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行政长官出席布鲁塞尔皇家国际关系研究院午餐会席上致辞全文(附图)
******************************

  以下是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布鲁塞尔时间十一月七日)出席皇家国际关系研究院於布鲁塞尔Palais d'Egmont举行的午餐会席上致辞全文(译文):

各位嘉宾、各位先生、女士:

  今天能够与大家共聚见面,深感荣幸。身处欧洲政治经济体的心脏地带,看见大家对於遥远的一个小角落──香港,依然满怀兴趣,实在十分高兴。

  我知道研究院明年将庆祝钻禧纪念,让我在这里预先衷心祝贺。明年,我们也会庆祝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的重大日子。今天,我会与大家谈谈香港迈向回归十周年的最新情况,以及我们对未来的展望。

  香港过去十年的经历,以及往后十年的发展,不仅关乎我们这城市的七百万人,更关乎世界舞台上另一出更深受注目的好戏,就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上一股重要的经济及政治力量。回顾当代历史,香港一直安坐剧院包厢的最佳位置欣赏这出重头戏。在中国与世界重新接轨的过程中,香港既是旁观者,也是参与者。至今,香港回归接近十载,香港新一阶段的发展正徐徐揭开序幕。在这新一阶段,香港将与世界,以及与中国内地深化联系。在这新一阶段的发展,我们必须抓紧日益全球化,以及内地本土市场迅速增长所带来的机遇。

  这就是一九九七年回归以后,香港作为国际都会,也作为中国一个城市同时并行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不时面对矛盾──对外面向世界,对内面向国家发展,怎样可以兼顾此中的角色?在这条道路上,香港人曾经费煞思量,特别在亚洲金融风暴或「沙士」疫症爆发期间,许多人不禁思索:「我们应该何去何从?」。

  经过近十年的光景,我们对於这新身分才感到自如。这不足为奇,因为长期的殖民地管治把我们与祖国分隔,加上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回归前的不明朗因素,市民多少会感到不安。我这样说,绝不带任何贬义,只是要说明当时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落实『一国两制』这独特构想?」。我们有《基本法》,为香港成为中国特别行政区提供法律和宪制架构。然而,我们必须自行设想办法,实践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要义。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祖国的关系?祖国又怎样处理与我们的关系?我们怎样维持本身的国际金融、贸易、商业、运输、物流及专业服务中心的地位?又可以怎样为国家的发展尽一分力?

  这些都是我们过去十年间要处理的根本问题,部分我们仍在努力研究。我相信,怎样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精神,是每一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重要任务。不过,我也相信,经过我们多年努力,加上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善意协助,这项创新宪制安排已经稳上轨道。香港市民重拾信心,部分原因是经济情况好转,市民情绪普遍乐观,但更重要的,是市民对於自己的身分与目标更坚定认同。这份认同让我们更有自信,能够定立一条最切合香港的优势,并符合国家利益的发展路向。

  一方面,香港稳当亚洲国际都会,是一个进步、稳定和自由的社会。我们的优良制度,包括法治精神、司法独立、公平竞争营商环境、资讯与资金自由流通,以及廉洁高效的政府,都让香港超越亚洲其他国家。

  我们继续面向世界,并鼓励全球各地企业和人士到香港大展拳脚。我们不断精益求精,提升实力,巩固香港在亚洲区内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物流和旅游中心地位。我们的货币自由兑换、深受信赖,汇率稳定而与美元挂恥。我们的低税率和简单税制,依然是最能吸引跨国企业的优点。今天,逾3,800家跨国企业以香港作为地区业务基地,计及海外公司的本地办事处,则还要加上2,500家。超过50万名外国护照持有人视香港为家。

  香港的国际机场在货运方面,是全球最繁忙的。我们也与更多国家积极磋商民用航空运输协定,以提升通航国际和内地的客运及货运能力。我们的货柜码头,也在全球最繁忙、最高效率之列。

  在世贸和亚太经合这类国际组织,香港以本身名义担当重要角色。香港驻海外办事处网络遍布亚洲、北美和欧洲,并即将在柏林开设新办事处,以加深香港与东欧的联系。香港更得到美国传统基金会和美国卡托研究所等国际级智库,持续评定为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

  时至今日,香港更加国际多元、缤纷多采,是中西荟萃的不夜城市。香港是一个世界城市,与全球一体脉搏相连。

  另一方面,我们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人口九成半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先来自广东及其他远方的省份,不少亲友都住在中国内地。大家生活在同一文化,使用同一语言文字。香港商人在内地巨额投资。事实上,香港企业家是中国最主要的外来投资者,投资总额逾2,120亿欧元。单是邻近的广东省,便有约八万家与香港有关连的公司开设业务,雇员约1,100万人,达香港劳动人口的三倍多。

