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环境局局长就立法会账目委员会讨论审计署署长第五十一号报告书开场发言重点(只有中文)
******************************

  以下为环境局局长邱腾华今日(十二月十六日)在立法会就账目委员会讨论审计署署长第五十一号报告书的开场发言重点:

引言
--

  感谢审计署以都市固体废物管理作为调查对象,藉「绿色审计」提高社会各界对环保问题的关注。事实上,要有效解决我们面对的废物管理问题,除了政府的决心和政策推动外,还有赖立法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我认为,审计署署长的报告带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即源头减废、废物回收和循环再造,以至废物的最终处理,同样重要。审计署署长就这些范畴的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我希望就重点的政策进展作出一些回应。

源头减废
----

  政府的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的重心是在源头减废。经过多年的讨论,我们最终於本年中在立法会的支持下,通过了《产品环保责任条例》(《条例》)。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条例》给予我们法律基础,落实生产者责任计划,以达至减废和推动废物回收的目标。塑胶购物袋征费是这《条例》下首个生产者责任计划,我们将於本月底前提交有关征费计划实施细则的附属法例予立法会审议。我们期望议员能一如以往给予我们支持,让计划能早日落实。

  我们认为有必要透过立法实践生产者责任。然而,如果单靠立法去做的话,过程可能会非常漫长,而制订出一个有效并能顾及社会各界意见和关注的计划亦往往是一项艰钜的工作。因此,我们在进行立法工作的同时,亦一直鼓励有关业界推行自愿性的生产者责任计划。至今,我们透过与香港电器及电子设备回收协会合作,推出了电脑、充电池、悭电胆的回收计划,参与的生产商和供应商超过60间。我们最近亦和香港酒店业管理协会合作,推出由11间酒店自资举办的玻璃樽回收计划。这些计划得以成功推行,再次证明不同界别的参与对有效管理废物的重要性。我们会继续这方面的工作,而这亦为将来推动其他法定生产者责任计划提供良好的基础。

废物回收和循环再造
---------

  至於鼓励废物回收及循环再造方面,我们同样已推出了多项措施。我们已修订了《建筑物条例》下的附属法例,规定新建住用建筑物和综合建筑物须在每一楼层提供垃圾及物料回收室。自家庭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在二○○五年推出以来,至今参与屋苑已达983个,涵盖全港51%的人口。我们亦刚在上周末推出新设计的三色回收桶,鼓励和方便市民把废物回收。事实上,家居废物回收率亦由二○○五年的16%增至二○○六年的20%和二○○七年的24%,每年均有相当可观的增长。

  然而,上述数字相比整体废物回收率(45%)和工商业废物回收率(62%),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因此,政府会继续把源头分类计划推广至更多的屋苑。我们亦获得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拨款五千万,资助区议会和地区团体举办环保教育活动,而家居源头分类将会是重要的一环。

  为了方便市民把废物回收,我们亦在全港的公众地方摆放超过28,600个三色分类回收桶。参考海外地方的经验,虽然摆放在公众地方的回收设施的回收量一般不会很高,但我们认为三色回收桶在培养市民回收废物的意识和习惯方面可以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不但会投放更多资源改善三色桶的设计,更会把放置在公众地方和行人路旁的三色桶由2,600个(约860多套)大幅增加至3,500个(约1,160套),增幅达35%。我们会与区议会和食环署等部门合作,物色合适的地点摆放,务求提高市民对废物回收的意识和方便市民回收废物。

  为进一步推广减废和废物回收的公众参与和支持,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已拨款一千万元,支持《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下的公众教育活动,至今已经有七个项目获得资助,涉及范围包括减用胶袋、简约包装、减少厨余、环保采购和废电子电器回收等。我们会继续资助环保组织和其他志愿团体推动这类活动。

基建设施
----

  审计署署长的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减少依赖堆填区,并指出不少亚洲的先进城市,均以焚化方式处理不能避免的废物。我对报告的建议深表认同。事实上,我们现有三个堆填区将於未来数年逐一饱和。因此,除了扩建现有堆填区外,我们亦要引入其他更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废物管理设施。为此,我们已在九龙湾设置一座厨余废物试验处理设施,用以收集工商业产生的厨余。长远而言,我们亦计划在北大屿山的小蚝湾兴建第一期有机废物处理设施,把厨余转化为有用的堆肥产品和再生能源。我们已开展了设施的可行性各环评研究。此外,环保署已开始就综合废物管理设施第一期的两个可行地点进行详细的工程和环评研究,以期设施可在二○一四/一五年投入服务。

  我们明白到,兴建大型的废物管理设施往往会引起不少争议。因此,我们在进行上述环评研究的过程中,会谘询相关的区议会和地区人士。我们亦会加强教育宣传,令市民了解到处理废物问题的迫切性,以及焚化设施的安全性。我们亦会继续推进各项减少和回收废物的措施。但我必须指出,有效处理不可避免的废物,是任何整全的废物管理政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我期望立法会以至广大市民能支持有关项目的推展。

都市固体废物收费
--------

  政府十分认同污染者自付原则,并在建筑废物收费,排污费和即将推出的塑胶购物袋环保征费中体现。我们亦相信,如果能够成功落实固体废物收费,将有助从源头减少废物。

  废物收费是一项具争议性的政策,而如何落实收费,同样需要深入的研究并要针对香港的实际情况。参考海外经验,要达致减废的目标,按量收费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亦曾推出试验计划,当中引发出一系列执行和监察的问题,我们未必能完全解决。事实上,成功落实按量收费的地方,废物收集者一般会向个别住户有直接收集废物,可以监察废物弃置数量。另一方面,在一些居住环境和香港接近的地方(如纽约、新加坡、东京市中心等),均?有采用废物按量收费的政策,而采用定额收费,或透过用水量或物业税等作代表参数,以划一收费率计算废物收费。

  因此,要找出一套适切香港需要而能达致减废的安排,必须要深入研究。我们会在完成废物基线调查后,提出不同方案供公众讨论。
 
推动回收业
-----

  香港在废物回收方面己经有了个良好的开端,回收率达45%,而回收物料的货值在去年更升至60亿元。为支援回收业,我们现已提供35幅短期租约用地,并透过源头分类和三色桶改善回收效率,为业界提供稳定的货源。鉴於近期业界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短期租约的用地,我们最近与地政署联系,觅得约10幅初步评估为适合的地点,并会尽快推出以回应业界需求。

  香港虽然在废物回收方面有所进展,但碍於土地、工资等因素,在发展大规模的循环再造工业方面,面对不少困难。相信大家亦同意,在推动环保园的工作方面,我们仍有不少改善的空间。而环保业界亦表示,虽然环保园的租金比较相宜,但租户仍要面对不少困难,例如处理兴建厂房的程序和成本,和在全港不同地方收集物料再运往环保园处理的成本问题。

  面对金融海啸,环保园租户的发展在短期内可能会更为保守。我们会与租户保持紧密联系,尽力提供协助,同时亦会检讨第二期用地的租约规定,使环保园能对推动回收业发展有更大的帮助。

总结
--

  经过数年的努力,《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中提出的政策措施,已陆续推出,并日渐获得市民的支持和认同;而在达致《政策大纲》的目标方面亦取得了实质的进展。要彻底解决香港的废物问题,我们必须研究各种可行的方法,当中少不免涉及一些较具争议的政策和措施。我们期望社会以至立法会能给予空间讨论这些政策和措施,亦期望市民能对我们的废物管理工作继续给予支持。谢谢。



2008年12月16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5时0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