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教育局局长就《2008年拨款条例草案》二读辩论致辞全文
******************************

  以下为教育局局长孙明扬今日(四月二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二读辩论《2008年拨款条例草案》的致辞全文:

主席女士:

  首先,我多谢多位议员对教育事务的关注。

  财政司司长的财政预算案再次肯定政府重视培育人才,并视教育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投资。在2008-09年,教育仍然是政府最大的开支范畴,占总开支大约四分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提升总体教育的质素,遍及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及专上教育。

近年推行的教育措施

  首先我概括介绍近年推行的教育措施。在学前教育方面,我们已逐步落实学前教育学券计划,为学生提供学费津贴,以及为幼稚园校长和教师提供专业培训。

  在中小学方面,我们为学校提供额外人手,以应付各项改革工作,例如增加课程统筹主任、专科教学教席、学生辅导主任、图书馆主任。在现金津贴方面,我们设有多项不同的津贴,为教师创造空间推行融合教育,以及让学校准备新高中学制等。

  在专上教育方面,我们推出了四轮,合共40亿元的补助配对基金计划、成立了为数达10亿元的政府奖学基金,亦已大幅度改善为修读自资专上课程学生而设的学生资助计划等。

新推出的教育措施

  在新措施方面,我们会由今年9月起,在公营小学增设副校长职位,并实施免费高中教育。而由2009/10学年开始,我们会在小学逐步推行小班教学,并实施新高中学制和课程改革。此外,中、小学的学位教师比例,亦会在今年9月起逐步改善,到2009/10学年分别提高至百分之八十五及百分之五十。

  在专上教育方面,我们会成立180亿元的研究基金、逐步增加研究院研究课程的公帑资助学位,以及为修读自资专上课程的合资格学生(包括副学士学位和衔接学士学位),提供助学金和低息贷款。而由2012年起,大学资助学位课程会由3年改为4年制。

  全面落实上述新措施的额外经常开支,以数十亿元计。这些措施可让议员清楚地看到政府对改善教育质素的决心和承担。然而不少议员希望我们投入更多财政资源去加强或加快其他的改善教育工作的工作。

  我相信大家都理解及接受,所有重大的教育政策和措施都需经长时间规划,按年逐步实施,往往需时十年八载去全面落实。334学制改革及小班教学等,都是当中具体的例子。有关政府经常性财政承担,不会在公布措施当年的拨款全数显示。事实上,全部的经常性开支往往在计划若干年后才能全面落实,才会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在考虑是否调整现行政策或推行任何新措施前,必须审视这些政策或措施长远的财政影响,并顾及政府整体资源分配的优先次序和承担能力。

「额外学校发展津贴」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有议员认为我们应将「额外学校发展津贴」转为经常津贴。我必须指出,我们两年前向财委会申请「额外学校发展津贴」拨款,和其后向学校发放该津贴的时候,已清楚明白这是一项有时限的津贴,为期三年,目的在於支援学校为应付在推行「全港性系统评估」及「校本评核」这两项措施初期增加工作的工作量。

  现时大部分学校已经逐步把「全港性系统评估」和「校本评核」的措施融入学校的课程及评核架构内。其中有关「校本评核」方面的措施,经广泛谘询学界后,我们已经於本月初作出适当的调节,并按各方达成的共识逐步推行;如有需要,学校亦可灵活运用新高中课程的经常津贴,支付「校本评核」的工作。换言之,「额外学校发展津贴」已大致上完成其既定目标,我们实在难以把这项有时限并特定用途的津贴,转为经常津贴。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为了筹划小学小班教学、落实新高中课程的发展、加强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以及改善中学的师生比例等等范畴,我们已重新审视资源调配,把更多资源於来年投放在这几个最切合学生需要的项目上。

筹划小班教学

  在推行小班教学方面,我们已公布由2009年起逐步从小一开始在公营小学推行小班教学。我必须强调,理想的小班教学不应只是简单地把每班的学生人数减少至25人;我期望小学能好好利用小班的教学环境,优化学与教。为协助学校筹备小班教学,我们会在2008/09学年为所有有意推行小班教学的学校,增设约700个有时限的文凭教师职位,为期两年,让学校制订校本计划,以及安排教师参与有关的专业培训,以便培养全校参与小班教学的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

  至於那些暂时不推行小班的学校,我们也期望他们能制定校本教学策略,提升学与教。故此,如果这些学校能够提交具体计划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并准备在2009/10学年申请相关的额外资源,我们也乐意在未来一年,为这些学校增设一个为期一年的文凭教师席位,让他们就制订及落实其计划作好准备。

