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立法会:环境局局长就「开拓环保工业、创造就业机会」的动议辩论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为环境局局长邱腾华今日(七月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邝志坚议员提出「开拓环保工业、创造就业机会」的动议辩论致辞全文:

主席女士:

  今日是我就任环境局局长后,第一次在立法会上发言,我首先非常感谢邝志坚议员可以提出今日这个议案,让我能够在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刚开始的时候,可以向议员和市民阐述特区政府在推动环保工业和制造就业方面的工作。我亦要感谢余若薇议员、蔡素玉议员和林健锋议员所提出的修正案,以及多谢其他议员发言提出这方面的意见。正如刚才邝志坚议员所述,在大家的发言或修正之中,其实与政府在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方向是一致的。多年来政府在环保方面实际上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前任局长及环境局内的同事,在这过往数年也确切地朝着这方向做了些工作,当然有关工作未必完全能够达到完善的目标,但这方面的工作事实上是开展了。

  刚才很多议员发言的时候,也提到固体废物的迫切性问题,这方面我相信大家的发言也与政府一样,有很大的同感;事实上,我们每一日就有超过一万五千公吨的废物,大部份被弃置在堆填区,若这个情况持续下去,我们现有的三个堆填区将会于十年内逐一溢满。这不单是一个环保问题,更是一个对香港可持续发展的挑战。面对严峻的固体废物问题,我们不能只靠终端式处理废物,我们必须落实有效的废物管理政策,实践「污染者自付」原则,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并把有用的物料回收和循环再造,推动循环经济,减低社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这方面政府的政策与各位议员的意见是一致的。

  环保署在二○○五年十二月公布了「都市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大纲」,为废物管理政策定下一个蓝图,把我们刚才所说的工作的政策措施,从多个层次着手处理香港的废物问题。在源头方面,我们建议全面实施「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以及长远引入「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希望可直接减少废物的产生。至于已使用过的产品,我们亦建议实施「生产者责任计划」,鼓励把有用的物料回收和循环再造。至于无可避免的废物,我们建议透过「综合废物管理设施」作终端的废物处理,逐层去做。这些措施的成功落实,不单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更加需要环保工业的全力支援。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赞同大家所说发展环保工业在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大家也提过位于屯门第三十八区的「环保园」,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亲自去走一趟看看新计划的推行情况,「环保园」的目标是希望以可负担的租金,为环保工业提供较长期土地,鼓励业界引入先进的技术,将本地产生的回收物料循环再造成具价值的产品。占地二十公顷的「环保园」分两期兴建。第一期的土地平整工程经已完成,而首批三幅土地亦已于今年四月批出。中标商户将分别在园内把本地收集的废塑胶、废轮胎及废木材循环再造成为增值产品。有关租户预计会聘请超过一百名技术及非技术员工。刚才林健锋议员所提的将来马术场的胶垫,其实有部份是来自「环保园」的租户,所以在短短的时间,他们已可以把有关的回收产品在香港使用。第一期另外的三幅土地将会在未来两个月内公开招标,并会在本年内批出。「环保园」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发展,逐步调节及改进,所以刚才议员所提出的意见,我们亦会充分考虑,希望在不久将来的招标过程中,可吸纳大家的意见。整个「环保园」建成后,将可容纳约二十个租户,并提供共约七百五十个职位。

  此外,为了配合废物回收行业的发展,政府亦在全港九不同地点,批出了三十六幅共占地超过七点四公顷的短期租约土地供业界使用,这亦正填补了刚才大家所提到,并不单只一个「环保园」,在其他未有长远使用用途的土地,我们会以短期租约的方式供环保及回收业提供用地。

  政府的其他废物管理措施,例如「生产者责任计划」以及「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亦能为环保工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刚才提到的「政策大纲」中亦建议就购物胶袋、汽车轮胎、电器及电子设备、饮品容器、包装物料和充电池引入「生产者责任计划」,要求生产商、入口商、批发商、零售商,以至消费者分担处理废弃产品的责任。「生产者责任计划」一方面可以减少废弃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亦可以确保废弃产品能够得到妥善回收和适当处理。

