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所发行的储值支付工具计划统计资料
*************************
下稿代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出∶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日(九月二十日)公布二○一九年第二季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所发行的储值支付工具计划的统计资料。
 
  储值支付工具统计(见附件)包括18家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所发行的储值支付工具计划的季度资料(注1)。
 
  根据季度统计资料,于二○一九年第二季末,使用中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总数(注2)为6,124万个,按季上升3.2%。在二○一九年第二季,储值支付工具总交易量(注3)约为16亿宗,较上一季上升2.0%,而总交易金额为500亿港元,较上一季上升5.2%。总交易金额当中,239亿港元为销售点消费支付,181亿港元为网上消费支付,79亿港元为个人对个人转帐。二○一九年第二季的储值金额及工具按金总额(注4)为109亿港元,较上一季上升5.2%。

  与二○一八年第二季末比较,二○一九年第二季末使用中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总数上升18.2%,而储值金额及工具按金总额则上升21.8%。二○一九年第二季度总交易量及总交易金额与二○一八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6.0%及21.8%。
 
附注:
 
1. 储值支付工具的统计是根据18家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所发行的储值支付工具的资料编制而成。储值支付工具持牌人(按笔划及英文字母排序)为八达通卡有限公司、三三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大新银行有限公司、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全球付技术有限公司、快易通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丰银行有限公司、通滙(香港)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汇元通卡服务有限公司、侨达国际有限公司、银传集团有限公司、Alipay Financial Services (HK) Limited、HKT Payment Limited、Optal Asia Limited、PayPal Hong Kong Limited、TNG (Asia) Limited、UniCard Solution Limited、WeChat Pay Hong Kong Limited。
 
2.「使用中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总数」指在报告期末可以使用的储值支付工具帐户的总数。
 
3.「储值支付工具交易」包括销售点消费支付、网上消费支付及个人对个人转帐。
 
4. 以下用词的定义均参照《支付系统及储值支付工具条例》:
  • 「储值金额」指工具的剩余储值,但不包括任何工具按金;
  • 「工具按金」指为使工具能使用而存放于有关持牌人或代表持牌人的另一人的按金。

 
2019年9月20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6时3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