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行政长官於经济机遇委员会会议结束后会见传媒谈话内容(一)(附图/短片)
******************************

  以下为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六月二十二日)於经济机遇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后,在中区政府合署新翼一楼会议厅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中文部分):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今日是经机遇委员会(经机会)最后一次会议,我们对六大优势产业作出详细讨论,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经机会在去年施政报告时宣布成立以来,目的是应对金融风暴及全球经济衰退,第一阶段工作集中在短期「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的措施,稳定了香港的经济形势。今次全球衰退来势汹汹,对香港的冲击比预期大而且深,这从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表现反映出来今次金融海啸的严重性。

  在推出稳定经济及利民纾困措施之后,第二阶段工作是要转危为机,展开中长期经济发展策略的讨论,经机会提出六项具竞争优势的产业,聚焦研究,吸纳社会各方对这些产业的意见。

  从理念层面来看,医疗、教育、检测及认证、创新科技、创意文化及环保都属知识型经济领域。环顾全球成熟的经济体系都是朝这方向发展。这些讨论并不新鲜,过去十年来都反覆出现过。香港经济要转型,发展人才与知识为本的高增值行业,这大道理大家都明白,关键是「怎样做?」

  2007年我发表「香港新方向」的五年发展蓝图,提出进步发展观,以十大基建带动经济,在发展同时求取环境及保育的平衡,这些硬件建设将会提升香港长远的竞争力。进步发展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在软件的建设,以推动知识型经济。

  知识型经济第一个条件是汇聚人才,有关工作分两方面。第一是本土人才培育;第二是优化吸引全球人才创造的大环境,这些包括改善文化生活、环境保护、文物保育等。第二个条件是市场,香港是细小的经济体系,定位要背靠内地,尤其是珠三角,面向亚洲,辐射全球。政府要通过珠三角融合及CEPA,与业界携手开拓这些新的市场。第三个条件是发挥「香港」这个品牌的软力量,即所谓的soft power。香港软力量构成了六项产业的相对优势,这些软力量包括高水平、专业诚信及操守、独立成熟的司法制度、自由廉洁、高效率及灵活信息传播。

  香港虽已具备优势条件,同时也要有具体的方针和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在考虑过各界意见后,经机会认为政府在发展这几个产业中需扮演关键角色,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推动这六项优势产业往后的发展。我原则上同意全部这些意见,而且我今日可以宣布会采取以下措施来回应这些建议,重点包括:

(一) 教育
我们会预留两块市区土地,以便有兴趣的办学团体,发展自资专上及高等教育课程。年底前我们会宣布有关详情。

(二) 医疗
在今年底,我们会有四幅预留发展私营医院的土地,向市场征求竞投兴趣表达书。

(三) 检测和认证
在三个月内我们会成立「香港检测和认证局」,以提升香港检测和认证的专业水平和国际认受性,并在成立后六个月内,联同业界制订以市场主导的三年发展蓝图。

(四) 环保
政府会带头建设香港成为绿色优质城市,除透过立法规管,改变行为外,政府会以身作则,具体措施包括:
(1) 扩大环保采购清单,现时的清单有三十多项,这里有潜质把这些项数增加一倍;
(2) 立即停止购买钨丝灯泡,现时的钨丝灯泡在用完存货之后,我们重申不会再买,而是用环保灯泡;
(3) 提供指引及资源,鼓励部门采购环保产品。

(五) 创新科技
我们会积极研究提供崭新的财务或税务诱因,鼓励私营机构增加科研的投资。

(六) 文化及创意
积极推动香港人,尤其是年青人对艺术文化的兴趣和鉴赏力,并为文化艺术界人士提供更多发挥机会。另外又研究引入政策措施加速现时未能物尽其用的工厂大改装或重建,为文化及创意产业提供可用的楼面及土地。

  经机会在研究推动这六个优势产业发展的时候,发现一个共通的问题是土地资源,而土地资源的问题未必是能够完全倚赖市场自行解决的问题。这些优势产业都是香港迈向知识型经济的新动力,但业界不一定能够在市场以市价和一般商业手段去竞投土地。所以,政府愿意以开放态度,以新思维去为这几项优势产业拆墙松绑,解决土地供应的问题。

  目前经机会工作已告一段落,在此我感谢经机会仝人八个月来作出的努力。委员会就六项优势产业提出的其他多项建议,我已把意见交相关政策局研究跟进,并会在今年十月发表施政报告时,我会作出比较全面性的交待。

  今次经机会以高度透明的方法,吸纳社会各界意见,聚焦讨论研究问题,成果有目共睹,这些不论是短期措施或中长期措施的建议,这些都是社会参与公共政策讨论,我认为是一种典范来的。我再次多谢经机会委员、参与专题小组的社会人士及行政会议成员,他们做了大量工作,对於整个讨论提出了很多意见,并且做了很多帮助。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待续)



2009年6月22日(星期一)
香港时间18时18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