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房屋署署长在房屋委员会公开例会的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房屋署署长应耀康今日(七月十二日)在香港房屋委员会(房委会)公开例会的发言全文:

  主席、各位委员:

  首先,多谢各位委员在周年特别公开会议上的发言。委员的发言固然涉及房委会的工作,但亦有触及政府的相关工作。以下我会先就政府在房屋方面的工作作出回应,然后再讨论房委会的工作。

  房委会主席在今年的房委会周年晚宴致辞时说,过去一年我们在房屋方面的工作,可以用一个字去形容,就是「变」。以下我列出一些主要项目,亦都作为给委员快速的回顾。我们处理的项目包括:

- 推出恒常化后第一次的白居二计划(「白表居屋第二市场计划」)
- 改变居屋的定价机制及转售限制
- 因应新的定价机制而重启「2018居屋」
- 市区重建局(市建局)推出「港人首次置业」(「首置」)先导项目
- 将九幅私人住宅用地改为公营房屋用地
- 成立专责小组推动和支持民间倡议的过渡性房屋项目
- 在六月时修改「预售楼花同意方案」,以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加强对消费者的保障,及提议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单位征收「额外差饷」,促使这些单位尽早推出市场
- 推出恒常化后第一个「绿置居」(「绿表置居计划」)项目
- 房协(香港房屋协会)推出「未补价资助出售房屋——出租计划」试点
- 政府接纳房协推行「长者业主樓换樓先导计划」的建议
- 修订房协资助房屋项目的地价安排
- 邀请市建局重建公务员合作社房屋
- 年底时将《长远房屋策略》(《长策》)下的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由60:40调整至70:30
- 把公营房屋用地的住用地积比率,在适当情况下进一步提升10个百分点至增加最多三成
- 提议房委会考虑让全长者宽敞公屋户在调迁至较小单位后,享终身免租
- 针对一手私人住宅以招标形式发售的情况进行监察、执法及规管
- 房委会首次以网上申请形式接收居屋申请
- 推行其他措施,例如保障低技术工人的权益、树木管理、处理蚊患鼠患等

  感谢各委员就以上很多项目给我们的意见和指导。我亦想借此机会多谢房屋署各工会继续与我们管职合作,加强署内跨层级、跨组别的沟通,令我们可以上下一心做好原有的工作和新的工作。我亦要多谢署内同事的努力,一方面紧守岗位,做好现有的工作,同时亦勇于探索和接受新的挑战。

  同样地,我们亦希望增强和委员的沟通。房委会的工作由各小组委员会进行,故此,个别委员在专注小组委员会的工作的同时,未必有机会了解其他小组委员会工作的细节。为此,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适当时候向委员发出公开资料文件。过去一年我们发出超过30份公开文件中,包括:

- 这两份是关于「食水含铅」事件的跟进工作
- 这份是关于「全面结构勘察计划」
- 这份是关于提升公营房屋用地的发展密度
- 这两份是关于房委会在二○○五年出售物业时,其中23个居屋屋苑的「分摊比率契诺」
- 这两份向各位介绍房委会多年来如何利用机械化建筑和场外预制组装建筑等方法
- 这份介绍过去几年我们用手机及Apps改善工作效率及效能
- 这份介绍过去几年我们逐步引入另一种科技,BIM——建筑信息模拟技术
- 这份文件报告我们如何执行政府保障低技术工人的新措施

  最新这份我们刚发出的文件,介绍我们如何配合政府在防治蚊患鼠患的工作,包括我们参照政府的全城清洁大行动,开展了房委会夏日清洁行动。

  我们会继续向委员呈交这些资料文件,希望各位有时间可到房委会网站浏览。

政府在房屋及相关方面的工作

  以下我回应一些就政府在房屋及相关方面的工作的课题。

「首置」先导项目

  为了丰富房屋阶梯,行政长官提出在居屋之上增设「首置」先导计划,目标是在楼价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协助既不符合申请居屋资格又未能负担私营房屋的较高收入家庭。

