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立法会: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就「少数族裔人士的权益」的辩论的致辞全文
******************************

  以下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林瑞麟今日(七月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动议「少数族裔人士的权益」的辩论的致辞全文:

主席女士:

  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汇聚来自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的人士。政府注重社区和谐,并因应少数族裔人士的需要,提供多项不同支援服务和措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在宪制和法律上,《基本法》、《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和香港其他法例为港人提供广泛保障,维护所有香港人的权利和自由。在港少数族裔人士和其他人一样同样享有这些宪制和法例上的保障。

  在政策上,我们提倡平等机会,推动公众教育和社区参与,鼓励市民互相尊重和接受不同种族背景的文化差异,和谐共融。

  具体政策目标可归纳为三大项:
(1)消除一切形式的种族歧视;
(2)促进种族平等及种族和谐;和
(3)鼓励在本港定居的少数族裔人士融入社会,同时保留本身的文化特色。

  对有需要的少数族裔人士,我们在教育、就业和一般生活范畴内资助并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协助他们融入社会。就这些服务的详情,政府过去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向议员及公众介绍,在此不再全部一一复述,谨就动议所提事项摘要回应。

教育方面

  在教育方面,政府的教育政策兼顾不同群体的需要,当中包括非华语学生,尤其是少数族裔学生。就此,政府已订下清晰的方向及具体的措施,目标是确保非华语学生能融入我们的学校体系及社群。

「指定学校」的数目及政府提供的支援

  目前有10间小学和5间中学被教育局选定为「指定学校」,接受集中的到校支援服务,协助他们进一步加强有关非华语学生的学与教。教育局现正检视来年(2007/08学年)「指定学校」的分布,以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这些「指定学校」的数目。

  除提供到校支援服务外,教育局亦已委托大专院校为「指定学校」的中文教师开办培训课程。又向每所「指定学校」发放每年额外的30万元特别津贴,以便学校能进一步并灵活运用地为非华语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支援。

  教育局更组织了学校交流经验网络,为其他收录非华语学生的学校提供交流经验的渠道,亦从而提升学校的专业能力,使更有效地照顾非华语学生的需要。

  针对中文程度较低的非华语学生(特别是较迟开始学习中文的学生)在学习中文上遇到困难的问题,教育局已委托大学营办学习中文支援中心,提供课后或假期辅导课程。支援中心亦会协助发展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提供专业意见。

  为使初入学的小一非华语新生更能适应本地学校的生活,教育局已在暑假举办为期四星期的衔接课程,现更将有关的课程推展至升读小二、小三及小四的非华语学生,进一步巩固他们在第一主要学习阶段的知识基础。

制订适合少数族裔学生的中文科课程及中文科公开考试

  我们不能、亦不应以非华语学生所属的族裔认定他们只能达到偏低的中文水平,从而制订另类的中文科课程及考试,这绝不利於少数族裔学生融入学校及社群。

  另一方面,我们明白到对学校和教师来说,教授非华语学生中文具一定程度的挑战。为此,教育局现正在中国语文课程架构下,就非华语学生的中文教学事宜,制订补充指引。我们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前,拟备指引草稿,进行谘询,并在2008年为指引定稿。

  非华语学生如能达到与本地学生相若的中文水平,我们鼓励他们应考香港中学会考或日后新高中学制下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中国语文科。但为照顾那些有意考取其他中文科考试资历的非华语学生,教育局已安排由二○○七年开始在香港举办英国的综合中等教育证书(中文科)考试,方便他们应考。

  在升读大学及专上课程方面,目前专上教育院校在按表现取录学生的同时,已适当地弹性处理对非华语学生在中国语文方面的要求。教育局现正与教资会资助院校进一步商讨有关院校接纳其他的中国语文科考试资历的可能性(例如综合中等教育证书、普通教育文凭、国际普通中学教育文凭),并打算在月底前向立法会的有关委员会提交进展报告。

少数族裔青少年社会服务及培训

  在少数族裔青少年方面,政府提供社会服务,帮助他们尽早融入社区。分布全港各区的134间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日间/深宵外展服务、学校社工服务及社区支援服务计划等,皆全部开放予少数族裔青少年使用。各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亦按照地区需要,安排各式小组和活动,包括语言课程、社交康乐和义工活动等等,增加少数族裔青少年对所处地区的认识,以及促进他们与社区其他人士的共融交流。

