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于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附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日(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的开场发言及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自从四月十一日起香港每日新增确诊个案维持在一个低的单位数水平,其中有四天,包括过去连续两日是「零」确诊个案。疫情稳定下来,很多人都提出政府需要检视现行的严控措施,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每一项有关公共卫生的严控措施,社会都要付出一个代价──无论是经济上的代价或是对社会民生以至市民日常生活制造了很多不便、很多影响,这是一个大家要付出的代价。

  在过去一段日子,特区政府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措施,主要可以分两大类──第一,是管制人员进出香港,透过海、陆、空口岸来减少外来人士进入香港,特别在近月,由于主要的新确诊个案都是输入个案,在这一方面更需要严格;第二类的严控措施是维持社交距离,这方面非常感谢全港市民,特别是有关于受影响的商业活动,都是非常理解和支持。上述各项措施都是有时限──因为我们正在处理一个非常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没有可能认为这危机是长期存在的,所以政府的控制措施都有一个时限──我们需要按部就班去检视这些措施是否仍然需要继续而作出一个决定,当然决定后会尽快公布。

  大家留意到我们在这个严控的过程中,听了专家的意见,采取的是一个名为"suppress and lift"的策略。换句话说,当疫情严峻时,我们要把它压下去,这在过去我们都是成功的,大家会看到新增确诊个案被我们压下去;但当疫情稳定下来,又需要稍为放宽,这是"lift"的部分,否则刚才我所说的企业和市民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很大影响。怎样在这策略里做到张弛有度、能收能放,是非常困难。我长期都说,我们是基于科学和证据,但可以在这里说,这个张弛有度并不是一个完全百分百科学的决定 (It’s not an exact science),要考虑的因素是非常多。大家如果有留意几日前在我发表的一个「抗疫三月」的报告中,将这工作比喻为「三人拔河」。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公共卫生的考虑,怎样能够做到最好,保障香港市民的健康;第二个因素是这些措施对于香港的经济、各行各业的影响;第三个因素是市民的承受程度──因为如果市民长期都不能够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出外消遣娱乐的话,其实都是很痛苦的。不过在这一方面,香港相对于很多受疫情严峻影响的外国地方已经比较好,因为我们由始至终并没有采取完全「封城」的措施,亦没有发出一个所谓「禁足令」,不让香港市民离开家居。几日前,我看到一个西欧国家的新闻报道,有几个小朋友因为他们的政府回复容许他们外出──这些小朋友已六星期没有离开过家门──我看到这几位小朋友的那种兴奋和雀跃就深有感受。如果长期被困在家中,不能够离开家居有一些社交生活、看看外间的环境、去去公园,事实上是非常痛苦的,但香港其实在三个月内,我们也尽量让市民保持有一些有限度的正常生活。

  另外,我想强调的就是这疫情是会有反覆的。正如不久前,应该是在昨日,世界卫生组织亦这样说,大家都仍然需要严阵以待,所以我们不能够一下子完全放宽我刚才所说的两大类措施,只能够逐步放,但在放宽后,一有需要又要收紧,直至可能在全球已经找到这只有效的疫苗,亦令大部分人可以免疫,我们才真正可以舒一口气。

  下一个有关于这些严控措施的关键日子是五月七日──因为有很多措施的到期日都是五月七日,包括就着从内地抵港人士须要接受十四日强制家居检疫的599C章、在599E 章(应为599F章)下对于食肆和其他商业处所的规限,亦包括在599G章禁止四人以上的群组聚集,这一系列的规例都会同日在五月七日到期。恐怕我今日未能够公布决定,但我们会很快公布有关决定,让受影响的商业、市民都有所准备。我留意到社会上已经有很多讨论,当然在考虑专家意见的同时,我们亦会继续聆听社会各界的意见。

  有一方面的控制或规管是不受法律影响的,今日可以公布,我们已经作好准备可以放宽,这就是公务员的复工安排。自从一月二十九日开始,我们多次采取了一些公务员特别上班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亦是有时放有时收,以配合疫情发展。但至最近,都已经逐步回复提供正常服务。到目前为止,完全在家工作,即是说一星期都完全不需回到写字楼的公务员或政府雇员的人数,其实是很少的,大概是4 800名雇员,是work from home,占整体雇员大概百分之三;另外有两成多的政府雇员是隔日上班或轮流上班,以减少人流和出入政府大楼可能带来的风险。政府内部研究过情况后,已经作出以下决定,从五月四日开始,即是下星期一开始,我们将分两阶段回复正常的政府服务。首阶段在五月四日即时生效,有以下的安排──第一,绝大部分政府雇员须要正常上班,除了一些服务单位仍然关闭,例如政府学校或部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表演场地,因为这些场地或学校仍然关闭,所以涉及的政府雇员或许难以正常上班,否则其他同事要回复正常上班。第二,公共服务亦要回复正常的办公时间,包括柜台服务、注册服务或查询服务。正如我刚才所说,其实我们已经慢慢恢复这些服务,但可能柜台服务都只是一星期有三天,或另一些部门的柜台服务的开放时间是稍为缩短;从下星期首阶段复工开始,这些公共服务都应该回复正常的办公时间。第三,是社会或市民享用的公共设施,在不违反禁止群组聚集的前提下,亦要回复开放让市民使用,包括室外──我强调是室外──的运动场地、图书馆、博物馆等场地。第四,各类委员会会议亦可以回复正常,但大型活动,例如一些庆典、颁奖礼,这些就不可以举行,很多群组聚集的活动亦要继续取消。

