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五题:经济政策
**********

  以下为今日(十二月十七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冯检基议员的提问和署理财政司司长陈家强的答覆:

问题:

  为了应付金融海啸的冲击,多国政府动用大量公帑及推出多项措施,包括向银行和企业注资,以挽救银行体系及稳定金融市场。该等措施被指违反了自由市场的原则。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较早前承认,过去以少规管为原则的自由经济信念和过份依赖市场的思维存在缺陷。此外,国务院总理较早前指出,香港须认真汲取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教训,分析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会不会检讨放任自由市场的施政理念,并从宏观和发展经济的策略性角度,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应对金融海啸后新的世界经济形势;如果不会,原因是什么;及

(二) 会不会重新检视本港现时的经济结构是否过份集中於发展金融服务业并因而衍生弊端(例如经济产业过份单一化及经济过度倾斜发展,以致难以应付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冲击);以及会不会重新制订全面发展多元经济的策略,并推出有关的辅助措施予以配合;如果不会,原因是什么?

答覆:

主席:

(一) 过去几个月来环球经济正面对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金融危机,欧美等地的政府采取非常的手段去稳定市场,这固然是具争议性的,但在这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既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的。

  现时国际社会已有共识,会对国际金融制度进行检讨和改革,避免严重的金融危机重演。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亦会作出检讨,并进一步优化我们的监管机制。但我们亦要指出,国际社会对市场经济仍是持肯定的态度,在上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会议,各经济领导人就一致认为要尽快完成世贸多哈回合谈判,以进一步促进市场开放和自由贸易,防止保护主义升嵿

  此外,政府一向的经济政策亦非冯议员所说的「放任自由市场」政策。事实上,政府一直在经济运作上扮演市场促进者、服务提供者和监管者的三重角色,在教育、房屋、医疗服务、社会保障、环境保育等领域上都可以清楚看到政府不同程度的参与。

  过去数十年,政府经济政策一向都坚守「大市场、小政府」的理念。方针非常清晰:市场可以做的便让市场做,政府的角色是营造最有利环境,让私营企业可以在自由、公平、合理的营商环境下,发挥企业精神,促进经济发展,让经济转型,走向高增值。

  当然,自由市场并非万能,而干预亦不是万恶。市场失效时需要政府介入;政府也要扮演规管角色。而且也要提供各项社会服务,包括教育、福利、医疗、房屋、治安等。因为社会民生稳定,经济才可持续增长。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继续本务实的原则和态度,去应对经济的转变,而不应以意识型态作主导。

(二) 香港经济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很明确的,发展高增值服务业是政府的策略定位。由於香港已是成熟的经济体,我们不能以低成本去竞争。我们的优良市场制度和香港人在各领域上拥有的知识是香港相对其他城市的竞争优势。依循竞争优势去发展,是经济能够长期稳健增长的金科玉律。在这方面,政府要扮演市场促进者的重要角色,政府藉深化CEPA和加麹在新兴市场的推广工作,为企业促进商机。当政府投资於人力资源、兴建基础设施、维持完善法制、提供方便的营商环境,市场力量会促使资源流向最有竞争力和最有前景的行业。

  在过去数十年,我们的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新转变。香港一向是外向型经济,贸易及物流在经济中的比重高达27%。专业和商业服务在过去几年也稳定发展,在经济的比重超过10%。其它服务行业如旅游和消费相关服务、运输、通讯,以及个人和社区服务等在香港的经济都占一定比重。虽然金融服务的比重过去数年上升很快,但只占约16%,不论是整体规模还是相对比重,都仍然远低於纽约及伦敦。

  从二○○○年到二○○七年,差不多所有主要服务行业都有显著增长,反映香港经济全方位显著增长,而不是「独沽一味」地靠金融业支塎

  同时,这些行业也不断走向更高增值。例如,贸易业中,全球性的采购与配送所占比重愈来愈大;金融业中,除传统的存贷业务及贸易融资外,高增值的资产管理及财务顾问服务等都迅速发展。香港过去七年的生产力每年平均上升3.7%,印证香港不断向高增值的经济活动转型,而我们的表现亦较很多发展水平相若的地区优胜。

  在继续发展高增值服务业的前提下,我们会持开放态度,发展香港既有优势,而又有前景的行业,从而令经济更加多元化。在这方面,积极进行研发活动,发展创意产业,是我们的重要策略。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我们已划拨了180亿港元成立研究基金,以及从二○○九至一○年度开始每年额外提供3亿港元以逐步增加800个研究院研究课程的公帑资助学额。

  总的而言,政府会全力推动香港经济向高增值方向发展,并会在CEPA框架下继续加强与内地经济融合,以应对全球化下的激烈竞争。



2008年12月17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5时14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