  香港为中国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这是中央政府所当然明白的。国家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认定香港发展金融服务、物流、旅游和资讯服务四项支柱产业,加强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地位。举一个例子,国务院正积极研究扩展香港的人民币业务。这是因为香港具备所需的金融基建设施,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担当试点。香港不仅是中国的一个城市,更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独特而不可取代的城市。

  两个月前,我在香港召开了经济高峰会,探索「十一五」规划为我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政府将与商界、劳工和专业界别领袖,以及本地大学著名学者合力研究,以期在明年初共同拟定行动纲领,策划香港今后的经济发展路向。

  我们必须因应国家的各方发展,以及全球化对国家带来的影响,调整香港的经济路向。在中国实施开放政策的二十多年来,香港可算是中国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内地的唯一门户,我们也因此繁荣兴旺。

  不过,中国在二零零一年底加入世贸后,这独特优势已经受到挑战。今天,更多企业寻求以直接途径进入内地市场。大概一个月左右,中国可享的五年宽限期将告结束,接便须全面履行世贸成员的责任。中国全面与这规则为本的世界贸易体制并轨,将对香港过往的独特地位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香港不再仅是通往中国大陆的门户,却更像一道旋转门,把香港和海外的贸易投资引进内地,再把内地的贸易投资转到香港和海外,让全球、中国和香港互惠互利,经济不断顺畅流转。

  这种相互作用的最佳例证可见於《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这是一项相当於中国与香港之间的自由贸易协议。根据「一国两制」原则,中国和香港以各自名义加入世贸。CEPA为输入内地的香港产品提供零关税优惠,并对27个服务行业先行进一步开放。CEPA让香港公司在中国全面履行世贸成员责任前,及早进入内地市场。谈到「香港公司」,海外企业在香港注册成立的附属公司,也一概视为本地公司。换句话说,我较早前提到的公平竞争营商环境,通用於所有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国际和本地公司。

  即使在中国全面履行世贸成员责任后,CEPA也可为香港的制造业和大部分服务业,提供优於世贸标准的安排。此外,我们不断与内地机关商讨,进一步为内地和香港企业推行开放措施。自CEPA在二零零四年推行以来,已有过千家香港公司申请服务供应者证明书,其中超过120份属与欧盟有关的公司。香港产品输往内地的情况已经转趋活跃,数额稳步上升。CEPA确实有利於香港。

  另一方面,CEPA也可以让中国及早了解日后全面履行世贸规定时,将面对怎样的市场环境,特别是外资渴求加入的重要行业如银行、保险、法律服务、证券及期货、广告、会计、运输及物流,以及管理顾问,从而让内地及早於外资涌入前,提升服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加入世贸后的新一轮经济发展奠定稳固基础。内地和香港都得以因CEPA而互补受惠。

  香港与内地日益紧密经济联系的另一例证,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计划,这计划包含华南九省,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我们力求合力开发华南这个庞大综合经济体的无穷潜力,一个人口逾4.7亿、与欧盟相若的市场。

  中国市场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由个别市场组合而成的。各省的关税和营商规定不一,甚至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之间也存有分别。我们推行泛珠三角合作计划,致力打破这些关税以外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以促进这经济区内的人才、资金、货物和服务流通。香港拥有资金、国际营商知识和通达全球的联系。我们的泛珠三角伙伴则提供其他资源如土地、充裕人力、当地营商知识和更开放的市场。香港与泛珠三角区正迅速发展互补关系,让两地全面发挥各自的优势。

  香港和内地的合作并不局限於商贸投资,更遍及基建、教育文化、资讯科技、环境保护、旅游、徖生防疫等广泛领域。香港不仅要协助国家在经济方面与世界接轨,更要在广泛的重要领域上深化与国家的联系。地区政府间的往来日益频繁,让内地更认识香港这个国际都会的成功要素,也让香港更了解泛珠三角区的相对优势,加强两地的文化、旅游和专业交流。我们相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计划可以为其他省市地区起示范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开放。

  香港现正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一个建基於亚洲区内首屈一指优越地位的发展阶段。我们具备国际联系、经验和视野,继续稳当东亚地区的最佳国际商贸枢纽。我们订立CEPA,让香港的商品和服务更容易进入内地市场。我们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开发一个庞大市场的经济潜力,由香港提供高增值的商业服务和资金流通管理服务。在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里,香港可担当的重要角色清晰不过。

  各位嘉宾,「一国两制」成功落实为我们再增添一项成功要素。香港不仅是亚洲国际都会,更是中国最开放最自由的国际城市。「一个城市、两个角色」。自一九九七年回归以来,香港走过一段不短的路,也取得不少成果。最肯定不过的,就是香港成为中国特别行政区这十年头,已经为未来的更辉煌成就奠定稳固基础。

  多谢各位。



2006年11月7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0时45分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