  为尽早测试「首置」概念,行政长官在二○一八年六月宣布邀请市建局将位于马头围道的重建项目改为「首置」先导项目,即「焕然懿居」。项目提供450个单位,面积介乎24至47平方米(261至507平方呎)。市建局参考了当时市况并考虑合资格人士的负担能力,决定以单位评估市值的六二折出售。

  结果申请超额45倍,所有单位亦已于二○一九年六月售出,反映市民对「首置」单位有殷切需求。政府会检讨「焕然懿居」「首置」先导项目的经验后,决定如何跟进。

私营房屋

  私营房屋方面,一直以来,政府的目标是维持楼市健康发展。因应楼市近年供求严重失衡、利率超低和流动资金泛滥等因素造成的过热情况,政府陆续推出多轮需求管理措施,包括针对短期炒卖的额外印花税,针对外来需求的买家印花税,和针对投资需求的新住宅印花税。另外,针对本地投资者通过「一约多伙」来回避新住宅印花税,政府自二○一七年四月十二日起收紧新住宅印花税机制下为香港永久性居民提供的主要豁免安排。

  数据显示,这些需求管理措施发挥了一定作用。短期炒卖方面,二○一九年上半年这类转售占交易总数的1%,相对引入额外印花税之前的20%大幅减少。外来需求方面,今年上半年涉及非本地个人或非本地公司买家的住宅交易占总数的0.7%,少于买家印花税生效前的4.5%。投资需求方面,在推出新住宅印花税前,约26%的住宅交易须缴付双倍从价印花税。这数字在推出新住宅印花税后大幅下降。二○一九年上半年只有约7%的住宅交易须缴付新住宅印花税。

  另外,涉及「一约多伙」的交易占住宅交易总数的比例在二○一七年四月为2.7%,自二○一八年七月起有关比率为0%。可见收紧新住宅印花税机制下的豁免安排,有效减少涉及「一约多伙」的交易。

改善一手楼销售

  在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加强对消费者的保障方面,政府在二○一八年六月二十九日宣布即时修改「预售楼花同意方案」,要求发展商不论透过何种方式销售楼花,每次推售的住宅单位数目,均不能少于有关预售楼花同意书所涵盖的住宅单位总数的20%。如果剩余未卖出的单位数目少于总数的20%,发展商须一次过推售所有剩余单位。

  同时,为了促使一手私人住宅尽早推出市场,政府于二○一八年六月二十九日提出向空置的一手私人住宅单位征收「额外差饷」。政府建议修订《差饷条例》,要求获发「入伙纸」(「占用许可证」)达12个月或以上的一手私人住宅单位的发展商,每年向政府申报单位的状况。如果这些单位在过去12个月内,有超过六个月未作出租用途,发展商须缴付「额外差饷」。「额外差饷」会由差饷物业估价署按年征收,金额为该单位应课差饷租值的两倍。

  政府已于二○一九年四月就「额外差饷」的立法建议谘询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我们现正研究议员及各方面的意见,草拟《条例草案》,并会尽快向立法会提交。

以招标形式销售一手住宅物业

  过往一段时间,一手住宅物业销售监管局(销监局)透过主动监察,察觉到有个别以招标形式发售的一手住宅的销售手法及成交资料,透明度不足。就其中一宗个案,销监局已向卖方提出检控,案件亦将于八月十三日进行聆讯。销监局仍在跟进其他个案,视乎搜证情况,不排除会再作出检控。

  除严肃执法外,政府亦因应需要向业界发出指引,让业界更切实有效地遵守《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销监局于早前发出一份「给业界的提醒」,要求卖方在一手住宅发展项目的成交纪录册内列出各项折扣、财务优惠或利益的所有详情,而且载列在成交纪录册内的资料亦应该完整齐全。政府及相关机构会继续监察情况,因应需要采取适当措拖。由今年四月初到六月底新推出的一手住宅项目中,只有五个项目涉及以招标形式销售,相关的单位数目只占这些项目推售单位总数约3%。

  总的而言,政府会继续保持警觉,密切监察楼市动向和不断变化的外围形势,并会在有需要时采取适当措施维持楼市健康发展。

过渡性房屋

  另一方面,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推动和支持民间倡议的过渡性房屋项目。运输及房屋局(运房局)成立一个由副局长领导的专责小组,在谘询相关的政策局和部门后,为这些项目给予适切的支持,包括为项目倡议人提供意见和协助申请资助等。现时,民间倡议于现有住宅楼宇的过渡性房屋项目已提供超过600个单位予有需要人士。