     政府的种族关系组,提供不少针对少数族裔青少年的服务,包括非华语青少年文化交流与融合学习计划,透过广东话班和导师计划,协助非华语青少年融入社会;以及透过社区发展计划,资助非政府机构成立分别在油尖旺区和元朗区成立服务少数族裔的社区发展小组,为少数族裔提供所需的服务,包括提供外展服务及辅导服务、建立少数族裔义工队和互助队,及举办技能培训班及互助小组等。

  在延续中学教育方面,已过就学年龄的少数族裔青少年和其他本地青少年一样,可透过「指定夜间成人教育课程资助计划」获得资助,修读认可的夜中学高中(即中四至中七)课程。

  职业训练课程方面,职业训练局(职训局)大部份课程并不设年龄上限。凡合乎指定入学要求的人士,包括少数族裔青少年,均可报读。

以英语或少数族裔语言提供职业训练课程和工艺测试

  在就业方面,职训局辖下的香港专业教育学院及工商资讯学院主要以英语作为其中五以上程度课程的授课语言。

  为满足非华语学生的需求,职训局将会在本学年为非华语青少年及成人开办15项以英语教授的特定课程(包括为在职人士而设的工艺测试预修课程、为中五离校生而设的全日制基础文凭课程、为高中学生而设的应用学习课程等),共提供约300个学额。职训局亦为非华语学员特设以英语作答的工艺测试试卷,让学员考取相关资格。

  雇员再培训局(再培训局)亦正以试办形式,为非华语成人提供以英语授课的保安及物业管理课程和家务助理课程。再培训局会监察试验课程的进展和成效,并考虑为非华语成人开办更多合适的课程。

政府及公营部门的中文入职要求

  政府招聘员工的政策是透过公开、公平和具竞争性的招聘过程,填补公务员职位空缺。

  就语文能力的入职要求,政府必须确保及维持一支有能力运用香港两种法定语文、并有效和有效率地运作的公务员队伍。最近,根据公务员事务局的建议,所有公务员职系均已检讨其招聘准则,以确保各职位所订明的中英语文能力要求是符合职位的实际运作需要。部门及职系首长可因应其职系的工作需要,订定所需的中文语文能力要求。我们相信此举可增加各职系在招聘员工方面的弹性,以及提高不同语文能力人士加入政府,服务社群的机会。

劳工处职位空缺资料及辅导服务

  劳工处提供多项免费就业辅导服务协助求职者就业。该处辖下的12所就业中心均设有操作简易的职位空缺搜寻终端机。所有职位空缺的主要资料都以中、英文显示。

  劳工处为方便少数族裔人士使用就业服务,已把《劳工处简单易用的就业服务》小册子翻译成多种少数族裔语文版本。

  各就业中心也为少数族裔人士定期举办就业讲座,增强他们对就业市场的认识和提升他们的求职技巧。此外,各就业中心提供的就业选配计划,亦可为少数族裔求职者安排一名就业主任,因应有关人士的需求,提供个别的全面就业服务,包括深入的面谈、职业辅导和就业选配服务。

公共服务方面
  
  在公共服务方面,政府的政策,是要求所有向公众发放的书面资料,均备有中英文文本。向广大市民发布的政府消息,不论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公布,都必须中英兼备。政府与市民通信时,须尽可能以来信所用的语文回覆。前线人员须按服务对象所说的语言,以英语或华语回答查询和提供协助。在重要服务范畴(如医院、法院),政府亦尽量在可行的情况下按需要为不谙中文或英文的少数族裔人士提供翻译或传译服务。此外,我们以少数族裔语文编制各种指南,利便他们认识和使用各项政府公共服务。

  目前,医院管理局已尽力为不谙中文及英文的求诊人士,免费安排所需的传译服务。所有公立医院及诊所都备有一份兼职传译员名单,在有需要时即时电召他们到医院或诊所提供协助。已预约诊症的病人如需要传译服务,亦可预先透过病人联络主任作出适当安排。

  在社会服务方面,如少数族裔人士在使用有关服务时遇上语言障碍,有关的服务机构会按情况安排义工或其亲友提供协助。

  政府推动和资助一些专门服务少数族裔的社区发展小组和少数族裔社区支援小组,鼓励少数族裔社群发挥自助互助的精神。该些小组,透过有关少数族裔人士,服务他们本身所属的社群,为他们族裔中有需要的同胞提供翻译服务及协助他们使用社会公共服务。

宗教及文化活动场地

  在宗教及文化活动场地方面,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十五间文娱中心和设有出租设施的图书馆及博物馆,以及民政事务总署辖下的八十四个位於社区会堂及社区中心内的多用途会堂,均公开接受各界人士和社区团体租用,作举办包括宗教及文化的各类活动之用。少数族裔人士和团体的申请,和其他人一样享有公平和一视同仁的待遇。