  我以上提及的支援措施,主要希望协助学校筹划有关小班教学的工作,预计在未来两个学年,涉及的额外资源共约5亿元,当中并未包括将会为教师提供的专业发展计划,亦未包括落实小班教学及相关措施所涉及的长远经常开支。

落实新高中课程的发展

  为进一步支援新高中学制的发展和推行,我们打算提前一年於2008/09学年发放「高中课程支援津贴」,并在新学制过渡期的未来4年间提高有关津贴额,而在2008/09及2009/10学年,将确保每所开办新高中课程的中学可获得的现金津贴额,起码足以增聘一名学位教师,让学校可以在推行新高中学制初期作出更好准备,以及在新旧制同时运作的几年间更有效地应付较为繁重的工作。我们预计未来4年,发放上述津贴共需约10亿元。

加强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

  我们亦会加强对中、小学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支持,以协助学校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提供更适切的照顾。在中学方面,我们计划由2008/09学年开始,为推行融合教育的中学提供「学习支援津贴」,每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可获1万元津贴,有较严重障碍的学生则为2万元。凡收录较严重障碍学生的学校,最少可获12万元的基本津贴,而津贴额上限为每校100万元。

  在小学方面,我们亦计划由下学年起,改善小学「学习支援津贴」的拨款安排,为有收录较严重障碍学生的学校,同样提供最少12万元的基本津贴,而津贴额上限亦会由现时每校55万元提高至每校100万元,以配合学校的需要。全面在中、小学落实有关改善措施,预计每年额外开支约为2亿7千万元。

中一派位及开班人数的新安排

  我们明白学校十分关注未来数年中学学生人口下降可能带来的影响。审计署在2002年曾促请教育局善用资源,削减过剩学额。而为配合新高中课程的需要,以及从学生利益角度考虑,我们已清楚表示过,中学每级3班是仅可接受的最少班数。我们会继续执行现有政策,确保政府资源运用得宜,而学生亦可享有合理的科目选择,以配合他们的兴趣发展。

  在这个大前提下,就个别中学可能因人口下降而未能收取足够学生,面临缩班或停办,我们将采取进一步的纾缓措施,为学界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以便他们能集中精神推行新高中学制。但我们必须重申,应否在中学推行小班教学,是一项教育专业措施,目的在优化教学,而不应视作处理缩班或超额教师的解决方案。事实上,小学与中学的教学环境、科目配套并不尽相同,我们不适宜将小学的小班教学与中学的情况,相提并论。

  就具体的纾缓措施来说,我们乐意在2011/12学年全面检视中学标准班额前,率先在2009年把根据「中学学位分配办法」派位的中一每班学生人数,由38人下调至36人,而在2010年再减至34人。

  另外,我们准备在今年9月,对於出现超额教师的中学,把中一开班学生人数,由现时每班35人降至每班33人,并在2009年9月1日进一步减至30人。

  按上述建议全面减低中学派位及开班人数,预计每年需要超过14亿元。我们相信这些措施不但可以纾缓学界的忧虑,也可以实质改善中学的师生比例,让学校提升学与教的效能,尤其能令家庭支援较薄弱的学生获得更充分的照顾。我们期望学校会因应每班学生人数减少,按各自的情况,加强照顾学生的需要。

专上教育的发展

  在专上教育方面,我们刚於两星期前公布了专上教育界别第二阶段检讨的结果,为专上教育的长远持续发展,订立了清晰的政策方向。检讨提出了22项措施,涵盖课程的质素、资历的认受性、学生的就业及升学、对院校的支援和学生的资助。其中质素保证是整过检讨的主题,超过一半的措施直接或间接与改善质素有关。此外,如获得财务委员会通过,我们将增加对学生的资助和对院校的支援。政府亦会继续带头增加社会各界对副学士资历的认受性。

  有议员建议政府应容许高等院校灵活地把现时非本地生收生限额之下的剩余学额,拨给副学士毕业生,以增加他们升读大学的机会。我想指出,有关限额其实是一个上限,院校会根据它们在设施和人手方面的考虑,决定实际的收生人数。由於收取本地学生与非本地学生在学费、宿舍分配等事宜上有不同考虑,我们在现阶段未有考虑将两个限额混合使用。事实上,院校在学士学位课程核准学额以外已经可以多收4%的学生。

总结

  主席,上述的措施均致力培训人才、提升年轻一代的质素以配合香港的社会及经济发展。我们希望上述措施会获得教育界的认同及支持。

  多谢主席。



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5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