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就改善空气质素作出建议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会)今日(二月十五日)向政府提交更佳空气质素社会参与过程的报告,并就有关问题的未来路向作出建议。

  委员会的建议包括:

(一)采用一个颜色识别系统,以标示「高度空气污染」日子,而在「红色警号」的日子,劝吁市民减少产生空气污染物的活动,例如避免在某些区域驾驶私家车,或使用非必要的电力和柴油设备;

(二)作为香港整体运输策略的其中一项措施,尽快在交通挤塞的地区实施电子道路收费;

(三)应探讨使用更洁净燃料的方案(例如轻型客货车改用石油气)、在挤塞地点设立更多行人专用区和封闭道路,以及在每天某个时段,减少无人使用或使用量只得一半的巴士路线;

(四)推行政策,强制某些行业,如海上运输、饮食业、建造业及港口业,使用超低硫柴油;及

(五)透过奖励,为电力公司提供诱因,促使电力公司与用户团体合作,供应对环境破坏较少的能源。

  委员会主席郑维健博士说:「应付空气质素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综合而全面的解决方法。委员会促请政府在处理空气污染问题时,要协调各个方面,制订全盘计划以及有关的时间表和资源分配,使所有必需的措施都能有效地实施。」

  郑维健博士补充说:「委员会在社会更佳空气质素社会参与过程活动中,收集到超过八万份的公众回应,这热烈的回应正好反映了社会人士对目前空气质素的关注,以及他们希望政府采取快速而果断的行动去解决这个问题。」

  为确保社会参与过程的透明度,以及向政府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以作参考,委员会在提交报告的同时,亦一并提交了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是次社会参与过程的独立汇报机构)所作的民意分析报告。两份报告均已上载至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网页,网址为www.susdev.org.hk。

  政府发言人表示:「政府感谢委员会举办社会参与过程,就收集公众对空气质素的意见所作的努力。」

  他说:「政府会仔细考虑委员会提出的建议,尤其是这些建议的可行性,并会於稍后作出回应。」

  委员会在二○○七年六月推出社会参与过程活动,邀请社会各界就以下三个议题发表意见:

(一)「高度空气污染」日子应采取的措施;
(二)节能及用电需求管理;及
(三)纾缓交通挤塞的收费机制,例如电子道路收费计划。

  社会参与过程举行期间,委员会主办及分别与二十六个伙伴机构合办四十八场研讨会、简介会及论坛,总共有约五千八百名持份者参与。部分伙伴机构更加举办了其他形式的活动,例如嘉年华会及比赛,以表示对社会参与过程活动的支持。在众多的支持下,委员会在参与过程中收到约八万二千份公众回应,这些回应包括问卷、信件、电邮,以及网上讨论区留言。

  社会参与过程於二○○七年十月结束,委员会於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举办空气质素高峰会,向持份者汇报社会参与过程的结果,并综合持份者的回应,作出总结。



2008年2月15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00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