  财政司司长在二○一九/二○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宣布预留20亿元,支持民间团体兴建过渡性房屋。运房局会考虑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运作经验,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后,拟订资助计划的具体安排。

非住宅设施

  大家除了关心公营房屋单位的供应,亦都希望房委会能够在公营房屋项目内加入各类非住宅设施。房委会亦致力在可行情况下,按照有关法规或政府部门的要求,在房屋项目中加入各类设施。近年比较多人关心的设施包括街市、社福设施及泊车位。以下我先集中讨论政府在这些设施方面的工作,然后在稍后环节讨论房委会在同样方面的情况。

  街市方面,一直以来公屋、居屋及租置屋邨的居民,按实际情况会使用房委会管理的街市,或者私人街市,或者政府的街市。因此,政府街市对相关的公共房屋居民来说,可能是一个主要的购物设施。一方面政府开展了街市现代化计划,检视近百个政府街市的情况,改善街市设施和管理。同时,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环署)已完成新公众街市的选址研究,并建议在天水围港铁站对出的地方兴建全新设计的街市;东涌市中心的公众街市则会设于东涌港铁站毗邻的商业大厦低层。食环署已就选址及街市设计谘询区议会意见,并正进行技术性研究。同时,食环署正在将军澳及古洞北新发展区物色兴建公众街巿的地点。

  社会福利设施方面,政府部门在规划公营房屋项目时,会就项目内各类设施包括社会福利设施作出规划和协调,并在过程中考虑不同持份者的意见。

  在这个安排下,社会福利署(社署)可在初步规划阶段整体地研究在发展项目内提供合适的福利设施。一般来说,社署会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区内的需要、福利服务的整体需求、不同福利设施的楼面面积要求、用地的位置及其交通便利程度等。规划署和房委会亦就用地限制及发展参数和局限提出建议,包括环境因素。透过这些讨论,大家会订定合适的福利设施,回应发展项目本身所带来的服务需求,并照顾社会整体的需要。房委会会尽量配合社署的建议,尽量预留空间设置相关福利设施。社署署长或其代表亦是房委会商业楼宇小组委员会的官方委员之一,作为社署及房委会之间的桥梁。

  以往,规划署在规划新住宅发展项目时,法定规划图则通常会根据用地一般可容纳的最高地积比率或最高总楼面面积,再分别为住用和非住用订明最高地积比率或最高总楼面面积。政府经检讨后,于二○一八年八月起采纳新安排,在改划土地作房屋用途的阶段,将那些获技术评估确认相关可行性的政府、机构或社区设施的楼面面积,在法定规划图上表明豁免计入有关用地的总楼面面积之内。我们相信这项措施有助增加发展项目中社福设施的楼面空间。

  泊车位方面,政府的运输政策一直鼓勵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在这前提下,我们在规划公共屋邨项目所提供的泊车设施数目时,会参考《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的指引,并谘询相关部门及机构,包括区议会和地区人士的意见。

  《2018年施政报告》公布,政府会按照「一地多用」的原则,在合适的政府、机构或社区设施和公众休憩空间项目提供公众泊车位。为此,运输署在谘询相关政策局及部门的意见后,会规定项目倡议者和承建部门须在工程界定书中,把按照「一地多用」原则在不同政府项目中加设公众泊车位。

房委会的工作

  接下来,我想讨论一些委员关注的房委会工作。首先,接着刚才介绍政府在非住宅设施方面的情况,谈谈房委会在同样方面的情况。

非住宅设施

  在新公营房屋项目方面,房委会在规划时,在尽量增加住宅单位之余,亦会尽量加入非住宅设施,用以为居民及其他市民提供各类服务。然而基于各种限制,个别房屋项目内住宅及非住宅设施之间,有时需要有所取舍。为此,策划小组委员会定下了一个方针,房委会的房屋发展策略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最多的住宅总楼面面积。基于这个策略,若地盘没有分别限制住宅和非住宅的可建楼面面积,我们会用尽可建楼面面积作住宅。否则,我们会尽量发展所有住宅楼面面积,并全面考虑发展非住宅用途对项目的建屋量、施工时间和财政的影响后,才决定非住宅楼面面积。

