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内容(附短片)
*********************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和卫生署署长陈汉仪医生今日(八月二十五日)在政府总部西翼地下大堂会见传媒。以下是陈肇始教授的谈话内容: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过去一星期,香港每天新增的2019冠状病毒病确诊个案数字逐步回落,但疫情每一天都有反覆上落,尚未完全稳定和维持于一个低水平。
 
  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疫情的发展,并会于今天稍后就《预防及控制疾病(规定及指示)(业务及处所)规例》(第599F章)、《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组聚集)规例》(第599G章),以及《预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规例》(第599I章)下的指示及指明刊宪,以延续现行已实施的社交距离措施多两天直至八月二十七日。
 
  很多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都说过这个病毒会与我们共存,我们开始要接受这个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很难预期社会长期会没有确诊个案,并需接受可能不时会出现个别个案或群组,而最重要是我们整个医疗系统可以承受得来,当有新个案时的应变可以做得快、做得好。因此,政府未必能够在等待至社区再没有任何确诊个案的情况下才考虑放宽一些社交距离措施。因爲这些措施都涉及全香港七百万人,所以我们一直检视疫情和作出风险评估。
 
  一如我们早前提到,政府会以一个更有系统的方式逐步和有序地分阶段放寛社交距离措施,容许一些属日常生活比较必需和可透过加强预防及控制感染措施去大幅减少感染机会的社交及经济活动。
 
  考虑到上述因素,除非疫情出现突发性的逆转,政府将于八月二十八日,即本星期五发出新指示,在当天开始逐步有序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主要有三项:
(一)延长食肆堂食安排至晚上九时;
(二)重开以下表列处所:
(1)戏院;
(2)美容院;
(3)部分涉及较少身体接触的活动的户外运动场所;及
(三)我们容许在郊野公园户外范围内不需佩戴口罩。
 
  政府明白市民开始出现抗疫疲劳,希望进行户外活动。在户外做运动时相比在室内的感染相对上风险较低,并能有助保障身心健康,令市民有强健的体魄继续应对疫情。由于现时在公众室外地方进行相当消耗体力的体能活动并不属于不佩戴口罩的合理辩解,我们理解很多市民在夏季,尤其现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因未能佩戴口罩在户外运动而可能停止运动的习惯,所以情况不是最理想。考虑到上述因素,我们亦就第599I章提出修订相关法例,并于今天早上获行政会议通过,将上述情况纳入为不佩戴口罩的合理辩解。修订法例在八月二十八日生效,希望有助鼓励市民进行体能活动。
 
  我希望藉此机会强调,为稳住疫情,我们在抗疫工作上一路不遗余力,亦正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就不同群组进行检测、推行普及社区检测计划,以及与不同行业就重开表列处所作出紧密沟通,研究怎样加强处所内的防疫和减低感染风险的措施。
 
  第三波疫情到现在已超过一个月,政府正用最大努力对抗和控制疫情,亦非常需要市民的充分合作,我们才有望将疫情稳住,并逐步可以恢复社交及经济活动。因此,我们呼吁市民在公众地方,特别是乘搭交通工具或在人多挤逼的地方逗留时佩戴外科口罩,并在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上不要松懈,才能避免疫情反弹。此外,我亦在此呼吁市民积极参与我们将在九月一日推行的普及社区检测计划,大家同心同德去截断病毒在社区的隐形传播链,让我们有空间尽快在新常态下逐步回复较正常的生活和经济活动。
 
记者:请问昨天七宗本地个案中,有五宗源头不明,其实比例是非常高。现在放宽社交距离措施的逻辑,是否在这些隐形传播链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放宽便可以让他们自动消失?为何觉得现时放宽不会令疫情反弹,不会出现七月初的情况?另外,早前有专家提及食肆方面通风量不足会令病毒比较容易传播,现在有没有任何措施进行中,或协助餐厅安装通风系统、要求他们有人做「执枱专员」?为甚么会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加强措施的情况下放宽晚市堂食,让食客有可能除下口罩谈话一段比较长时间?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多谢大家的问题。其实我较早前已讲过,2019冠状病毒病方面,全世界整体疫情趋势都有所上升,现时有很多情况,我们都不能够完全排除病毒和我们共存。当然我们希望尽快可以有疫苗,这会有帮助。社会上,当然我们除了密切监察疫情,其实要看到市民的要求和整体社会正常日常生活和经济需要,我们会几方面去考虑,公共卫生固然重要,所以为何我们觉得需要多看几天,看看疫情,(确诊个案数字)回落至单位数字只有一天,我们会多看几天,去看看是否有一个持续的低水平情况,所以我们会一直继续监察。刚才(卫生署)署长亦有提及,我们一方面要回复一些大家比较必需的正常生活,但另一方面我们在时间上有所控制,不是完全放宽,而是逐步分阶段有效地放宽。
 
