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发展局局长就二○二○年七月至九月卖地计划会见传媒谈话内容
****************************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六月二十六日)就二○二○年七月至九月卖地计划会见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中环的地皮其实会否透过公开拍卖形式推出?或者以「先设计、后招标」的形式推出?因为业界有声音觉得好像没有准则,指很难看到准则和有欠公平,担心政府有机会操控赛果,所以你们会否考虑以另一种形式,即以公开拍卖形式去推出这幅地皮?
 
发展局局长:其实我们现在的方式也是一种公开招标。跟以往一些其他地皮的分别是什么呢?以往的招标方式,我们称为「cash tender」,即我们只看「price submission」入标的价格,但今次我们除了看价钱外,也会看设计质素。之前其实有一段很长很长的历史,中环新海滨设计在二○○六、○七年已经开始,至二○一六年,城规会(城市规划委员会)也定下了设计大纲。我们今次采用「双信封制」,是考虑到这幅地皮其实在中环是最后一幅这么大幅的商业用地,它也非常具策略性,差不多五公顷的用地有一半是公众地方,是我们非常珍视的public open space。另外,它也会有一个行人园境平台,将我们的新海滨连接至中环比较内陆的地方。
 
  我们采用「双信封制」,其实在今年年初,即上个财政年度的第四季,我们已经公布,也在今年五月、六月,其实我们已与海滨事务委员会、土地及建设谘询委员会、城规会,也与不同的专业团体讨论过,他们均支持政府这个做法。你刚才提及的,我了解可能不是每一位人士都觉得这个方法是最好,可能他们觉得「cash tender」,一个单单看价钱的做法最简单。但在政府而言,我们觉得一个这么具策略性的地方,也拥有这么多公共空间、这么多关于通达性的需要考虑,我们觉得这个做法是最适切的。至于透明度和公平公开方面其实我们也能兼顾。刚才我在发言也有提及,一些相关要求的具体细项,在我们公布标书时大家便可以看到。
 
记者:局长你好,有两个提问,第一个关于住宅用地方面,上半年的供应只有4 000多伙,如何预期全年能达标?第二个问题,想跟进中环商业用地「双信封制」招标方式,刚提到招标的透明度,将来会有何机制确保透明度?特别是会否公布所有入标的标价,甚至不同的设计方案也会向公众公布,看看究竟中标的设计质素是否真的很优胜?
 
发展局局长:在住宅地方面,我有两点想讲。第一,如果你看我们在年初公布估计今年的土地供应,你发觉当中有超过4 000个单位是依靠市场本身的重建项目,无论是需要修改地契条款或不需要修改地契条款。我经常说,政府在这方面没有控制权。因此,究竟全年能否达到12 900个私人住宅单位供应量,关键是视乎重建项目接下来的发展。政府透过出售土地,以及所谓的「一铁一局」出售土地方面,我有信心我们做到大概接近9 000个单位。至于市场方面,接下来是个关键。
 
  有关中环新海滨三号用地的情况,正如我所说,具体的招标条款,我们在发出标书时会清楚说明。我们会尽量追求透明度,但正如一般的政府招标,通常在评审标书的过程中,收到不同的标书,其内容不会在该阶段公布,之后是否有空间公布,我们看到是有的。但举例说,如设计方面,由于牵涉入标者的知识产权,入标者是否愿意与香港市民分享其设计,也是其中一个考虑因素。但在政府来说,我们的方向是希望尽量提高透明度。
 
记者:局长你好。想请问刚才提及如果底价未达至政府要求,这幅地皮就会流标。去年有一幅西九商业用地,开始时估值也很高,高至一千亿,但最后以四百多亿成交,会否担心中环新海滨用地,因为始终现在经济情况欠佳,很有可能以比较低的价格售出?还有住宅用地方面,因为第二季只有160伙的官地,会否是这么多年来算是比较少的一季?为什么会只推出两幅用地,涉及160伙?
 