  实际上,建筑小组委员会在过去五年批核大约40个新发展项目,除了四个项目外大致上都用尽非住用地积比率。至于未用尽非住用地积比率的四个项目,我们都有按恒常机制谘询政府相关部门及区议会。当中三个项目按社署要求提供了如特殊幼儿中心和长者日间护理中心等社福设施,亦有零售、泊车、幼稚园和多用途场地等设施,回应项目本身及社区整体的需要。剩下第四个项目是位于深水埗的凯德苑,经过与相关部门商议及地区谘询,我们采纳了地区意见,包括项目对毗邻学校采光和通风的关注等,决定降低建筑规模。因此,这项目只提供物业管理处等附属性质的非住宅设施。

  刚才提到,近年大家比较关注的非住宅设施包括街市、社福设施及车位。在街市方面,房委会一直没有停止兴建街市,而是在有条件、有需要的项目,加入街市。在过去五年落成的公营房屋项目,有八个提供街市。未来我们会继续在适当的项目中,考虑加入街市等零售设施。

  社福设施方面,房委会会按实际情况因应社署要求,尝试在新项目加入社福设施。正如我刚才提到,过去五年批准的40多个新房屋项目中,四个未用尽非住宅地积比率的项目中,有三个项目已按社署要求提供了一些社福设施。

  泊车位方面,房委会一贯参考《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的指引,在新房屋项目加入车位。近来,为了配合政府增加泊车位供应方面的工作,我们同意因应运输署的要求,在不影响房屋项目的单位产量和完工时间表,不带来重大成本,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在新房屋项目内进一步增加泊车位。具体来说,房委会增加泊车位的措施包括:

  (一)提供《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标准范围内较高的泊車位数量;

  (二)为每座住宅大厦提供多达五个访客車位;以及

  (三)因应运输署的意見,按个别情况考虑在规划标准范围外额外提供更多泊車位,包括公众泊车位。

  以委员提及水泉澳邨为例,根据标准,房委会须为水泉澳邨提供263至289个私家车位及58个电单车泊车位。考虑到水泉澳邨较高的地理位置、运输署的意见及区议会的要求,我们采用较高的泊车位供应标准,另外附加15%的私家车及电单车泊车位。因此,我们在水泉澳邨一共提供约400个私家车位,约70个电单车泊车位及约20个轻型货车泊车位。

  刚才我说的是新屋邨,现有屋邨方面,我们亦一直在努力善用现有的非住宅设施。截至今年三月底,房委会辖下约有170万平方米的非住宅设施,其中百分之四十九用于福利及社区设施,百分之十四是零售设施,剩下的百分之三十七则作其他用途,例如轻工业用途单位、政府办公室、储物室等。另外,房委会辖下有165个停车场,合共提供约31 100个泊车位。

  如有需求及在技术可行的情况下,我们会将非住宅设施改建作其他用途。例如,我们近年积极将住宅大厦内的储物室及空格改建为住宅单位。目前,我们已完成或正进行的工程,可额外提供70个住宅单位。

  我们亦会按需求改建住宅大厦范围以外的储物室或空格。近年,有21个分布于各个屋邨的储物室或空格已改建作零售、社福或其他用途。其中一个例子是秀茂坪邨秀慧楼地下由空格改建而成的基督教励行会秀茂坪服务中心。

  泊车位方面,资深的商业楼宇小组委员会记得,房委会的车位问题经历了一个重大的改变。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车位过剩,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将部分车位改作零售设施,社福设施等其他用途,令车位使用率大幅回升。但最近两三年,因应社会对车位的需求,我们想办法增加车位,调整现有车位的布局或使用车辆类别,和在技术可行并得到所需许可及考虑地区人士意见后,将一些屋邨里面的空地改划成车位。

