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英文版 寄给朋友 政府主网页
行政长官发表《香港家书》
************

  以下为行政长官曾荫权今日(六月二十四日)在香港电台发表《香港家书》「走出礼宾府」的全文∶

各位市民:

  今天是我宣誓就任行政长官一周年,我想借这个机会与各位市民分享我一年来的经历和感受。

  自从搬进礼宾府之后,地方大了很多,但人相对显得渺小了,正如当上行政长官一样,权力大了,却越觉得需要战战兢兢。

  前港督麦理浩勋爵退休前,有记者问他的管治心得,他说最重要是确保你的决策能走出港督府。

  一个人的位置越高,权力越大,越容易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也越容易与市民的生活脱节,所以我真正感受到走出礼宾府的重要性。自己大半生都任职公务员,而且长时间在财经金融政策范畴工作,这是一个理性的训练过程,因为财经政策属於相当专门的知识,例如市场行为预测、经济理论、数据分析及谈判策略等。

  这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论证过程强调理性。作为一个技术官员,这些训练可算足够。但当了行政长官之后,我明白到理性只是决策的一部分,另一部分需要用心去感受,对社会民情要有感性的认识。

  这种感性认识是要自己尽量以市民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困难、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叫做「同理心」(empathy)。以同理心去感受市民的需要,然后以理性去寻求解决方法,决策时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和符合长远目标。但究竟这种与市民的同理心可以怎样去建立呢?过去公务员的严谨训练令我对科学及理性决策有一定掌握,但用心去感受民意却不是坐在礼宾府多开两次会,多看两份文件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决定多走出去,一有空便到街上走,有时是正式的区访,有时是自己随意到街上吃碗云吞面,去街市逛逛,与市民闲谈和与的士司机打招呼。虽然时间短,很难深入倾谈,但从他们的语气、眼神及动作,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情绪、他们所关注和喜恶的事情。这份亲身接触的感觉,是文件及统计数字不能替代的。起初我不太明白什么叫做「放下身段」,但经过这一年来的工作,令我体会到个中真意,就是当权者不应高高在上,绝不能以一种精英的傲慢,由上而下看待平民百姓。

  过去一年来与市民的接触,我感受到大家都乐观了,自信心也回来了,因为市民都愿意和我说笑,也不再吝啬他们的笑容。

  在我眼中,香港人很有趣。我们有滑头、实际的一面,有时对很多事情看不顺眼,很多牢骚;但我们又会为好像霍金教授一样,正面积极、坚毅不屈的人而喝彩。出现危机时,我们更会展现出人性光辉的一面。例如「沙士」肆虐时期,大家团结抗疫,舍身救人,到今天我仍清楚记得几位长埋「浩园」的医护人员的面貌;在南亚海啸灾难中,我们也会为素未谋面的灾民出一分力。所以我热爱香港人,我更加喜欢走到人群中和大家在一起。

  未来一年,我会花更多时间走到区内与你们见面,记住你们的面孔。当大家见到我在茶餐厅吃牛腩面时,不要心里怀疑「这个是否就是煲呔曾?」,大家打个招呼吧!

                   曾荫权
               二零零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2006年6月24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9时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