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立法会: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就《2008年拨款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的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周一岳今日(四月二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2008年拨款条例草案》恢复二读辩论的发言全文:

主席女士:

  多谢多位议员在徖生、医疗、食物安全及环境徖生方面对本局的提问及发言。我希望就议员较多讨论的议题作出回应,这包括公营医疗拨款、长者医疗券及医疗改革。

公营医疗拨款

  我先讲讲公营医疗拨款。政府近年给予医管局的拨款一直有所增加。二○○六至○七年度的拨款达281亿元;二○○七至○八年度的拨款达297亿元。而政府於二○○八至○九年度给予医管局的拨款约为305亿元,较二○○七至○八年度增长超过7亿8千万元,这金额绝大部分用作加强服务。

  医管局新增的拨款当中主要包括每年递增约3亿元的经常性拨款;另外还有用作改善医疗服务、超过3亿元的额外经常性拨款。这些改善服务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新界西和九龙东联网的医疗服务;加强新生婴儿深切治疗服务应付突增需求的能力;提供新的治癌药物以改善癌症服务;以及加强精神健康服务等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给予医管局购置医疗器材及资讯科技系统的拨款,在二○○八至○九年度达6亿9千9百万元,在二○○七至○八年度为6亿7千8百万元,比对二○○六至○七年度的2亿9千万元拨款,已有显著的增幅。

  更值得一提的是,医管局已於二○○七至○八年度达致收支平衡,一改过去四年的情况。同时,有关医护人员薪酬待遇的问题亦得到妥善处理。

长者医疗券

  对於长者医疗券,我明白议员对医疗券的数目、金额、合资格年龄,以至实施时间表的关注。但我要再次强调,长者医疗券是一项崭新的概念、试行「钱跟病人走」及共同承担医疗开支的理念。现时建议的试验计划只是一个开端,我们除了会在三年试验计划期完结后进行全面检讨外,亦会在第二年就计划的运作和效益进行中期检讨,就医疗券计划的运作安排进行调整。如果我们确定计划可行,便会积极考虑扩大医疗券计划。

医疗改革

  医疗改革谘询文件公布至今已六个星期。很欣慰见到社会及各个传媒对议题有相当理性及深入的讨论。大部分市民、政党、社团都认同医疗制度有改革的必要,亦同意现在的确是时候定下改革的方向。我们清楚听到要求改革的声音,目前我们要做的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讨论、凝聚社会共识,令改革可以继续向前迈进。

  我在此重申,医疗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可以持续为市民提升服务水平及质素的医疗制度,为全香港市民带来更全面的医疗服务,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保障。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同时构建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市场结构以及融资模式。

  我们清楚听到议员和市民的意见,认同我们提出的服务改革方向,并且希望我们可以尽快推行这些改革建议,以改善服务。而事实上,我们亦已就各个服务改革建议进行试点计划,例如 ─

(1)加强基层医疗方面,我们即将推行天水围购买私营基层医疗服务试验计划,明年初亦会推行长者医疗券试验计划。今年六月后,我们会重新启动健康与医疗发展谘询委员会辖下基层医疗工作小组的工作,为落实改革作好准备。

(2)在公私营合作方面,除了刚才提及的天水围试验计划,现时医管局正进行「耀眼行动」,以资助白内障病人购买私营手术。这亦是一个试点。现时已经有200名病人完成手术,陆续会有更多病人受惠。而筹备发展多方合作的卓越医疗中心以及探讨北大屿山医院第二期计划公私营合作可行性的工作亦正紧密进行。未来如何提供空间让私家医院发展扩大服务容量亦会是一个重点工作。

(3)至於电子病历互通计划,除了医管局会进一步扩大现时与私家医院和私家医生的试验计划外,我们在「耀眼行动」和购买私家医生服务中,都会试行电子病历互通。我们成立的督导委员会,亦正与公私营界别的医护专业研究未来的全港性电子病历互通系统的发展蓝图。

(4)在公共医疗安全网方面,我刚才已经提及增加医管局的资源。财政司司长亦已承诺注资十亿入撒玛利亚基金,帮助需要昂贵医疗但有经济困难的市民。

  以上的几项安排都只是医疗服务改革的起步,但足以证明政府有决心推动服务改革。

  有意见指我们应「先改革,后融资」。面对人口结构改变及医疗成本上涨,即使政府已决定将投放於医疗的资源增加至经常政府开支的17%,服务改革亦将不能持久。今届政府增加的资源可以将问题推迟,但资源紧绌在不久将来亦必定会成为改革的障碍。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们有必要向市民坦白交待,若果不解决融资问题,任何改革成果都只会是短暂的。至於提出医疗改革可以无需谈融资,则更加是漠视客观数据和国际经验的短视说法。

  在融资问题上,有人批评政府今次谘询是向中产「开刀」、向市民「摊大手板」。我要再三强调,任何医疗系统的资源,最后都是来自社会、来自市民。融资问题需要讨论的,是用什么方法汇集资源、又用什么方法投放到那些医疗服务的问题。目的一定是要减少资源浪费及确保资源能投放到最有需要的地方。

  现时中产人士其实作出了双重负担,一方面作为纳税人支付了公共医疗的开支,但由於需要长期轮候的可能性,中产人士很多时候都会宁愿选择到私营市场就诊,於是同时亦自掏腰包购买自愿医保或自费看病。现时,税收是我们公营医疗的主要融资来源。当医疗资源紧绌时,纳税人无可避免会首当其冲。问题是,他们付出的资源,是否获得有效运用?又能否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保障?去年,据保险业界所言,私营保险的保费平均增加了12%。如果医疗通胀年年持续,中产人士很快便会无法负担自愿保险下的高昂保费。

  谈到保险,我希望纠正一些关於保险方案的误解。首先,各个保险方案并不会要求市民作双重保险。如果将来市民属意推行规范医保,我们已经考虑到可以设立过渡机制,让已经购买自愿医保的市民、或已经为雇员购买了医保的雇主,将已有的保险计划过渡成为规范医保。一般来说,规范医保的条款,应该对投保人更为有利,保费也可能更廉宜。而条款比规范医保更优厚的计划,亦可以过渡作为规范医保的附加保障。

  主席女士,保险说到底是买一份安心、一份保障。所谓际遇难料,健康际遇更是难料。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预知自己一生的医疗需要及医疗开支会何时出现及如何出现。因此,保险制度之所以值得大家考虑,正正是能将风险作有效的管理及摊分。

  医疗改革谘询文件中列出的六个辅助融资方案,其实代表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简单而言,辅助融资就是提出以下三大价值观的问题:

(一) 辅助融资应否如税项般对财富作再分配?
(二) 辅助融资应否加大风险摊分成分?
(三) 辅助融资应否未雨绸缪、积谷防饥,为年老后作好储备?

  谘询期仍有大概一个半月。我们会继续收集市民的意见,然后制订具体方案,再向市民进行第二阶段谘询。我鼓励议员和市民继续踊跃提出意见。

  无论最后的医疗融资安排如何,政府对医疗的承担都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现阶段我们对各个辅助融资方案,特别是谁要供款、供款多少,并未有定案。谘询,就是希望聆听市民的意见,一同从长计议。

  主席女士,我谨此陈辞,希望各位议员支持二○○八年拨款条例草案。



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3时2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