  就此,政府在今年五月份提出了第一个具体方案,建议透过环保征费的模式,以经济诱因鼓励市民减少使用购物胶袋,藉此提醒市民在生活环节中减少制造废物。当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讨论这项建议时,我知道大部份的议员均支持有关建议。在公众谘询期完结后,我们会在参考各种意见及资料内容后,希望在本年底前把「产品环保责任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正式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有了法律框架之后,我们可以逐步先由购物胶袋征费开始工作。

  政府亦正跟进为其他物料推行「生产者责任计划」的可行方案,例如电器及电子设备,其实环保署自二○○三年起已委托了香港明爱及圣雅各福群会推行全港性的回收计划,回收电脑及电器产品,他们同时在九龙湾设立一间回收工场进行检查、维修及拆件等工作,经修理后把可以再使用的电脑及电器,透过志愿机构转赠有需要人士,循环再用。该综合回收中心现雇用了数十人,这计划亦为接受综援的低学历青年人提供就业培训机会,这正是刚才张超雄议员、李国英议员和冯检基议员所提及的社会企业参与环保的例子,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尤其在新政府希望可以推广社会企业,这方面确是一个好的环境和机会。

  政府在落实个别生产者责任计划后,会按照刚才所述的「政策大纲」检讨相关废弃产品弃置于堆填区的情况,会研究是否和何时需要就该等废弃产品实施堆填区禁制令。至于蔡素玉议员在修正案中提到有关限制有毒废物弃置在堆填区的问题,现时的《废物处置条例》已有严格规管,一些有毒废物必须交由位于青衣的化学废物处理中心处理,经处理后的剩余物才可弃置于堆填区。

  环保署在二○○五年开始推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目的是透过鼓励及协助物业管理公司和居民团体于大厦楼层设置废物分类回收设施,方便市民直接参与废物源头分类,一方面减少废物,另一方面延长堆填区的寿命。

  截至二○○七年六月,已有接近六百个公共及私人屋苑报名参加计划,覆盖全港三成多人口,虽然大部分仍然未有参与,但却是一个好的开始,参与计划的屋苑弃置废物量亦已有所下降,与二○○五年比较,二○○六年的弃置废物量下降了百分之三。在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及其他减废措施下,全港整体家居废物回收率已由二○○四年的百分之十四上升至二○○六年的百分之二十,而全港的整体固体废物回收,正如很多议员也提及,则达到百分之四十五,而且比原先目标提早三年达标,当然我们仍然有空间可以改进,我们需要做的功夫是必须让市民明白,什么废料可循环再造或再用,在哪里可以进行分类和回收,以及这样做对环境有何好处。就单仲楷议员提及的胶袋回收地点,现时的三色桶中的塑胶类收集箱是可以回收胶袋。环保署会继续积极向屋苑和广大市民推行教育和宣传活动,鼓励更多人参与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有需要时亦可派员到访各屋苑介绍及讲解计划,以及提供相关技术支援,鼓励更多的参与。

  至于议案提到的干湿废物分类回收,在二○○三年在港岛区有团体帮手进行过试验计划,参与计划的屋苑把干废物分开处理,再交予回收商。虽然这计划收到的废物有所增加,但亦产生不少问题,包括处理物料的工序重覆,导致成本十分高昂,亦有屋苑的清洁工人又未能够全面参与,觉得未能分享售卖回收物料的收益。此外,在收集湿废物的过程亦产生相关的环境问题。基于这些原因,这个试验计划未达到完美的阶段,我们现在会积极作出检讨,才进一步推广干湿废物回收的工作。不过,整体来说,「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是一个方便市民,合乎成本效益和切合本地需要的分类回收方法,我们会继续推行。

  刘秀成议员和陈婉娴议员都提及厨余的废物的出路,香港每天弃置于堆填区的有机废物多达3,200公吨,当中700多公吨来自工商业。工商业的有机废物具备一个特性,就是源头较为集中,因此较具回收价值。我们正计划进行一项有机废物堆田试验计划,希望将这些来自工商业(特别是餐厅、食品加工工场等)的有机废物,以堆肥方式处理,希望透过这项试验项目所得的经验,考虑以大型处理设施处置有机废物。

