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新闻网
财政司司长香港经济峰会2008午餐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为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今日(十二月六日)於「香港经济峰会2008」午餐会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夏(佳理)主席、马(健生)女士(新城电台董事总经理)、曹(仁超)先生(信报执行董事)、各位嘉宾:

  大家好。

  我很高兴今天可以参加「香港经济峰会 2008」,跟各工商金融专家报道一下「十一.五」规划纲要具体行动的最新实施情况。

  相信大家还记得,行政长官十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明确表示,特区政府会坚持以经济发展为我们这一届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标。这个目标,其实也是广大市民的共识。而加紧落实今年年初由社会各界精英人士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并提出的「十一.五行动纲领」,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工作。

  大家都知道,去年三月举行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正式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将香港的功能定位和长远发展列入了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肯定了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的地位。这反映出,香港跟内地的经济融合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紧密和互动互补的地步。

  为了积极回应「十一.五」规划纲要,并且为了巩固并进一步发挥香港固有的优势, 行政长官去年九月召开了《「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集合了工商界、劳工界、学术界和各个专业界别的人士,跟政府一同集思广益,探讨香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下的机遇和挑战。

  高峰会成立了四个专题小组,分工研究香港在四个经济领域中应采取的整体策略,这四个领域包括∶「商业及贸易」、「金融服务」、「航运、物流和基础建设」,以及「专业服务、信息、科技和旅游」。

  四个专题小组已於本年一月中旬一同向行政长官提交了一个进取并具前瞻性的「十一.五行动纲领」,就香港如何提升多项优势领域的竞争力和配合国家发展,提出了50项策略建议及207项建议具体行动,为政府制定出未来经济发展的蓝图。

  「行动纲领」提出的各项策略建议,可以用三个"C"来概括。

  第一个"C"是Coordination,即是协调。这个C包括特区政府跟内地机关之间的协调,和香港内部的协调。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协调工作,帮助商界抓紧国家发展的机遇,开拓更多商机和促进业务发展。

  特区政府需要加强与内地部门机关的联系,就内地一些影响香港与内地经济发展的法规或措施,促进相互协调和沟通。

  举例来说,「商业及贸易」专题小组建议政府设立交流平台,以便内地港商能跟内地有关当局和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就一些可以对港资工厂造成重大影响的主要法规的实施,进行对话和交换意见。内地最近就加工贸易作出一系列政策调整,对港商影响很大,特区政府在这过程中便扮演了非常有效的协调角色。

  至於本港内部的协调,则包括加强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以促进某些特定范畴的发展;和加强政府与各业界之间的协调。

  举例来说,「航运、物流及基础建设」专题小组建议政府设立一个高层次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以制订跨界交通基建的整体发展策略,和加强跨界交通基建的策划及统筹能力。

  小组又建议政府通过海事处在2006年初成立的顾客关系组,促进各航运行业之间及与政府的沟通,并就如何加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吸引力,及提升香港船舶注册服务质素等提供意见。

  第二个"C"是Connectivity,即是连系。「行动纲领」提倡内地与香港透过运输基建和经济基建加强连系,以配合香港与内地的高速发展需要。

  在运输基建方面,建议加强发展内河运输网络以连接珠三角的内河航运、建议改善区域交通联系,为香港跟邻近城市机场提供合作空间、亦建议探讨开拓香港跟内地沿线主要城市之间的点到点直通车服务的需要,以及考虑以专用通道方式接驳国家高速铁路网络等,务求人流和物流畅通无阻。

  除了两地基建连系外,「行动纲领」亦提出两地市场之间的连系。在金融服务的发展上,「行动纲领」提出两地金融体系应建立互补、互助和互动的「三互」关系,以巩固及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为国家金融发展和改革作出贡献。

  在这方面,「金融服务」专题小组建议五项具体策略达以致有关目标 ─

(一)推动香港金融机构「走进去」,在内地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促进内地投资者、集资者及金融机构「走出去」,并使用香港的金融平台开展试点;

(三)允许香港发行的金融工具在内地交易;