  我们会继续努力,用好现有屋邨设施及空间,但前提要确保居民有足够公共空间以供流通及休憩,并从管理、居民的意见、工程技术可行性等各方面作出考虑。

高楼龄公共屋邨的及全面结构勘察及其他保护措施

  有委员提及「全面结构勘察计划」是否足以维持这些屋邨的居住质素。我们一直强调,虽然按照长策定下的方针,我们不会大规模重建旧的屋邨,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忽视旧屋邨及这些屋邨的居民。以下我扼要介绍,除了「全面结构勘察计划」外,我们一直如何投入努力及资源,确保楼宇保养妥善,设施良好。这些计划包括:

  (一)「全方位维修计划」——我们透过计划主动为公屋单位提供全方位维修保养,使单位持续宜居。我们定期检查楼龄达十年或以上的公屋单位,即场进行或安排所需的修葺工程。在过去三年(即二○一六/一七至二○一八/一九年度),全方位维修计划的每年平均开支为1.69亿元。

  (二)「日常家居维修服务」——我们因应住户的要求,提供日常家居维修服务,勘察和维修公屋单位的室内设施。在过去三个年度,这计划的每年平均开支为4.89亿元。

  (三)「屋邨改善计划」——我们透过计划改善邨内康乐设施、翻新大厦外墙和公共地方,以及提升园景质素和绿化覆盖范围;

  (四)「升降机现代化计划」——我们为使用超过25年的升降机进行评估。在二○一七/一八年度,房委会更新了55部升降机,并进行招标,涵盖五个屋邨75部升降机的现代化工程。

加建房屋及设施

  接下来我回应委员提及,关于善用现有公屋单位及增加公屋的各种课题。有委员建议把「绿置居」作为一种加建公营房屋的策略。事实上,我们一直有检视可否在现有屋邨范围内或附近的空地加建楼宇。一方面可以善用现有屋邨土地的发展潜力增加公营房屋单位,另一方面可以探讨一并优化整体屋邨设施。过去五年,我们推行了五个加建项目,提供超过2 500个单位。

  除上述已完成的加建项目之外,我们亦正在富山邨的空置校舍原址兴建一栋住宅及社福设施大楼。工程提供约750个公营房屋单位及三项社福设施,同时亦改善邨内原有的篮球场及垃圾收集站。项目预计于二○二○年第一季落成。另一个正在施工的例子,是位于清河邨的粉岭第36区第四期项目。我们重置邨内露天停车场后,在腾空的土地上加建楼宇,提供约770个单位及约2 600平方米总楼面面积的零售设施。项目预计于二○二四年落成。

  这类在现有屋邨进行加建,并不能只着眼于例如剩余地积比的单一因素,而要通盘按个别情况进行研究,审慎考虑加建带来的影响才作决定。考虑因素包括:

  (一)个别屋邨是否有剩余的地积比;

  (二)加建项目如须城规会或地政总署的同意,项目能否符合有关要求;

  (三)加建项目是否技术上可行,能否处理对基础及其他设施、交通、环保、通风等各方面的影响;及

  (四)有关建议需要得到屋邨居民和社区的认同。

  简而言之,在现有公共屋邨加建并没有政策上的问题,我们一直有做,未来也会继续尝试去做。

改建工厂大厦

  有委员关注能否更好利用房委会的工厂大厦。房委会有六个工厂大厦,提供超过8 000个单位,室内楼面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

  现时,政府正进行《消防安全(工业建筑物)条例》的立法工作,以改善一九八七年以前兴建的旧工业大厦的消防安全标准。该条例赋予执法当局权力,发出消防安全指示,命令进行消防安全工程及改善消防装置及设备,以符合规定及标准。新法例适用于房委会辖下工厂大厦。因此,我们需要硏究,如果要确保这些大厦符合新法例,需要进行甚麽改善工程,这些工程是否技术上可行,以及在财政上是否善用公帑。这些工程相当庞杂,可能包括加装走火楼梯、防火墙及门、消防员升降机,以及提升墙、梁、柱及楼板的耐火能力等。

  我们需要顾及到,由于这些工厂大厦接近全部租出,要展开上述消防工程的话,相关工程无可避免在一段相对长的工期内会影响租户的日常运作。

  有委员提到,我们应考虑将部分工厦,改建为公屋。我们会在上述就新法例的研究中,积极探讨能否在适当条件及安排下,将个别工厦改建为住宅。完成研究后我们向房委会相关委员会报告研究结果及建议。

