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於「劳资同心迎机遇 家庭友善展关怀」研讨会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今日(九月十一日)於「劳资同心迎机遇 家庭友善展关怀」研讨会的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高主席(妇女事务委员会主席高静芝)、各位嘉宾讲者、各位商会及工会代表、各位来宾:

  劳工处举办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让大家分享劳资同心的成功经验,以及家庭友善的雇佣措施实例。为了对大家,包括我的同事「家庭友善」一点,让大家可以早些回家享受天伦乐,我会特别留意,不会让我的讲话令活动超时。

  去年九月,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本港的经济气候亦随而骤变,舆论甚至用「风高浪急」来形容当时的经济环境。我没有航海的经验,但我知道,当船只遇上大风浪,安全受威胁时,船长会尽可能将货物等非必要负重物抛下海,减低沉船风险,但绝不会舍弃船员,因为他们是确保船只可安全返回避风港的关键。同样的,成功的企业遇到危机时,亦会想方设法撙节不必要开支,尽量减省成本,摒弃限制公司发展的束缚,但绝不会轻言解雇员工。对成功的企业而言,员工至为重要;只要有人才,财源自会滚滚来。因此,即使在当前经济逆境下,仍有公司积极延揽人才,亦有公司锐意加强员工培训,更有公司派发特别花红,奖励表现特别出色的员工。

  过去一年,香港经济除了受到金融海啸冲击,又要应付人类猪型流感(甲型H1N1)来袭。这病毒初时曾令市民惶恐不安,甚至对部分行业的服务造成直接威胁,幸而有一群忠心尽责的员工,在困境中各司其职,成功化险为夷。稍后时间会有两间公司的代表及教授与我们分享经验,讲述在金融海啸冲击下,秉承「以雇员为本」价值观和实行家庭友善雇佣措施的公司所建立的优秀团队,如何在金融风暴中发挥上下一心的精神,协助公司渡过难关。

  在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都担当多个不同角色,既为人父母,同时亦为人子女。要恰如其份地做好每一个角色,殊不容易。你们作为雇主或人事主管,只要多体恤下属作为父母或子女的身份,并以实际雇佣措施积极协助他们做个尽责的父母或子女,员工定会投桃报李,全心全意为公司打拼。

  这不是天方夜谭。本港有不少机构已推行「家庭友善雇佣措施」,让打工仔可在工余时乐天伦。劳工处曾分别於二○○六年及二○○八年向辖下力资源经理会过千间会员机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这短短两年间,设有侍产假的受访机构比例已由16%增至21%,反映有越来越多雇主为雇员提供侍产假。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除了主管劳工事务外,也负责社会福利,所以我深刻认识到,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其实是来自家庭。如果父母未能好好持家,「家」便可能由安乐窝变成战场,更曾有人把「家」形容为炼狱,令人痛不欲生,甚至对他们日后与人交往、共事都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我希望在座各位企业决策者和管理人员在你们的公司实施「家庭友善雇佣措施」,帮助员工兼顾家庭岗位的责任,就是帮助社会缔造更多幸福家庭,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

  今日在座约有三百间公司代表,假设每间公司平均有一百名雇员,若你们都推行「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便将有三万个家庭受惠,而以本港家庭住户平均人数为二点九人计算,你们便可造福八万七千人,所以大家千万别看轻这些措施对员工家庭以至全社会所能引发的「正能量」!

  「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不单让员工受惠,更可为公司带来丰厚收益。我们今天将有机会听到几间公司分享他们的经验,大家只要从中找到一两个好点子,并在公司内应用,便可缔造公司和员工双赢的结果。

  有不少商界朋友曾告诉我,要实行「家庭友善雇佣措施」,须先解决大大小小的棘手的问题,所以感到为难。我想和大家分享政府实施五天工作周的经验。当初政府提出这项建议时,也面对不少质疑,包括市民会否接受?重新编排公务员的工作时间,以至修改相关工作安排等等,都非常复杂,但由於领导层有决心实行这个「创举」,所以与员工充分沟通后,便分阶段施行,并因应实际情况作出适度调整和弹性安排,最终便达致政府、公务员及市民三赢的局面。

  既然像政府规模这么庞大的机构也可以实施「家庭友善雇佣措施」,我相信个别机构和企业也可顺利推行。况且中小型企业向以灵活应变见称,只要大家下定决心,凭你们的识见、努力和创意,定可按机构的规模、资源及文化,弹性推行不同「家庭友善雇佣措施」,以切合机构和员工的最佳利益,成功缔造「家庭友善」的工作环境。

  金融海啸爆发至今已一年,失业率开始回稳,但营商气氛仍然审慎。不过,我很高兴知道仍有不少企业自愿采取「以雇员为本」措施。在风平浪静之时,船长关心体恤船员的需要;遇到风高浪急时,又能与船员和衷共济,克服难关,这些团队定能在芸芸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最早抓到机遇、开拓商机的胜利者。

  最后,我祝愿在座各位公司生意兴隆,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多谢各位!



2009年9月11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4时3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