发展局局长:或者我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住宅地方面,或者大家熟悉的会知道,我们向来透过不同来源提供的单位数字都会合并一起计算,所以如果你看看今年第二季度推出2 700个单位,其实较上季高出超过七成,较前一季的2 600个单位还要高,所以这个数字是不低的。如果你聚焦在政府本身提供的土地,其实如果你看看我们过往的卖地表,卖地表已说清楚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其实相当多的政府土地都集中在下半年。待我们宣布第三、第四季的卖地情况时你会看得到。
 
  关于个别商业用地的情况,即卖地所得的价格,在这我想说两点。一是一些特别策略性的商业用地,对政府而言,卖地收入并不是唯一的考虑,因为其实该地方能够发展,特别是能够早一些发展,对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具有正面意义,对就业都有正面意义,因此我们不是单纯去看卖价是多少。如你指卖价本身,我们目前的制度是透过一个不公布的底价,是我们地政总署的专家在我们截标那天的上午才定下来,绝对是贴市的,透过这个做法保障我们不会贱卖土地。当然在这个情况下你问能不能够将流标的风险完全抹除?是不能够的。但这是在我们目前制度下,能够做到最合理、最公平就是这样。
 
记者:局长,想再问有关中环新海滨用地,政府能否保证价钱和中标方案,最快何时可让公众知道?落选方案方面,在招标时会否向财团说明可能需要公布这些?会否有这类的安排?有关现时中环写字楼的空置率,有些报告指达百分之五,是12年新高,市场对中环的租金和写字楼的前景也不看好。在这情况下,推出这幅用地对市场有何启示或影响?
 
发展局局长:先讲(中环新海滨)三号用地,刚才已说了我们的方向是希望尽量开放、透明,但不会在评标的过程中公布,因为这是根据政府的采购程序,也是要在评标有结果后才公布。至于个别的参与者是否愿意与社会大众分享其设计,这仍需要商讨,因为我们不希望条件太苛刻,导致很多投标者会因此而却步。这不只是发展局,我们仍要与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商讨具体的情况。商讨的结果如何,当我们发出标书时大家一定会知道的。
 
  另外你提到商业地价或商业地租金近期有下跌的情况,其实不单是这样,你们也很熟悉的,商业楼面的空置率近期也提高了。就政府而言,第一,我们会看得长远点,即是若今天我们不推出某一些商业楼面,特别是甲级的商业楼面,反而将它们束之高阁的话,在数年后,对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商业中心的竞争力可能有不良的影响。第二点要指出的,也是一个事实,若你看很多的数字,其实香港甲级写字楼的租金与世界其他地方比较,例如与纽约、伦敦比较,即使现时下跌,但仍然较他们贵五至七成。因此,我们不介意看到香港商业楼面的租金稍为放缓,我们认为这对于经济活动应该是正面的。
 
记者:在评审中环新海滨土地的标书方面,之前在海滨事务委员会曾表示会成立标书评审委员会,会找政府以外的人士提供意见。当局对找到合适人选作顾问有没有信心?如何确保这些人在这个项目甚至之后都没有利益冲突?如果找到人选,会否公布名单?另外,在这个时候推出这幅地会否担心影响发展商反应?你如何评估市场对这幅地的兴趣?
 
发展局局长:先答你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市场对这幅地的兴趣应该都是浓厚的。事实上,在中环有这么大幅、这么多的楼面面积、以及位置如此具策略性的地皮,没有第二幅,就只是这一幅。另外以我们与市场的接触,我们相信市场不少人都对这幅地会有相当的兴趣。
 
你第一个问题,我希望说清楚,评审委员会组成会是公务员。在海滨事务委员会时我们表示,可以取些外面专家的独立意见,因此我们会有一个专家组提供意见予评审委员会,但决定会由评审委员会作出。至于专家组,我们香港都有很多人才,我们有信心找得到。有关专家的身分是什么,我们会作公布。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2020年6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1时13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