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卫生署呼吁市民恒常做体能活动以保持身心健康
*********************
  卫生署今日(四月五日)藉着每年四月六日的世界体能活动日,呼吁市民恒常做体能活动,实践健康生活,以防控非传染病。
 
  卫生署发言人说:「体能活动不足是引致非传染病的首要行为风险因素之一。根据二○一七至一八学年从卫生署学生健康服务中心健康评估收集的数据,本港中小学生体能活动不足比率达94%。而卫生署二○一四至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调查显示,本港18岁或以上人士体能活动不足的普遍率亦有13.0%。」
 
  发言人续说:「世界卫生组织(世卫)指出,估计超过两成的乳癌、大肠癌和糖尿病和大约三成的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因缺乏体能活动所致。而非传染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中风)、糖尿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本港十分普遍。一旦患病,不单要长期覆诊或服用药物以控制病情,更可能面对并发症及死亡的风险。疾病令病人的工作及自理能力降低,对个人、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造成影响。」
 
  发言人补充,由童年开始至成年阶段恒常进行体能活动,对健康有莫大裨益,包括可增强体能,如心肺适能和肌肉力量、减少身体脂肪、降低患上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促进骨骼健康,以及建立抗逆能力和减少抑郁症状等。
 
  医学研究亦指出,透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不吸烟、不饮酒、恒常进行体能活动及健康饮食(例如选择低盐低糖低油的食物,以及每日进食最少两份水果和三份蔬菜等),可以预防八成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及四成癌症个案。
 
  世卫建议五岁以上的儿童和17岁或以下的青少年每天宜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至剧烈强度的体能活动,成年人则每周宜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能活动。世界卫生组织亦在二○一八年公布了《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建议成员国创造活跃的社会、环境、人民和制度,以达至加强体能活动,造就健康世界。发言人解释,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市民已可随时随地做体能活动,例如搭乘交通工具时,早一、两个站下车,步行到目的地,多走楼梯少乘电梯或升降机,或做抹地、洗擦浴缸、洗车等家务,亦属体能活动。
 
  发言人表示,为减少非传染病在香港造成包括残疾和早逝的社会负担,政府去年五月公布《迈向2025:香港非传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动计划》,重点关注四种非传染病(即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以及四种共通的行为风险因素(即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能活动、吸烟和酒精伤害)。
 
  此外,卫生署去年十二月展开为期一年的全港性宣传活动「健康香港2025 | 郁一郁・健康啲」,旨在加强市民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和参与,鼓励市民从「郁一郁」开始,增加体能活动,建立活跃生活模式以预防非传染病。卫生署并为宣传运动而设吉祥物「匿狮Lion」。「匿狮Lion」会不定期在香港不同角落「快闪」,与市民齐齐跳舞,宣传「郁一郁•健康啲」的信息。
 
  欢迎浏览下列网页了解更多资讯:
 
 
2019年4月5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1时0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