  第二方面亦很重要,你刚才的问题讲到食肆,我们在过去一两星期开始与业界商讨,我们的专家也有帮忙检视食肆如何改善一些现有的做法,才可以将风险减低。如果增加一些感染控制的措施,例如看看食肆的空气流转、是否需要加设空气清新机、或把员工收拾餐桌和传菜的工作分开。其实我们得到业界非常正面的反应,一方面他们也觉得如果能够恢复晚市或人数等,他们都愿意多行一步,即多于我们所谓的「三宝」——要量度体温、非进食时须佩戴口罩、提供酒精搓手液、设有效分隔或餐桌之间有1.5米的隔离。这几方面大家都习以为常,已经开展了。但有一些新的措施,如果能够做到,对于将来我们所讲的新常态,我们都有需要处理。现时我们正继续与他们商讨,部分食肆已经展开这些工作,我们未来会继续与他们商讨如何更全面地在不同的大大小小食肆多行一步,令我们整体在放宽的情况下,大家可比较安心。
 
记者:你好,有数条问题想问。陈局长说容许餐厅晚市堂食至晚上九时,定为九时的标准为何,而不是十时、十一时?是否细菌十时、十一时不会出现?食肆是否维持二人一枱,人数占食肆的一半,还是会有额外的标准?刚才你的回应,意思是否指在「三宝」如量度体温外,是否没有硬性规定要求食肆遵从,反而要依靠食肆、餐厅自愿性地保障顾客的安全?重开美容院、戏院的细节为何,客人是否需要分开坐,有没有一些硬性规定?他们的营业时间可以到何时?是否没有一个如食肆的限定至晚上九时?这次的放宽措施会维持多少日?日后若疫情出现反弹会否立即收紧?另外,有关放宽在郊野公园不用佩戴口罩的措施,其范围为何?会否担心市民除下口罩行山而爆发郊野公园群组?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我多次指出,恢复食肆晚市堂食有时间性,一方面平衡大家需要,例如上夜班的市民有需要外出用晚餐,但另一方面,如你所说,何不延至十时、十一时,因为我们需要在时间上有所控制,目标是希望尽量缩短整体除下口罩进食的时间,令风险可以减低。人数方面仍然是(每枱)二人,没有改变,其他现已施行的指示会继续,唯一是将时间延伸至晚上九时。
 
  我们已经开展和业界商讨如何在食肆内加强感染控制措施。我们明白不同的食肆规模大小不一,并需要其管理层和员工通力合作将感染控制措施加强。现阶段我们希望他们尽力去做,而我们都得到他们正面的回应。
 
  至于我之前所讲的重开美容院、戏院的细节,我们会稍后公布,但基本上不是无条件开放,仍然有条件例如有必定的社交距离,例如在戏院内不能饮食、怎样就座,这些规定仍然存在。至于美容院方面,主要是要求顾客在大部分情况下佩戴口罩,如果涉及一些不能佩戴口罩的程序,员工或服务提供者要有一定装备和佩戴口罩,整体措施是跟随早前开放时的规定。
 
  当然,我们在新常态下会继续张弛有度的策略。我们会视乎整体疫情转变、确诊数字、社区内是否有不明来历的传播或源头,和隐性患者及传播链整体情况,以上我们都会考虑。因此我们呼吁市民参与普及社区检测,在中央支持下于短时间内有一个比较大的检测量,让我们可以一次过了解在社区中整体的感染情况,以及如果我们找到这些隐性患者出来的话,都可以将他们隔离或检疫。
 
  最后,有关在郊野公园豁免佩戴口罩的措施,稍后我们会发新闻稿,当中的指示会更清楚地指出包含哪些郊野公园或郊野公园的范围。
 
记者:关于户外做运动可以豁免戴口罩方面,其实有没有限一些公园或运动场,抑或市民在街上跑步也可以呢?都想问清楚,因为刚才局长说今早行会已经通过了加入合理辩解,会不会需要等到星期五才可以做还是稍后市民已可以出去做运动呢?今次这么多措施是会放宽多少天?另外都想再问关于本港出现全球首宗再感染的个案,其实卫生署会不会对病人的跟进有不同?因为袁教授都说,现在研究时发现其实不知道当初第一次出院时有没有抗体,现在病人覆诊时会不会都要验这个,才可以知道会不会再感染呢?袁教授也说今次这个病毒可能会变成像伤风感冒般不会断,会不会未来有疫苗都没有用呢?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多谢你几个问题。第一,我们豁免市民做运动,尤其是跑步,这些比较剧烈的运动,豁免他们戴口罩,这都是因为留意到现在大家都有点抗疫疲劳,所以有部分人士觉得可能要去跑步或一些户外运动时,他们如果要继续戴口罩是有点辛苦,我们也不想大家因此而停止运动,所以我们这次特别在这方面作了一个豁免,而时间方面都是星期五开始的,以及为期七天。至于你刚才所说的,袁教授较早前发表的全球首宗再感染的案例,我稍后都请卫生署署长看看有没有补充。这当然不是等于有疫苗都没有用,而是就算有疫苗,我想大家都要小心,正正因为这个病毒是不会消失,或者感染过的其实都可以有机会再感染,所以我们更加要由个人做起,更加要留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大家都可能需要去吃饭或有一些活动要除下口罩,但要把时间调校至最短,以及大家要小心。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8月25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8时33分
即日新闻  

网上广播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会见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