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教育局局长就「落实多元教育 纾缓学生及家长压力」动议辩论的总结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日(一月三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李慧琼议员动议的「落实多元教育 纾缓学生及家长压力」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多谢主席。再次感谢李慧琼议员提出的议案,八位议员提出的修正案,以及刚才十多位议员的宝贵意见。今天讨论涉及的教育范畴十分广泛,我刚才小心聆听每一位议员的意见,亦发现因时间所限,可能议员就其他教育范畴有更多精辟的意见,我稍后会再找机会与各位议员作更深入讨论。今日部分议题的看法我们以往在教育事务委员会或其他场合交代过,有一部分或会在明日举行的教育事务委员会会议讨论,所以在此我不就这些议题作深入回应。我会就几个刚才的讨论重点作整体回应。

  首先,我想谈谈中、小学教育。好的学校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终身学习所需的重要经验,并可以因应个别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德、智、体、群、美五育得到健康的发展,成为积极主动、富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国家以至全球作出贡献。我们会参考其他国家/地区的课程发展,因应香港社会发展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持续优化学校课程,令学生受惠。近年,我们提供更多资源,让学校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包括把学习空间从课室拓展到其他环境的全方位学习策略,希望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及促进自主学习。

  在下一个学年开始,我们将每年为公营及直资学校提供全新的「全方位学习津贴」,让学生多参与「走出课室」的多元化体验学习活动。至于照顾学生的多样性方面,学生不论是有特殊教育需要、资优、非华语,以至有经济困难,在课程调适及支援方面,我们都会投放额外资源。

  现时除了课堂学习,学生更可走出校园,藉着跨境交流增广见闻,配合课程需要。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最少各获一次到内地交流的机会,让他们透过亲身观察、感受和体会,以巩固和深化课堂学习,拓宽视野,并加深对国家的历史、文化及最新发展等方面的认识。学校同时亦可运用「全方位学习津贴」,策划更多活动,包括内地及海外交流,这些都是多元学习体验如何可以拓阔学生视野、促进全人发展的例证。

  有议员提及STEM(科学、科技、工程、数学)教育。如何培育人才面对科技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是世界众多先进教育体系共同探索的课题,我们在中小学推动STEM教育,着重学生透过「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综合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从而加强他们的创造、协作和解决问题能力,启发创新思维,以助学生发展廿一世纪所需的能力,以及提升他们对STEM学科的兴趣,将来在专上教育阶段,修读相关科目,成为香港未来创科人才。

  STEM教育推行数年间已渐见成效。大部分学校已成立专责小组或委任教师专责领导/策划校本STEM教育的计划;不少学校将STEM教育设定为「关注事项」或未来发展重点,不同科组合力推动学生学习。

  至于本港学校多办国际课程的建议,正如我在开场发言所说,不同国家/地区均有因应其本地情况而发展的课程和考评制度,香港亦不例外。我刚才已提过,我们重视学生两文三语的能力,希望学生可以从小欣赏中华文化,认识国家的历史和各方面的发展,培养国家观念等,这些都是本地课程的特色,也切合社会需要。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希望课程的弹性可以照顾学生不同的能力及需要,我们不认为一定需要用不同的课程照顾不同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会继续支援学校落实本地课程,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事实上,本港教育质素获世界各地认同,学生在不同的国际比赛表现一直名列前茅,人才辈出。以香港中学文凭试为例,现时全球已有超过280所高等院校及知名学府接纳文凭试的成绩作为入学要求,而「英国大学及院校招生事务处」(UCAS)于二○一七年九月起最新公布的对照分数更显示,文凭试3至5**级,维持与「英国普通教育文凭高级程度考试」E至A*级的水平相若。可见本地课程具质素保证,与其他非本地课程的质素不遑多让。事实上,我与很多其他地方的教育官员的交流中,大家分享在他们的地方一样面对当地市民的压力,希望课程能不断改革,他们同样面对市民对课程不满的情况,我们是否选择非本地课程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还是应集中力量,如何改善本地课程,令本地课程更配合本地社会及学生的需要?

  香港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因此我们的教育政策会照顾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需要,也提供合适多元的选择。现时除了公营学校外,家长亦可按其子女的学习需要选择入读直资学校、国际学校或私立学校,当中有部分学校开办非本地课程。

  今日另一个较多议员提及的是学生及家长压力。我们和各位议员一样关心学生的压力问题,担心过大的压力不利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我在开场发言所说,压力的成因复杂,来源可以是多方面的。

  压力对学生的影响亦因人而异。我们希望学生能将压力或竞争转化为动力,努力向上,以达成自己所定的学习/人生目标。 我们固然需要继续减轻学业带来的压力,但我们作为爱护下一代的成年人,应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价值观和态度,装备他们有坚毅的品格和抗逆力,方能应对将来的种种挑战。现时中小学课程内个人成长的部分帮助我们的青年人建立正面的人生态度。 

