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区域空气监控网络首个监测结果报告今天发布
********************

  香港特区政府环境保护署(环保署)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局今天(十月三十一日)共同发布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首个监测结果报告。该报告报自二零零五年十二月至二零零六年六月的区域空气污染状况,并已载於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公众网http://www.gdepb.gov.cn和环保署的网页http://www.epd.gov.hk

  监控网络在报告期间整体运作畅顺,其质量控制和保证工作皆按照质保/质控操作程序的规定执行,以确保监测站录得的空气质量数据高度准确可靠。

  监控网络录得各主要污染物(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可吸入悬浮粒子)的浓度。总括来说,大部分污染物的整体浓度在冬季较高,而在接近夏季的六月较低。三月份的整体污染物浓度也颇高,大致是与该月频密出现较为静止的气流影响有关。不过,污染物浓度的月际变化的每年都可能有差异,因此,我们必须长期观察才能对其变化规律作出定论。

  长远而言,监测结果有助粤港双方对珠三角地区内的空气质素趋势进行科学分析。两地现在推行的减排措施对区内的空气质素有正面的影响,我们期待当监控网络录得更多的数据后,粤港双方能够科学地评估这方面的影响,以及有关措施的成效。

  粤港两地环境监测部门将持续监测区域空气质量的变化,并定期向公众发布最新的监测结果,预计监控网络二零零六年全年的监测结果将可在二零零七年四月完成。

  监控网络是粤港在环保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拥有十六个监测点,其中十三个监测点位於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惠州、东莞、江门、肇庆、顺德、惠阳、番禺及从化,而其余三个则位於香港的荃湾、东涌及塔门。监控网络於去年十一月三十日正式启动,由广东省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及环保署分别负责两地监测子站的协调、管理和运作。



2006年10月31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6时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