九五三年石峡尾大火,政府开始大规模兴建徙置区,至一九六五年楼高十六层的第四型徙置大厦落成启用,全港徙置大厦共有一百万名住户。但当时经常出现制水,大批市民需要提水桶到街喉轮候政府的供水,这亦成为香港人难以忘怀的集体回忆。至七十年代,政府推出十年建屋计划,带动了沙田和屯门等新市镇的发展。随着中产阶层的人口增长,设施齐全的大型私人屋苑相继面世,香港整体的居住情况已较五十年代大大改善。

  六、七十年代间,本港的交通工具转趋机械化,人力担抬的轿在战后已几近绝迹,巴士和电车仍是主要的陆上交通,而新式公共交通工具和行车隧道亦相继出现。一九六七年香港首条行车隧道--狮子山隧道通车;一九六九年小巴由原来行走新界的「白牌车」,转为合法经营;一九八二年火车更由柴油推动改为电气化。海底隧道和地下铁路分别在一九七二年和一九七九年通车,俗称「哗啦哗啦」的电船遂成为绝响,渡海小轮的重要性亦大减。

  战后十多年间,香港人口急增二百四十万,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未能满足市民需要,加上受到内地政治运动的影响,抗争运动此起彼落。一九六六年天星小轮加价、一九六七年新蒲岗人造花厂罢工事件、大专界一九七一年发起的「保卫钓鱼台运动」,以及一九七三年市民「反贪污捉葛柏」示威,都是这个时期的印记。经过这些社会风潮后,政府开始关注青少年人问题,同时在多区设立「民政署」(即今日的民政事务署),便利官民沟通,并增建球场、泳池等公共设施,增加医疗及社会福利的开支,更成立「廉政公署」打击贪污,减少社会矛盾。

  在六十年代旧式消闲活动如街头表演、漫画书摊档、马票或字花等博彩活动十分盛行。至于一年一度的维港渡海泳和工展会趁墟,更是城中盛事。不过,自一九五七年原子粒收音机面世,同年商业电台启播,便带动了香港的广播业发展。一九六七年无线电视台启播,及于一九七一年由黑白转为彩色广播后,收看免费的电视成为了市民的主要娱乐。电视文化塑造了不少经典角色,亦带动了粤语流行曲的热潮。一九六二年香港大会堂落成启用,香港政府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与演艺场地方面作出更大的承担,日后在大会堂举行的各种活动和展览,为香港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

  「一起走过的日子:六、七十年代香港社会」展览于历史博物馆大堂举行,免费参观。

  历史博物馆位于九龙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香港科学馆旁),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十时至下午六时,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上午十时至晚上七时,逢星期二休息(公众假期除外)。展览厅入场费十元,全日制学生、高龄人士及残疾人士半价优惠,逢星期三免费入场。

  有关展览详情,可浏览历史博物馆网址hk.history.museum或致电二七二四 九○四二查询。



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47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