  我们作为教育当局也必需承担责任,避免教育制度或公开考试为学生带来过大压力。环顾世界的教育制度,学习评估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我们是否只关心考试分数和名次,是不是也相信「赢在起跑线」的理念?我们会否一面埋怨压力,但另一面却为自己的子女安排密集的课后补习班、林林总总的兴趣班;当升学不只崇尚「名牌大学」,还要入读所谓「神科」,会否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添压力?所以我在此希望社会各界在讨论如何替教育制度减负时,亦一起注视各问题的症结,希望一起找到改善良方。

  我在此再次介绍政府近年推行减轻学生在学业压力的措施。自二○○九年起推行新高中学制后,所有学生皆可直接升读三年高中,免除升读高中的竞争;而二○一二年实施的文凭试取代过往两次具筛选的公开考试,应可减少学生的考试次数和压力。我们更推动全方位学习,在高中阶段增设「其他学习经历」和「学生学习概览」,避免过于偏重科目学习。我们更新了家课与测验指引,要求学校灵活设计课业,减轻功课量,释放空间让学生发掘兴趣和个人所长。至于有议员建议订定「最高家课时数」及「在校完成家课」政策,但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而教师亦各有不同的教学策略,专业的教师会因应课程设计和学生能力,配置和批改家课,在政策的层面,推行议员的有关建议,未必能切合学校的需要,亦在一些情况下会窒碍学生学习。

  因应《行政长官2017年施政报告》,教育局已成立了多个专责小组,以处理一些较关键的教育议题,包括课程安排、职业专才教育、家长教育等。当中的「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现正探讨各项为学生创造空间和促进他们全人发展的建议,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向政府提交方向性建议。

  议员均同意家长在子女的成长和学习方面担当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会藉不同方式加强推广家长教育,以及举办多元化的活动,让家长更了解子女成长和学习的需要,并会积极跟进「家校合作及家长教育专责小组」提出的建议。

  议案亦提到专上教育,我相信大部份的中学生在毕业后都希望继续进修。现时香港有21间本地学位颁授院校,共提供约300个学士学位课程和约400个副学位课程。另外,学生可因应其志向和能力选择其他课程,例如毅进文凭课程和在香港开办的非本地课程。

  各专上院校均享有学术自由和院校自主。他们会按社会发展、市场需求、自身优势,以及对不同行业的人力需求等,进行学术规划和课程设计,致力推动学生的全人发展。近年,因应社会需要,大学近年亦开办了更多跨学科课程,包括文理学士,培育全方位人才。同时,政府更致力推广职业专才教育,鼓励年青人按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升学出路及投身不同行业。

  受惠于公帑资助和自资界别的发展,现时适龄人口升读学士学位课程的比率约为百分之四十八,再加上副学位学额,中学生毕业后入读专上课程的比率超过百分之七十。

  政府近年落实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增加资助高等教育机会,为高中毕业生开拓更宽更广的升学途径,例如由二○一八/一九学年起,教资会(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高年级学士学位课程」收生学额增加至每年5 000个;透过「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资助每届3 000名学生修读配合本港人力需求指定范畴的自资学士学位课程;以及由二○一七/一八学年起推行为修读香港自资学士学位课程及指定内地学士学位课程的学生提供免入息审查资助计划。

  全面推行以上措施后,加上学生人口下跌,假设中学毕业生的成绩保持在相若水平,已可为所有符合入读大学基本条件的中学毕业生提供足够的公帑资助及自资第一年学士学位课程学额。政府亦已推出资助计划令自资学士学位课程更易于负担,而具有副学位资历,并入读合资格自资衔接学位课程的学生亦可受惠于该资助计划。

  整体而言,现阶段没有需要增加教资会资助学士学位课程和高年级学士学位课程的学额。

  主席,香港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既有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亦有西方灵活前进的思维,兼收并蓄。我们的学校课程亦正正反映了这个独特的氛围,包括重视两文三语、让学生加深认识中国历史与中华文化之余,亦致力推动STEM教育等。我想再次强调政府正全力推动多元化的教育,我们深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亦期望培养他们成为具国家观念、富香港情怀,并对社会有承担的公民。

  至于压力问题,政府十分愿意去做和承担,亦乐意与各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持份者一同携手,好好处理这因多因素而引致的问题,让学生有效学习,好好装备自己面对将来的挑战。

  今天各位议员提出的各项建议,包括增加资源于不同范畴和推行各种措施,当中既涉及制订教育政策的专业考量、各持份者的共识、教育资源分配,甚至是整体政府资源投放的优次,我们一定会小心研究和跟进。正如我开始时说,我会尽量争取在未来日子与各位议员多会面和倾谈,希望为我们的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

  主席,我谨此陈辞。
 
2019年1月31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7时58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