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晚宴致辞(只有中文)(附图)
******************************

  以下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马时亨今日(七月二十六日)出席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董晚宴就香港工业的发展致辞全文∶

洪(克协)会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这是我上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后,第一次出席贵会的活动;我很荣幸能够出席今天的晚宴,与各位会董和会员聚首一堂。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历史悠久,植根香港超过七十载,是本港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团体之一;也是特区政府和工业界间的一道重要桥梁,积极促进香港工业与贸易发展,贡献良多。香港的工业在过去半个世纪经历了很大的转变。自从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后,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为两地带来重大共同利益。香港制造业的转移,以及与内地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了两地的比较优势,既推动了香港转口贸易的发展,又?香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凭着与珠三角地区独特的人缘和地缘优势,香港成为首先进入珠三角投资的外商。广东省一直是香港的经济腹地和最密切的商贸伙伴,是香港境外有最多香港公司营运的地方,也是香港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截至2006年底,广东省经批准的港资企业累计达9万多家(其中在珠三角约有7万多家,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实际利用港商直接投资约为1千1百亿美元,约占全省总数的63%。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珠三角已成?中国制造业的基地,也是世界制造业基地和跨国采购中心。例如:中山灯饰、佛山家具等,都形成了庞大的特色产业集群。而配合地区的整体发展,香港亦蜕变成?区内重要的物流和金融服务业中心。港商利用两地的既有的优势,在香港和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抓紧商机。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然而,香港工业面对着很多挑战。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到要把社会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中包括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近年内地省份就污染行业进行整治,积极推行严格的经济重整计划,旨在提升产业能力,着重高科技和高增值的产业,并推动清洁生产。港商正面对区内环保措施带来的挑战,急切需要提升生产技术水平。

  特区政府明白港商的处境,因此我们透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技术支援,致力向业界提供环境科技支援服务,并协助珠三角的港商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以符合相关的环保要求。生产力促进局推动产品的环保设计、绿色材料的选用、物料及能源的有效管理、污染控制、售后产品的物料循环再用,以达到节省能源、降低物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和减低生产成本等目标,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行政长官已在上月泛珠三角论坛时提出,为协助泛珠省区了解港商不同的需要,推动港资企业的升级、转型和转移,特区政府将与泛珠各省区推动具体措施,加强各省区政府和香港业界就这方面的信息交流。我们会积极向泛珠省区反映香港不同产业厂商的需求,以便他们能设计更切合香港投资者需要的招商引资政策及措施。此外,我们亦会汇集泛珠省区投资机遇,向香港业界发放,并协助业界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

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国家「十一五」规划亦明确提出,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深度。

  近年内地的贸易顺差大幅上升,2006年全年贸易顺差超过1,700亿美元,单是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便超过8,300亿美元,占内地对外贸易总额差不多一半。为缓和庞大贸易顺差带来的问题,国家有需要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香港人一向以灵活见称,面对目前的形势,我深信港商定会积极配合国家的政策,提升产业层次,生产高增值及高技术的产品,同时考虑开拓内销市场,为业务的发展作出长远的考虑。

  现时有大概三万家「来料加工」港资企业在珠三角经营。内地收紧加工贸易政策,企业将肯定受到冲击,特别是规模较少、资金流动量不多的企业。我们明白企业面对的境况,并一直尽力为企业提供支援。过去数月,我局与业界(包括贵会多位代表)一直就如何协助这些企业迎接内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紧密沟通,并落实和计划了多项工作:

(一) 我们安排商务部直接向业界介绍新政策的内容,包括在7月9日商务部领导来港与业界代表会面。

(二) 我们积极与各商会代表沟通,并在第44 号公告发布后,综合了各大商会和不同行业,例如纺织业、玩具业、纸业、毛皮业等对产业结构调整新措施的意见和疑问,向内地有关部门反映。

(三) 就台账的安排,业界公开表示希望在内地有业务的本地银行亦可承办有关服务,并希望可以银行保证书形式代替保证金。政府近日亦就此与一些在内地有业务的本地银行接触,他们同意向业界了解情况和提供可行的协助,而我们会继续与业界就有关建议积极跟进。