  我上星期去天水围一间学校时,见到有些学校环保意识十分强,他们不再用饭盒装饭,而用分饭的形式,按小朋友或学生的需要,这类工作目前仍然少做,我希望环保团体和学校可以一齐参与,我们一齐鼓励的时候,看看可否在有机废物方面减少,因为每间学校如果是全日制的话,都有一个饭盒,除了这饭盒是废物之外,剩余的食物都是一个问题。

  至于蔡素玉议员在修正案提出,以「污染者自付」的原则去减少废物,这亦是和我们的总体方向一致。政府建议推行都市固体废物收费计划,是希望透过直接的经济诱因,鼓励市民减少产生废物,并且把有用的物料回收和循环再造。我们最近完成了一个试验计划,评估「专用垃圾袋」引入都市固体废物收费在运作上的可行性,当中包括如何协助例如单幢式大厦进行废物回收,因为困难可能会较大,另外亦尝试方法鼓励多些市民参与; 看计划推行时产生什么困难,亦看有什么方式避免市民逃避缴费和非法弃置废物; 以及和物业管理公司和废物收集商一齐合作。相信各位议员会同意,「污染者自付」是减少废物的一个有效方式,但市民必须接受推行有关计划而须付出代价。我们会在试验计划有结果时,进一步和大家商量及谘询市民的意见。

  环保工业必须有稳定的市场,政府在2000年修订了《物料供应及采购规例》,要求各政府部门在合乎经济效益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环保产品及避免采购即用即弃产品,这个已经是政府的一个政策。我们亦透过各政策局发信予其辖下的公营机构和资助机构,鼓励他们效法政府的做法,制订环保采购的规条。我们亦会考虑林健锋议员所提及的不时修订采购的名单,看有什么新的物品可以加进去。

  我们亦知道商界有团体用相同的做法,例如一些绿色产品的标签等,而机电工程署已推行了「能源效益标签计划」,加上海外其他的认证计划,应可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有关采购环保产品的资讯。

  有议员提过在研发方面或资助环保工业方面,其实政府现时在创新及科技基金、中小企业发展支援基金,以及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等会为环保工业提供拨款,去年有关的拨款约达一千万元。

  至于有议员提到以发牌制度规管环保工业及废物回收行业,但我亦听到议员之间有不同的声音,我们会在这方面慎重考虑。现时废物的处理已经受到《废物处置条例》和其他相关法例的规管,实施发牌制度会否加重业界的负担,令经营废物回收更加困难,或令计划投资环保工业的公司因而却步,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我们要三思而后行。

  林健锋议员提议成立高层次的跨部门产业促进局,其实改组之后,环境局已经是一个专责的部门,我们会花多些时间和心力在这方面的工作,我希望透过新的环境局专责处理这方面的工作,如果有需要时,我们是乐意与相关的部门商讨及合作,为环保工业提供最适切的支援。

  进一步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很多议员提到可以借环保工业和社会企业的结合,协助弱势社群去参与,这方面我们是同意的,议员在这方面提出的意见,我们亦会参考,有议员提到推行社会企业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所有的企业都能共同参与。

  今天,我很高兴听到议员对环保工业发展的关注。环保工业的成功,不但能改善环境,亦能够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根据业界的数字,现时直接或间接参与环保工业和回收活动的人数,大概是四万人左右。相对于我们三百多万的劳动人口,其实是一个相当小的数字,但从正面去看,这个工业还有很多空间,在就业方面来说亦提供很多就业的空间。我们希望随着环保工业继续的发展,参与行业的人数会进一步增加。我们亦希望联同各位议员身体力行,推动所属选区或界别内的机构,实践环保采购、废物分类等措施,以支持环保工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

  我今天就动议的发言,大家都明白不可能是我上任这两个工作天以来,翻天覆地的新猷。我今日的回覆,包含了政府与立法会,以至社会上各个界别多年来讨论和合作所得,以及有关政策推行以来的初步成果。最重要的是,特首在新一届政府开展时,承诺会改善市民生活,他的政纲中亦着力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升市民生活质素。在这个信念下,我和环境局乐意继续听取各议员的意见,务使日后我们提交到立法会的建议、法案或拨款要求,即使有些具争议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理性的讨论和得到大家更大的支持。

  本人谨此陈辞,多谢主席女士。









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23时08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