  个别少数族裔团体若有需要觅地兴建文化或宗教设施,政府亦会按不分种族的原则,公平地依循有关拨地的政策,予以处理和提供协助。

公民教育及宣传

  在公民教育及宣传方面,政府一向重视和强调公众教育是促进种族平等及社区和谐的重要基石。

  种族关系组的同事经常联络各学校、私营机构和政府部门并举行讲座,宣传种族和谐共融的信息和介绍香港各个不同少数种族的文化。该组亦印发多种形式的教育素材,除一般的教育宣传海报外,包括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漫画书,给教师使用教材套,和供前线公务员自学之用的「“共享多元文化”自学锦囊」等等。

  政府通过「平等机会(种族)资助计划」,每年资助社区团体举办宣传教育活动,鼓励社区参与和深化市民对种族平等观念的认同。我们亦资助一些非政府机构,直接向有需要的少数族裔人士提供服务,例如是广东话及英语补习班、「青少年文化交流与融合学习计划」和外展服务等。

  学校教育是整体促进种族和谐的长远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尊重他人」是香港学校课程重点教导的价值观和态度之一。这个观念已涵盖在德育及公民教育内,并已融入各级的学习领域或科目内。此外,当局制作了有相关的教育电视节目供学校播放;目前还在制作一辑关於「尊重文化差异」的新节目,内容强调包容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我们亦成立了融和奖学金,表扬一些积极收取少数族裔学生和促进种族融和的学校,并鼓励校内同学们与少数族裔同学和谐共处,通过合作和交流,互相增益。

委任少数族裔人士加入公共机构或谘询组织

  在委任少数族裔人士参与公职服务方面,委任谘询及法定组织非官方成员的基本原则是「 用人唯才」,以有关公共机构或谘询组织的功能和工作上实际需要,以及获委任人士的个人能力和经验、并对有关组织所能作出贡献的程度为首要考虑。当局在委任成员时,也会在合适情况下尽量加入不同类别人士,务求令有关谘询及法定组织的成员组成更多元化,反映香港不同界别和背景人士的意见。

  蔡素玉议员特别提出关注的平等机会委员会 (平机会),事实上现时已有少数族裔人士的成员。未来我们会因应实际情况和需要,继续委任合适人选加入平机会工作。

法例及配套

  在法例及配套设施方面,正如我较早前提及,香港少数族裔人士的合理权益,已全面在宪制文件和法例上受到保障。现行《香港人权法案条例》对政府和所有公共机构均有约束力。去年十二月提交立法会的《种族歧视条例草案》,如获通过将有效地把所需保障伸展至私人和私营机构行为上。

  建议的《种族歧视条例草案》通过后,平机会在保障少数族裔人士不受歧视这方面,亦将担任重要的宣传教育、调解和执法的角色。

整体政策

  「鼓励在本港定居的少数族裔人士融入社会,同时保留本身的文化特色」目前已经是政府在种族关系政策上三个具体政策目标之一。

  在收集少数族裔人士的数据方面,政府统计处一直负责搜集及提供各类的统计数据,以协助政府各部门进行研究、讨论、计划和决策。另外,其他政府部门,例如入境处、教育局等,都备有少数族裔人士使用其所提供的服务的数据。

  统计处现正分析二○○六年中期人口统计搜集所得的数据,以拟备有关少数族裔人士的专题报告。该报告内容包括居港少数族裔的人数、人口状况、教育水平、就业情况等特征。这份专题报告在完成后将公开发行,提供精确的数据给各界参考使用。故此,我们现时并无计划另外设立一个少数族裔数据资料库。

总结

  香港多年来是个华洋杂处的地方,大多数华裔居民拥有长期习惯与非华裔人士和谐共处的优良品德和传统;我们中亦有不少土生土长的少数族裔及非华裔人士,在事业上卓有成就,对社会做出相当贡献,亦广为市民普遍尊重。

  就动议所提各项建议,相信政府和议员的原则和方向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做法和措施上,部份我们已经做到,并已取得相当成绩;至於其他的建议,正如我在以上发言中指出,我们必须顾及有关措施在实施时将产生的困难和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故此对这些建议有所保留。

  我们会按照目前做法,按步就班地因应所需和运作可行性继续推展促进种族和谐的公众教育和支援服务。这将是一项持久的工作,我们会不断累积经验,并不时适当地改进。



2007年7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19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