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五题:应付金融海啸所引起的问题的措施
*********************

  以下为今日(十一月十二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黄毓民议员的提问和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的答覆:

问题:

  上月二十三日,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任主席於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承认,凡事以市场主导的意识形态,当下已行不通。之后,为了应付金融海啸,政府成立了经济机遇委员会,其成员几乎全是工商界的精英分子,并无任何基层或中小型企业(下称「中小企」)的代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会不会检讨多年来沿用「大市场,小政府」作为施政理念的做法,以避免发生政策向大商家倾斜的情况;

(二) 政府在这次金融海啸看到什么「机遇」,当中是不是包括产业大转型、珠三角地区大融合及工业回流,以及该等「机遇」的详情是什么;及

(三) 为什么「经济机遇委员会」并没有任何有民意基础的基层及中小企代表?面对金融海啸将会引起的倒闭潮、破产潮和失业潮,政府会不会向该委员会提供本年度倒闭及破产的具体预测数字以作参考,从而协助委员会制订帮助中小企及基层市民渡过难关的具体方案(例如把现时的自力更生支援计划改为无附带条件的失业援助计划);如果会,该等具体的数字及方案的详情是什么?

答覆:

主席:

  首先,我要感谢黄毓民议员的提问。

  自由市场一直是香港成功的基石。本港的企业家、小商户及高生产力的劳工阶层,一直是提升香港生活水平及本地生产总值的主要推动力。我们从80年代初期人均生产总值是2万8千元,而今天的人均生产总值是超过23万3千元,这都是有赖香港人不断努力的成果。

  特区政府一直持守「大市场、小政府」的原则,因为「大市场」可以增加私营界别在经济体系中的比重,通过市场力量,以最有效率的方法分配和运用社会有限的资源,让整体社会得到最大益处。

  而政府的角色,是配合市场的需要,致力提供一个稳定、明确和有利营商的环境,并在有需要时,尤其是当市场操作不平衡的时候,提供协助。对於社会上较为不幸和有需要的人士,政府会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网,协助他们面对目前的困境。

  「大市场、小政府」是一个富有灵活性的理念。我们会因时制宜,采取务实的态度,运用不同的政策来配合社会上的需要,推动经济的发展。

  黄议员的第二及第三个问题均和「经济机遇委员会」有关。行政长官成立「经济机遇委员会」的目的,是期望在这严峻时间内对全球各大市场及本地市场作不断监察和滚动评估,及时地判断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和主要产业造成的影响,更重要是研究及提出具体的应对方法,供政府和业界考虑,以转危为机。

  委员会在上星期一举行了的第一次会议,深入讨论了全球以及香港的经济情况。由於环球金融海啸对本港多个经济行业产生的影响已经逐渐浮现,委员会同意以金融服务、贸易和物流、旅游和消费的相关服务,以及地产及建筑这四个界别作为工作的重点。

  我们目前正加紧研究如何在这四个界别中加强竞争力,以及寻找新的机遇,务求达到适时判断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和主要产业的影响及提出具体应对方案,供政府和业界考虑。在这方面,我们会保持开放的态度,广纳业界和公众的建议。这当然会包括研究任何的可行方案,包括黄议员所提及的产业转型升级,与珠三角融合及工业回流等的可行性,从而发掘新的商机和提升香港的竞争力。政府会就委员会提出的具体方案,在适当的时间,提供有关的资料以便作出评估。我们亦会使用现有的谘询途径征询公众和业界,包括中小企的意见。
  
  我相信凭委员会成员的个人经验以及社会的集体智慧,我们是能够尽快为香港制订合适的整体对策,为不同的业界探讨新的机遇。

  多谢主席。



2008年11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4时41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