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立法会二题:本港与其他城市空气质素比较
*******************

  以下是环境运输及工务局局长廖秀冬博士今日(十二月二十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吕明华议员的提问所作的答覆:


问题:

  据报,最近有政经界人士及学者表示,本港空气污染问题严重而令其家人迁往其他地区居住。此外,亦有证券公司因本港空气污染问题而降低三间本港房地产公司股票的投资评级,转而推介其他地区的房地产类股票。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 是否知悉纽约、三藩市、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和新加坡等知名城市的最新平均空气污染指数及人均寿命;及

(二) 本港现时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可否与上述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作出比较;若可,比较的结果是什么;若不可,原因是什么?


答覆:

主席女士:

  在回应吕议员的具体问题前,我希望先解释国际上厘订空气质素标准和计算空气污染方法的情况。目前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空气质素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虽然为空气质素提出指引,但亦明确指出各个国家地区订立的空气质素法定标准须平衡对健康影响、切实可行的技术、社会政治情况及经济等因素。故此,各国及地区均因应当地情况而设定各自的空气质素标准,举例来说 -

(一) 二氧化硫的24小时限值,世卫的标准是20微克/立方米(下同),美国是365,香港是350,欧盟是125。可是,虽然欧盟的标准值定得很高,但容许超标次数也相应提高,分别是美国和香港同为每年一次;而欧盟则为每年三次;

(二) 二氧化氮的1小时限值,世卫和欧盟的标准是200微克/立方米,挪威是150,香港是300。但欧盟和挪威分别容许每年超标18次及8次,远超香港每年只容许超标3次;以及

(三) 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的24小时限值,世卫和欧盟的标准是50微克/立方米,美国是150,香港是180。但欧盟每年容许超标35次;而美国及和香港只容许每年超标1次。

  同时,国际上亦没有统一的方法来计算和发布空气污染指数,城市之间发布空气污染指数的方式和算法存在着很大差异。

  主席女士,在以上所指出的限制下,我们就着各地公开的资料,回应吕议员的提问如下-

(一) 我们未能从纽约、三藩市、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和新加坡等城市的网页或其他发放的资料中找到他们的平均空气污染指数资料。至于人均寿命方面,根据联合国二○○六年八月一日的统计资料,在香港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为79岁,女性则为85岁;美国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为75岁,女性则为80岁;英国男性的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为76岁,女性则为81岁;新加坡男性为77岁,女性则为81岁。我们未能找到纽约、三藩市、华盛顿、芝加哥、伦敦等城市为基准的人均寿命资料。

(二) 由于空气中有很多不同的污染物,它们的浓度变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是复杂的,但一般市民不容易从那么多的数据中了解空气污染的水平和变化。设立空气污染指数的目的,是把空气中主要空气污染物的不同浓度转化成一个简单的数值,以方便当地市民较容易了解空气污染的大致水平和变化。但由于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空气污染指数计算方法,比较并不容易。举例来说,香港采用的指数分为五级,数值介乎0至500。欧洲城市如伦敦和巴黎的空气污染指数的数值则介乎1至10,但两地指数的分级及计算方法也彼此不同。美国城市采用的指数虽然数值都是介乎0至500,但算法和香港却并不相同。另外,香港的指数是实时计算、每小时发布。有些城市例如新加坡的空气污染指数则是每天计算和发布一次。更有城市例如东京等只发布个别污染物浓度而没有设立空气污染指数。

  同时,空气污染指数一般是根据空气质素标准计算,但世界各先进地区的空气质素指标订定的方式和要求也不相同。例如欧盟二氧化硫标准的一小时平均值在一年内可超过限值24次,香港空气质素指标只容许超过限值三次;而欧盟可吸入悬浮粒子在一年内须超过其日均限值35天才视为超过标准,香港则只超过限值1天便视为超标。因此,我们也不能将各地空气质素标准和香港空气质素指标直接比较。不过如果要将城市之间作比较,最好是比较实际的污染物浓度,可直接分辨高低。如所用标准相差太远,会误导市民。



2006年12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4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