善用公屋资源

  另一个关于公屋的课题,是最近我们和资助房屋小组委员开始探讨一些关于调整公屋轮候制度的方案。过往几年,小组委员会经过类似讨论后,通过了一些措施,希望将有限的公屋资源用于对公屋有较大需要的申请者。这些措施包括:

  (一)申请者家庭成员如果全部现居公屋,我们会对申请加上一年的冻结期,令其他申请者有较高的轮候优次;

  (二)将用于挤迫户调迁到较大单位的配额由每年约二千个减至约一千个,以增加单位供应予公屋申请者;

  (三)透过定期查核「配额及计分制」的非长者一人申请,让不再符合资格的申请者离开轮候队伍;及

  (四)修订了富户政策。

  最近,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举行了集思会,讨论了轮候公屋制度的一些观察和数字,和一些相应的方案。这图表列出一些相关数据。从图表可以见到,过去五年,我们共邀请139 960个申请者进行详细资格审查,结果18%的申请基于各种理由被取消。这些理由包括申请者被确定超出入息/资产上限,占4.2%;或者申请者未有应约,占7.6%。这些数字显示,在详细资格审查阶段,或者在这阶段之前的时间,相当比例的申请者可能并不符合申请资格,或者无意继续申请公屋。我们正在研究集思会上收集的意见,希望能整理出一些建议,更好管理轮候制度,将公屋单位用于比较需要公屋的申请者。

  最后一项关于善用公屋的工作,是2018年施政报告建议,容许70岁或以上全长者宽敞户在调迁至较小的新或经翻新单位后,可享终身全免租金。为落实这项措施,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经讨论后,于二○一九年六月二十一日通过实施试验计划。试验计划将于二○一九年下半年开始,我们会在实施计划一年后进行检讨,并将结果向委员会汇报,决定未来路向。

公屋屋邨管理

  除了善用公屋外,房委会另一个责任是妥善管理公屋,为居民提供服务及良好的居住环境。这是一个「7-11」全年无休的责任。以下我集中简报两个近月大家较多关注的问题。一直以来,房委会十分关注公共屋邨的清洁卫生情况,亦积极配合政府的清洁行动和防治虫鼠工作。最近的发展是,政府于二○一九年五月起推展全城清洁大行动,针对卫生黑点加强防鼠和灭鼠。我们亦相应推出房委会夏日清洁行动。行动覆盖我们所有180多个公共屋邨,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日常清洁;检视邨内的防鼠装置,进行及修补或增添新装置;堵塞鼠洞,以阻截老鼠活动及匿藏;以及使用高压热水机加强清洗卫生黑点等等。

  此外,针对我们与食环署选定的超过20个重点屋邨,我们会联同食环署、屋邨管理谘询委员会委员及邨内其他持份者,一起检视屋邨清洁情况,巡查卫生黑点,加强防鼠装置。政府会加强在屋邨内执行有关法例,而房委会亦会加强执行扣分制。宣传教育方面,我们已致函屋邨管理谘询委员会各委员、邨内商户及拆售物业业主,加强联系及合力保持环境卫生;向屋邨居民及商户派发政府的防治蚊患鼠患的宣传单张;以及联同食环署举办讲座,为住户及商户提供防蚊防鼠的资讯。

  另一项我们过去一年希望做得更好的工作,是树木管理。房委会根据发展局的指引,管理公共屋邨内的树木。去年的超强台风「山竹」对屋邨的树木造成破坏,我们因此而需要移除约五千棵树,扶正或修剪约九千棵树,及移除一千二百多个树桩。所有这些工作,我们已于二○一九年第一季完成。

  因应即将来临的风季,我们已作出准备,包括评估树木风险和采取风险缓减措施。我们亦为前线管理人员和屋邨树木大使举办课程,为他们更新树木管理知识。

  为提升工作成效和加快树木养护工作的流程,投标小组委员会通过了新的树木服务合约的采购制度,聘用单一承办商在管理区域提供较全面的服务,包括每年的树木风险评估和风险缓减措施、日常的树木检查、持续树木养护等。而制度的另外一环是另聘独立顾问,覆核树木服务承办商的工作,加强制衡,确保服务承办商的工作达致专业水平。