  上述的安排不等于我们是放宽所有预防疫情的措施,反之随着人流的增加,要更严格、更强化这些预防措施,包括出入政府大楼要量体温、在大部分情况下戴口罩、要提供消毒搓手液,亦可以让部门同事继续弹性上班──如他迟了上班便要迟些下班;午饭时间亦可以有些弹性,不需要所有同事都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出外午膳,亦可以多用科技、视像会议等等。至于第二阶段何时可以真正百分百全面回复正常服务,包括开放所有现时关闭的场所,要容后再处理和公布,因为我们要看着疫情的发展,以及如有其他严控措施放宽后出现一个甚么情况,才进一步考虑。今日要向大家交代的大致是这些。
 
记者:你好,特首,都想了解,延长一系列规例的措施会否考虑近日一些示威情况这些因素?因为看到最近都开始有一些示威活动重现,延长「限聚令」或决定是否延长「限聚令」时,会否都考虑接下来有人想组织一些示威活动?另外,都想了解关于郭荣铿方面,他无续任竞争事务委员会的成员,想知道政府现在采取的态度是否当有一些议员、一些反对声音出现或者你们认为他是在议会拖延程序时就不会再让他们担任一些公职?考虑是怎样?谢谢。
 
行政长官:第一,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在这一刻未决定,亦未能公布就着我刚才说的数条条例下到期的规例的情况,包括你问的,应该是599G章,即是禁止四人以上的群组聚集。在考虑延长或不延长这些严控措施的主要因素,我刚才说了──第一,保障公共卫生,确保市民的健康;第二,这些措施对于香港经济、各行各业、各方面的影响;第三,市民可以承受的程度,包括他们的心理健康,诸如此类,并无其他因素。至于你说示威的行动,香港是一个非常自由,亦尊重人们和平表达意见的城市,每年有接近一万个公众集会、公众游行,所以无可能说在处理公共卫生时要考虑这些示威活动。
 
  至于政府对于一些法定机构或谘询委员会的委任,我们的标准都是用人唯才。有人提到六年任期或是六个委员会这些指引,六年任期是一个上限,方便可以注入新血,并不是一个硬性指标,亦不是一个下限,过去亦有不少例子,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获委任的议员到期,两年或三年任期完结后,是不会作重新委任。我们委任的标准是我刚才所说,是用人唯才。多谢。
   
记者:你好,早前在太古城的公众活动中,警方用「限聚令」向在场人士票控,声称是由于他们有一个同一目的──「共同聚集目的」──想请特首可否解释一下「共同聚集目的」如何令那病毒可以在人之间传播?以及如果他们不是隔1.5米距离的话,是否有「共同聚集目的」都会被票控?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些一起行山的人是否也落入这个「共同聚集目的」──是在行山──那警方是否也要上山执法?谢谢。
 
行政长官:所有有关于检控的工作,我们也是反覆强调──第一,要看法律;第二要看证据;第三,要看《检控守则》。就第599G章,即禁止四人以上群组聚集,我们在公布这条例的时候已经解释了,例如当日有人问很多人会一起排队、一起上了一架巴士,肯定是多于四人,是否算违反了这条规例。当时的解释正正是用这个「共同目的」,这些人是逐一上巴士、自己各自上班或出行,这便不能符合这是「共同目的」;亦正如他们一起走入一部电梯,乘电梯返回他们的写字楼,亦不是一个「共同目的」;但如他们一起去做同一件事,例如我们举出的例子, 一家六口一同去拜山,便是「共同目的」,但我们亦为此应该给予了豁免。所以这条条例是写得十分精准,亦尽量取得一个平衡,既可以保障市民的日常生活,但亦可以确保到疫情的控制是受到我们的监管。谢谢大家。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英文部分。)
 
2020年4月28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13时38分
即日新闻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会见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