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环境局局长长就《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四节)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环境局局长黄锦星今日(十一月九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行政长官2018年施政报告》致谢议案辩论(第四节:宜居城市)的致辞全文∶

主席:

  多谢各位议员就《施政报告》中的环保政策提出意见。今年政府在改善空气质素、减废回收、应对气候变化、能源和生态保育等方面,均有多项新措施,体现政府对环境的重视。就议员的意见,我会作重点回应。

  首先是改善空气质素方面,大家都关注香港的路边空气质素。过去五年,透过聚焦改善商业车辆排放,香港路边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可吸入悬浮粒子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已下降约三成,可见措施初见成效。今年《施政报告》继续按照这重点,多方面改善空气质素。多位议员支持这方面的关注和行动,包括易志明议员、潘兆平议员、陈克勤议员及梁继昌议员等。大家都提醒我们要与议员、业界、持份者保持沟通,并加强区域合作,包括大湾区的机遇,从而改善香港路边以至整体空气质素,这方面我们会跟进。

  今次《施政报告》亦有与私家车相关的措施,我们会考虑先禁止柴油私家车在本港的首次登记,我们会加紧与业界沟通,希望相关政策早日落实。陈克勤议员特别关心电动车,早前他提到对电动公共巴士的关注,引述了一些数据。刚才我与他沟通过,昨日他引述的数字不很正确,其实去年的数字是香港有22辆、今年是28、明年预告是36辆,即是说每年数目都有增加,稳步向前行。

  第二方面是气候变化和能源,大家都特别关注极端天气,例如是超强台风山竹之后。政府的既定政策,包括《香港气候行动蓝图2030+》,定下二○三○年的目标是跟随国际间《巴黎协定》的进程,希望透过各地努力控制(温度)升幅不超过摄氏两度。最近国际间有研究指应加大力度控制升幅至不超过摄氏一点五度,政府早有筹谋,早前已邀请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准备与民共议,相关文件应该在今个立法年度,即约几个月后,开始与大家讨论。大家要多些互动、协作、创新,如何在能源供应、用电、交通运输、减废等几方面,进一步令香港加强减碳,同时制订长远减碳政策。

  至于议员关心可再生能源方面,政府在今次《施政报告》亦加强相关工作。刚才何君尧议员和梁继昌议员等都关注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大家看到政府一步步向前推进,包括引进上网电价,并提供相关税务优惠,环境局与发展局亦跨局协作,为屋宇提供多些诱因安装太阳能板等。数字是鼓舞的,香港的分布式太阳能或可再生能源设施过去多年能「上网」的都只有几十个,但今年十月一日后,香港整体申请数目已有约七百个,较过去超过十倍以上,可以看到初步成效,希望大家继续支持相关工作。

  政府亦会以身作则,《施政报告》提到我们会投放资源及善用不同土地,包括在水塘扩大浮动太阳能板系统,善用水塘空间,亦会探讨如何在堆填区安装太阳能设施,令空间得以善用,并逐步扩大。

  更多议员关注香港减废方面,香港需要更努力推展。不仅关乎香港堆填区压力,亦是减废减碳,刚才提到山竹事件后,大家应更关注如何能加快香港减废减碳的进程。政府多管齐下,有不同策略一起向前推展。观乎亚洲其他先进城市,如南韩首尔、台北,比香港早二十年落实垃圾按量收费,减费成效是大的。当然其他城市落实时亦不无挑战,所以我在此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全民参与,一起缔造绿色就业,令香港减废减碳。

  不少议员同意垃圾收费是香港推动减废转型的火车头,一方面香港源头减废空间不小,在厨余、即弃塑胶使用方面,以至其他物料,都有源头减废空间,因此垃圾收费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源头减废,亦会推动相关业界及商铺透过减少产品包装等配合这方面的进程,同时尽量善用既有回收设施及空间。政府近年逐步加强回收配套,由玻璃(樽)回收、到废电器回收,到下一步如何在工商厨余以至家居厨余,由先导计划逐步扩展,覆盖至各行各业,我们会与(垃圾)收费一起两条腿走路。

  我们推动垃圾收费有整全策略,以教育先行、社区支援,有外展协助和执法作后盾,几方面有序、有层次地推展。在这法案通过后,根据当时与民共议,会有十二至十八个月准备期让大家逐步适应。当法案落实时,亦有六个月适应期让大家在执法及适应方面进一步向前行,希望各位议员届时在草案委员会多给意见,令相关草案尽快帮助香港减废减碳。

  另外大家都关注的是数量未必最多,但即弃塑胶仍缠绕香港海岸。政府今次《施政报告》亦加强相关工作,一方面会研究外地做法,并因应本地情况,如何长远落实相关法规禁制或取代某些用品。同时政府亦会先行在政府场地尽快「走塑」,即减少即弃塑胶。

  接着我想谈保育方面。政府亦加强保育,过去几年香港整体郊野公园面积有所增加,在未来几年会规划香港第二十五个郊野公园,地点在红花岭、面积接近五百公顷。同时我们会透过跨局协作,与发展局一起在大屿山加强保育,包括郊野公园面积及一些高生态地方,均会透过跨部门协作进行「先保育」,令香港整体环境更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香港需要环保向前行。主席,我们会继续致力推动保护环境的工作,期望各位议员一起同行,任何人都需要减碳减废,一起「揼少啲、悭多啲、咪做大嘥鬼」。恳请大家支持李慧琼议员动议的致谢议案,多谢主席。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3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