  我们不能完全消除大自然对我们的树木带来的影响,但希望我们能尽力去做好准备,减少对居民及其他人士的不便和伤害。

置业阶梯

  以下由公屋转而讨论资助出售房屋。政府及房委会一直致力完善置业阶梯,以回应不同收入家庭的置业需求。居屋方面,自首批复建居屋于二○一四年十二月推出发售至今,房委会一共提供超过16 000个居屋单位,并售出超过11 000个单位。

  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于二○一八年一月通过恒常化「綠置居」后,为置业阶梯加入了新环节。首个恒常化的「绿置居」项目于二○一八年十二月推出。这个位于长沙湾的项目提供超过2 500个单位,已经在今年六月售罄。今年三月,房委会公布把两个分别位于柴湾和青衣的公屋项目转为「绿置居」,共提供约3 700个单位。我们稍后会将项目的平均售价及销售安排提交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审议,预计可于本年十二月开始接受申请。

  完善置业阶梯的另一个环节,是为回应中低收入的白表人士对资助出售单位持续和殷切的需求,我们已于二○一七年十一月通过恒常推行「白居二」。

  在二○一八年,「白居二」的配额为2 500个,我们接获超过60 000个申请。截至二○一九年六月二十日,约有2 400名申请者获发出有效期为12个月的「购买资格证明书」。

  至于二○一九年,房委会于今年三月通过增加「白居二2019」的全年配额至3 000个,以及维持家庭和一人申请者的配额比例为9:1。计划已于二○一九年五月与「出售居屋单位2019」一并推出。

居屋绿、白表申请者配额比例

  有委员关注居屋销售时绿、白表申请者的配额比例。一直以来,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每次都会审视居屋的销售安排,将来亦可以考虑是否有需要调整配额比例,届时会考虑委员及不同人士的意见。

  事实上,虽然「居屋2016」及「居屋2017」的绿白表比例为50:50,但我们有弹性可将绿表申请者未用尽的配额拨归白表申请者,反之亦然。在这两次的销售中,白表买家购买了分别约70%及60%的单位。

租者置其屋计划

  不少委员都对「租置计划」(「租者置其屋计划」)提出各类问题。房委会于一九九八年推出租置计划,直至二○○五年终止。为配合政府政策及《建筑物管理条例》,鼓励业主参与屋邨管理事务并提倡业主自主,房委会一直协助租置计划屋邨业主根据《建筑物管理条例》成立法团,管理自己的物业,自己的屋邨。法团接收屋邨管理权后,便全权负责执行屋邨日常管理事务和公用地方及设施的维修。

  房委会在大多数的租置计划屋邨拥有最大的单一业权,如果房委会相应地行使业权,很可能会主导屋邨事务,窒碍其他业主行使业权,按法律管好自己的屋邨。因此,房委会代表于业主大会及管委会进行表决一般管理事宜时会保持中立,让其他业主决定屋邨日常运作。在投票策略上,房委会会采取审慎态度,尤其是当所作出的决定是会影响重大社会利益或房委会的利益。

  现时,在39个租置屋邨共约180 000个单位中,有约40 000个单位,即接近四分一,还未卖出。基于租置屋邨因存在混合业权而产生的屋邨管理问题,有意见认为我们应该想办法加快出售房委会拥有的单位。同时,一直以来都有公屋居民希望我们重推租置计划,让他们可以从而置业。最近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讨论租置计划时,谈到了一些新颖的方案。我们会细心思考这些意见,看看能否找出可行的方案,加速出售租置单位。

「未补价资助出售房屋--出租计划」

  最后一项关于资助出售房屋的工作,涉及房协去年九月推出的「未补价资助出售房屋--出租计划」(「出租计划」)。计划容许房协辖下未补价资助出售单位的业主,出租闲置的房间,协助正在轮候公屋的基层人士,在获编配公屋前改善居住环境。

