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二十题:道路设计和安全情况
****************

    以下是运输及房屋局局郑汝桦今日(五月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冯检基议员的提问所作的书面答覆:

问题:

  现时很多旧有道路(例如在港岛半山区和新界乡郊等地方的道路)是根据以往的设计标准建造,加上受到地势的限制,行车道和行人路都出现弯多路窄的情况,部分路段甚至没有设置行人路或分隔行人和行车道的栏杆等设施。有市民指使用该等道路容易发生交通意外。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过去有否在港岛半山区和新界乡郊等地方就上述情况进行评估;若有,出现上述情况的道路名称及评估结果,以及有否研究改善和扩阔该等道路的可行性;若有研究,结果为何;以及若可改善和扩阔该等道路,当局有否制订落实有关改善工程的时间表;若没有进行相关研究,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女士:

    我们一直密切注视香港的道路设计和安全情况,运输署会根据现有设计标准、交通需求、流量数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及环境、市民的意见等因素,检视现有的道路,并拟定改善工程计划或适当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提升道路安全。有关措施的例子包括扩阔行车道或行人路、加设行人栏杆、竖立交通标志及道路标记、调较交通灯系统或设置上落客限制区等。此外,民政事务总署为进一步满足新界居民的交通需要,透过乡郊小工程计划,改善乡郊地方现有道路,或建设新路让车辆及行人使用。该署规划这些工程时,会考虑地区人士的需要、现场环境、技术可行性等因素。

    至於港岛半山区及新界区一些急弯或较狭窄的道路,运输署及路政署近年已推行多项改善工程,过去五年完成的主要项目列於附件。

    乡郊小工程计划方面,民政事务总署过去五年在新界不同地方完成近一百项的通道建设及提升项目,包括建造较小型车路、改善行人径、重铺破旧路面等,以改善乡郊的环境和道路安全,并且更方便居民出入。



2008年5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1时3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