(四) 为更有系统地协助业界,我经已决定成立包括业界、支援机构及政府代表在内的专责小组,负责联系内地有关部门解答厂商对新政策的疑问、就产业转型或迁移的「一站式」服务向内地提出建议等。我们计划在下星期公布专责小组的详情。

(五) 我们也提供「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的贷款保证,让有关企业用以购置环保设备,回应国家环保法例的新要求。

  正如商务部产业司王琴华司长指出,内地产业结构调整是大环境的改变,是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要求。无可否认,调整产业结构是国之大策,但我们希望透过专责小组,尽力协助香港企业配合国家政策,寻求实际、具体、可行的方法,与港资企业一同面对这转变。

香港工业的未来 - 开拓蒥场、建立品牌

  面对国家政策的转变,香港的工业发展除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外,也可考虑积极发展自主品牌,开拓内销蒥场,这也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发展方向。香港产品一向获内地消费者垂青,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正好为香港产品提供更大的契机,向内地推介香港品牌产品,扩大香港产品的蒥场。

  要成功发展企业品牌,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因此,特区政府致力推动科研合作及发展,加强对设计和创新的支援,为各行业加入高增值、创意及高科技元素,协助港商转型。我们特别着重协助业界走高增值路线,转型至原设计生产(ODM)模式及自创品牌的生产(OBM)模式,加强产品的竞争力。

  此外,《「十一五」与香港发展》经济高峰会下也有提出发展品牌的建议,包括加强推广香港品牌产品、成立高层次品牌小组,并在全港建立“香港品牌”文化,使香港成为海外资讯、科技、人才及资金进入内地的有效门户;以及成为内地企业进军国际蒥场的跳板。现时我们正积极跟进有关建议。

  除了特区府政府的推动外,我亦很高兴见到商界自发性举办的品牌选举和活动,例如品牌发展局选办的「香港名牌选举暨香港服务名牌选举」,以及Top唛计划 、香港制造标识计划 、以及不同的品牌研究等,都有助鼓励企业走向品牌发展,以及提升产品质素和服务标准。

确保公平竞争

  我们一方面致力支援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亦要确保香港有与时并进的竞争政策。我知道有部份业界,包括中华厂商联合会,就新的竞争法对日常营运的可能影响,表示关注并向我们提出了意见。

  我希望向各位解释,政府草拟竞争法的目的是维持自由竞争,而不是要规管正当经营模式。有了竞争法后,企业仍然可以各出奇谋,以价格、品质及产品种类进行竞争。由于中小企个别来说并不拥有市场力量,它们的行为不大可能会导致明显防止或限制竞争的效果,因此它们误堕法网的机会不大。外地经验显示,引入竞争法往往能使中小企得益,而外地的中小企也十分支持竞争法。外国的经验也显示,与竞争法有关的私人诉讼不多。

  我也明白业界对竞争政策的关注,所以我承诺在展开立法工作时会继续与公众沟通,亦会照顾各界的不同意见,并提出具体的方案,释除各方疑虑。无论立法的过程抑或将来的执法,都会贯彻政府一向公平、公正及高透明度的原则。在订立法例后,将来的竞争事务委员会也会发布详细指引,解释如何执法,以增加法例的可预见性。

结语

  最后我希望谈一谈香港工业的未来。香港工业向来是本地经济的重要一环,虽然有些人以为香港没有工业,但事实上,香港拥有强大的工业运作,产品出口全球各地,只是在本地的工厂数目不多。我以往亦多次解释,虽然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的名称中并无「工业」二字,但政府从来没有忽视工业,反而我们会继续寻求新路向,为本地工业发展提供可行的协助和支援:我们会思考政府可以做什么让企业(特别是在珠三角的港资企业)更好配合国家「十一五」带来的挑战,转型、升级、转移,也会研究鼓励和推动本地创业,以及为本地产品开拓如中东、俄罗斯和非洲等的新市场。在这方面,政府希望多听取业界的意见。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长久以来都是特区政府在经贸事宜上的重要伙伴。在筹划香港工业的未来时,我期望与贵会紧密携手,并肩一起,谋求多赢。

  多谢。



2007年7月26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9时40分

图片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