  较早前,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举行了一场集思会,了解房协「出租计划」的实施情况及房协检讨计划的一些看法,并讨论房委会加入该计划须考虑的因素和具体安排。在集思会上,委员普遍认同「出租计划」为业主及轮候公屋的租户提供一个选择,亦可更好利用现有的房屋资源。由于房委会和房协辖下的资助出售单位不尽相同,委员认为在具体安排和操作上,房委会可因应其资助出售房屋的实际情况,订立合适的执行细节,以切合需要。

  委员在集思会上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我们现正与房协商讨如何改善「出租计划」的安排,并会在适当时间将建议提交资助房屋小组委员会讨论。

利用新科技

  最后,我想向各位报告一些我们在采用新科技方面的情况。长久以来房委会都勇于尝试利用科技,希望从而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和改善同事的工作条件。

  兴建房屋方面,在六十年代,我们已开始使用预制组件。由早期的预制外墙、预制楼梯和半预制楼板,到近年的立体预制组件,例如立体预制浴室,我们在一个标准楼层已经令预制组件使用量占总混凝土用量的35%或平面面积计约70%。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地生产力,我们正探索在标准楼层公用地方使用预装喉管的半预制楼板、预埋喉管的预制结构内墙及预装升降机导轨支架的预制电梯槽。我们希望用上各项新预制组件后,以平面面积计算的预制率将从目前的70%提高至约90%。

  屋邨管理方面,在手机仍未普及的时代,我们已使用电子手帐(PDA)。我们自二○一八年八月开始,使用配备全新应用程式Apps的智能手机取代PDA,协助同事执行全方位维修计划以及两年一度的家访检查。全新的应用程式能更快、更准确地提供及纪录资料,让同事用较少时间更好地完成工作。

  我们同样地用手机和Apps进行新房屋项目的工地监管,精简工地的通讯和工作流程。这个系统既可简化同事的工地安全管理工作,又可提高品质和生产力。另一个例子,是我们持续扩大建筑信息模拟技术(BIM)的应用范围。我们早前向建筑小组委员会汇报刚才提到两套系统的最新发展,委员的肯定给我们很大的鼓舞。

  公屋租户方面,我们于二○一七年底推出「房署资讯通」Apps。公屋租户可透过程式提供的二维码,于各便利店缴交租金、查询未缴租金的状况、交租记录等。租户已陆续下载这个应用程式。截至二○一九年五月底,累积下载量逾71 500,点击量亦超逾2 237 000人次。我们正构思未来分阶段加入不同的服务和功能,让更多租户以更便利的方式取得我们的服务。

  出售房屋方面,我们在新一期居屋和白居二计划了引入了网上申请和缴费。透过电子交申请,申请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提交申请和付款。同时,申请者更可在提交电子申请一天内收到由电脑自动发出的确认电邮,既快捷又稳妥。

  这次网上申请服务运作畅顺,申请者平均能在10分钟内完成填写申请表。经网上递交申请的数目约为申请总数的七成左右,反映系统运作正常并受到申请者的欢迎。我们现正作出检讨及研究改善方法,使将来的网上申请更为便利及畅顺。我们亦会基于此次的经验,继续在其他资助出售单位销售计划推行电子申请服务,包括将于二○一九年底推出的「绿置居」。

  要有效地应用科技,所需的不单是购置硬件和软件,更重要的是改善管理模式,简化/重组工作流程,令硬件和软件切合服务对象及同事的需要。我很高兴见到署内各组别、各专业的同事积极参与系统开发的过程。我明白开发新系统为同事带来额外的工作,因此十分感谢同事肯多走一步,投入这些尝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务实的态度,将资源用在对客户及同事带来实质效果的新科枝,令同事工作更为便利,令我们的服务更切合市民的需要。

结语

  主席,最后我要再次感谢房委会各位委员一直以来的积极参与。过去几年我与各位委员共事,经常见到委员在我们做得好的时候感到高兴,又在我们做得不足的时候批评我们。这些肯定或者批评显示委员是认真投入作为房委会委员这份义务工作。我为此而向各位委员致敬,亦期望未来房署继续与各位委员紧密合作,合力更快做好公众交给我们的任务。多谢各位!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20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