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立法会一题:预防慢性疾病
************

  以下为今日(七月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黄宜弘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徖生局局长周一岳的答覆:

问题:

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过去五年,精神科疾病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以及恶性肿瘤疾病和各种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和肝病)的患者的发病年龄和死亡年龄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什么;上述数字与十年前的同类数字如何比较;

(二) 有没有研究慢性疾病患者年轻化的情况与环境及生活习惯的关系;如果有研究,结果是什么;如果没有研究,政府如何评估出现该情况的成因;及

(三) 有没有评估上述情况对香港生产力和医疗开支的影响,以及政府有何措施改善该情况?

答覆:

主席女士:

(一) 死亡登记册内的资料显示,二○○一至二○○五年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肾病、肝病及中风的死亡年龄中位数和平均数与之前十年比较,均呈上升趋势。有关数据已列於附件一。我们没有这些疾病的发病年龄中位数及平均数,以及精神科疾病的发病年龄中位数等资料的统计数据。

(二) 为了解香港人口的健康情况,徖生署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及分析与慢性疾病相关的数据,包括疾病的死亡率、发病率、年龄分布及其风险因素等。

  公共徖生及医学界的研究显示,慢性疾病与行为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及肥胖有密切关系。香港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死亡年龄并没有下降的趋势,不过,根据徖生署的调查显示,部分行为风险因素,皆较常见於年轻的年龄组别,详细数据已列於附件二。

  此外,根据徖生署学生健康服务从小一至中七的日校学生收集所得的数据,过往十年学童肥胖有上升的趋势,详细数据已列於附件三。由於肥胖会导致其他并发症及慢性疾病,学生健康服务自二○○四至○五学年开始,为较肥胖的学生测试尿糖,并会将呈阳性反应的学生转介至医院管理局小儿科作详细跟进,检查是否患有糖尿病。数据显示患糖尿病的中小学生并无上升的趋势。此外,高血压的甄别率在过往十年亦维持於低水平。

(三) 现时并没有确切的证据显示香港的各种慢性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不过,我们的政策是要及早注意慢性病的趋势,进行各种预防的工作,以便对疾病早察觉、早治疗。现阶段我们并没有就慢性疾病年轻化对香港生产力和医疗开支的影响作全面定量评估。政府打算就个别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的长期疾病,例如糖尿病,进行研究以评估有关疾病为香港整体经济带来的负担,以及相关的治疗为公共医疗系统带来的压力,从而更有效地预防疾病,减低发病率。

  为加强慢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徖生署积极配合世界徖生组织所倡议的《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近年推行多项全港性的大型健康推广及宣传运动,营造有利环境,协助及鼓励市民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进行适量运动。

  在推广健康饮食方面,徖生署於二○○六至○七学年联同香港肥胖医学会、香港心脏专科学院、香港营养学会及学界多个相关组织,在全港小学全面推行「健康饮食在校园」运动,为年青一代营造一个鼓励及支援健康饮食的生活环境。

  在推广运动方面,徖生署与康乐文化事务署(康文署)自二○○○年合办「普及健体运动」,鼓励市民选择及参与适合个人体能及兴趣的运动。徖生署并於二○○三年开始在公共屋恏、康文署设施及其他楼宇推行活动,宣传行楼梯健身心的讯息,鼓励市民多行楼梯,更在二○○六年与地铁公司合作,在沿线车站鼓励乘客使用楼梯。

  此外,徖生署亦透过控烟工作,减少二手烟的祸害。徖生署将继续透过电台及电视宣传短片、单张、海报、网页,以及24小时健康教育热线,向市民宣传健康饮食、推广无烟文化和健康生活的信息。

  长远来说,为改善全民健康、更有效预防疾病,以及防止慢性疾病年轻化,我们务必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有效的基层医疗服务不但能够改善市民的健康状况,亦可减轻医院系统所承受的压力。透过强调基层医疗服务,令市民认识到保障自己健康的重要性,是预防和减少疾病特别是慢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2007年7月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53分

列印此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