(四)加强香港金融体系处理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交易的能力;和

(五)加强香港跟内地金融基础设施的联系。

  另外,在「专业服务、信息、科技及旅游」方面,「行动纲领」建议改善CEPA的实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和双方经济合作的空间,让香港能够切实回应国家高速发展的需要,提供所需的配套和专业服务,更有效地推动香港的发展,提升香港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个"C"是Cooperation,即是合作。「行动纲领」建议两地本「优势互补,共创繁荣」的宗旨,进一步加强交流和合作,以达致双赢的局面。

  举例来说,「专业服务、信息、科技及旅游」专题小组建议两地政府研究建立「深港创新圈」,加强人才、信息、资源交流,推动两地科研机构合作,成为区内创新科技及服务的一站式平台。

  「深港创新圈」计划致力让港深两地融合优势,合力成为区内一个国际级的科技活动枢纽,并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促进港深两地沟通,积极推动人才、学术和技术的交流,鼓励科研机构和产业互动,和利用现有的科技资源和技术平台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透过这个计划,深港双方可进一步整合两地的科技资源,进行更深层和多元化的研发活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整体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

  「行动纲领」发表之后,特区政府已经迅速地跟进各项建议。我很高兴告诉大家,政府到目前为止已经落实当中超过110个具体行动项目。当中包括 ─

(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早前宣布扩大内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QDII的境外投资范围,包括允许进行股票类的投资。这一新安排为香港银行和金融界带来更多的商机和优势,同时亦有助促进两地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发展,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二)内地金融机构自今年六月起已经三次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筹资总额达100亿元人民币,市场反应热烈,进一步强化了香港作为内地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三)特区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已於六月二十九日就CEPA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和经济合作达成协议,并与国家商务部签署CEPA补充协议四。CEPA将为香港38个服务领域提供更多商机让业界充份开拓内地市场。同时本港企业亦能够为内地产业升级提供相关的服务,增强两地协作的机会;

(四)特区政府正推行一系列措施以增加香港国际机场的客货处理量,并加强在区域空域的管理和合作;

(五)特区政府与深圳市政府已经在五月签订「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成立深港创新和科技合作督导会议,进行高层协商与沟通,制订「深港创新圈」的实施步骤,并统筹深港科技交流和合作。双方已经展开了多项具体工作,包括推出联合科技资助计划,以及成立深港生产力基地等。

(六)合作督导会议的首次会议亦已於十月召开,商讨了来年的具体工作计划,例如考虑扩大联合资助计划的科技范畴,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以及於两地的科技园内成立互动基地等;

(七)特区政府已经在八月二日宣布将以专用通道方式兴建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以大大缩短往来香港及广州的行车时间,同时有助巩固香港作为区域交通枢纽,以及进出内地南大门的策略地位;和

(八)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提出要研究发展铁路连接赤濸角和深圳机场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等等。

  各位,除了上列的具体项目,特区政府在一些主要建议项目的落实上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例如在促进内地与香港金融体系合作方面,特区政府年初已开始与中央加强沟通,商讨如何加强香港作为内地企业融资中心的角色,以配合国家的金融政策,并为内地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强化香港的中介人角色。

  此外,我们正积极回应「商业及贸易」专题小组在「行动纲领」中要求政府领导建立「香港品牌」的建议,包括成立一个高层次的「香港品牌小组」,进一步宣传「香港品牌」的信息。我们现正就成立有关小组进行深入研究,全面检讨现有推行「香港品牌」计划的工作,以及现时协助本地企业发展和推广品牌的措施,以便进一步协助本地企业提升品牌发展,从而在世界各地更有效地推广香港的形象。

  同时,商务及经济发展局也会继续跟业界和有关团体在品牌工作上保持沟通,商讨如何进一步协助本地企业发展品牌,以及在内地及海外市场推广它们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会继续以一贯务实进取和积极推动的原则,继续与业界以及内地相关部门,研究并落实余下的建议项目。

  各位,展望未来,我们要开始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筹备工作做好准备,包括研究和检讨香港经济发展的进程及方向,并继续循不同的途径收集社会各界及各行各业的意见。

  正如行政长官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我们会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联系,建立适当的工作机制,使特区能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尽早配合国家拟订「十二.五」规划的工作。

  《礼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今天的「香港经济峰会 2008」汇集了不少有识之士。我期望各位继续就香港经济的未来发展积极建言,集思广益,共同为香港的持续繁荣作出贡献。

  谢谢各位。



2007年12月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4时55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