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政务司司长出席灼见名家周年论坛致辞全文(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出席灼见名家周年论坛致辞全文:

文灼非社长(灼见名家社长及行政总裁)、潘燊昌博士(灼见名家董事局主席)、黄小华总监(灼见名家营运总监)、各位重量级的讲者、各位学术界、教育界、工商界、金融界的翘楚:

  大家好!很高兴获邀出席灼见名家周年论坛,与在座各位政商界精英剖析国际时局。

环球经济情况

  今天是二○一八年十月最后一日,还有两个月我们便踏入二○一九年。回顾二○一八年,香港在上半年受惠于环球经济大致正面,经济增长强劲。踏入第三季,经济活动整体而言维持稳定扩张。只是好景不常,美国自今年初单方面推出一波又一波的贸易保护措施,冲击多边贸易体制,令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倒退,令人忧虑。明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受到多大的影响,要视乎未来的事态发展。如果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甚或恶化,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和投资活动都会受到波及,香港经济也将要承受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同时,海外先进经济体的金融状况进一步收紧,成为另一个风险因素。美国持续加息,将会令环球金融环境更为波动。在联系汇率下,香港的利率也会上升,未来对本地经济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我们须密切留意。

  除此之外,「英国脱欧」谈判的进展,欧盟与意大利就财政预算的争议,中东的地缘政局紧张,会否为明年全球经济添加不稳因素,须要密切注视。
 
  总的来说,环球经济前景在二○一九年的不确定性正显著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本月初下调二○一八年和二○一九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两年的预测值都比四月的预测低0.2个百分点至百分之3.7。基金组织认为环球经济增长已经见顶,并指出全球增长的风险已偏向下行。在这外围环境下,香港二○一九年的经济前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香港作为一个外向型的细小经济体,无可避免地受外围环境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环球经济前景,香港应如何作好准备,维持我们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呢?
 
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自世界贸易组织(世贸)成立超过二十年以来,国际间一直是透过削减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全球贸易量因而有所增加。所有世贸组织成员应履行承诺,并按照世贸组织的框架和规则行事。现时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已经展开,令原有稳定的国际贸易情况出现变数,是国际贸易舞台上的一大倒退。

  作为世贸的创始成员,香港一直坚定拥护和恪守自由贸易原则。美国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连续二十四年评选香港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加拿大的Fraser Institute自一九九六年起的报告也将香港列为第一位,所以我们可说是自由经济的「排头兵」,香港是真真正正的表表者。目前已是全球第七大贸易及第三大外来直接投资流入的经济体。特区政府非常关注美国在今年初以国家安全为由,向包括从香港等地入口的某些产品加征关税。

  为协助业界开拓市场和分散风险,我们已采取多项措施,如优化香港按证保险有限公司推行的「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的特别优惠措施,进一步减轻本地企业的融资负担及协助企业从贷款机构获得融资。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亦实施特别支援措施,加强保障受美国关税措施影响的香港出口商。工业贸易署已成立一个专责的联络平台,以便与业界保持紧密联系和共同评估,适时发放资料。

  在多边贸易层面上,我们在不同的世贸平台多次就有关征税表达高度关注。我们早前亦要求以第三方身分参与由中国、印度及欧盟分别根据世贸争端解决机制向美国提出的磋商,以维护我们的权益。我们会继续密切留意有关磋商的发展,以采取合适的跟进行动,包括当有世贸成员要求世贸设立专家组来审议争端时,我们将要求以第三方身分参与专家组的审议。贸易战是没有赢家的,我们仍期望各方能继续透过双边洽谈及世贸机制处理贸易纠纷,我们亦不排除直接向美国提出磋商要求。

发展多元经济

  与此同时,香港会作好预防和装备,应对突发事件,并同时发展多元经济,提升香港抵御外来冲击的实力。本届政府会继续巩固具有优势的支柱产业,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之外,亦决心大力发展传统产业以外的新兴产业,并致力推动创新及科技和创意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为青年人创造更优质的就业机会。同时,我们积极检视法规及税制要求,拆墙松绑,创造有利营商的环境。

  为了让香港在创科路上急起直追,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我们定下了在本届政府五年任期内把本地研发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由目前的百分之0.73倍升至百分之1.5的目标,我们为大学研究资金预留了不少于100亿元,我们将为企业研发开支提供额外扣税额,首200万元的合资格研发开支可获扣税百分之300,余额则获扣税百分之200。

  本年度《财政预算案》预留500亿元推动创新科技,包括200亿元用于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第一期建设。相关基建工程已于今年六月展开,目标是在不迟于二○二一年提供首幅可兴建设施的土地。此外,科学园扩建工程将较预期提早一年于二○一九年年内完成。至于「创新斗室」人才公寓,以及将军澳工业邨的「数据技术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亦会如期在二○二○年起陆续完成。

  我们亦取得立法会通过100亿元拨款,在香港科学园建设专注于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机械人科技的两个科技创新平台。法国的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和中国科学院辖下的广州生物医药及健康研究院和北京自动化研究所已率先表达意愿加入平台,与本地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我们的目标是首批科研机构可于明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在两个创新平台建立实验室。

  在汇聚科技人才方面,政府已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及「科技专才培育计划」,并会支持研究资助局推出「杰出学者计划」,在引入、培训及留住人才等方面三管齐下,壮大本地创科人才库。稍后在港成立的「大湾区院士联盟」更令我们的人才库「如虎添翼」。

  同时,创新科技署已于今年七至八月与六间投资公司共同落实「创科创投基金」,以配对形式投资本地创科初创企业,而以香港科学园(科学园)和数码港亦分别获政府拨款70亿元和二亿元加强其对进驻企业的支援。

  行政长官在本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建议再投放280亿元,加大推进创新及科技发展的力度,包括向研究资助局的研究基金投入额外200亿元加强大学的研究实力、建议成立30亿元「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增加研究拨款来源在大学研究、拨款20亿元成立「再工业化资助计划」、向科技园公司额外提供20亿元在工业邨为专项先进制造业建设所需的生产设施,以及加强公共服务应用科技和创科氛围等工作。香港得天独厚,全球大学百大排名中有四间是香港的大学。香港只是一个有730万人口的小城市,能有四间大学打入殿堂级的一百大,因为我们有坚实的科研基础,汇聚世界人才在港,有法治、良好治安,亦是与世界各地联系的国际大都会,这是我们吸引人的地方。越过深圳河如广州、深圳、佛山等地拥有高端的生产技术,与我们优势互补,双方一同合作可发挥很大的协同效应(synergy),所以我们一定要开始做,要「坚定前行 燃点希望」,这正是今年《施政报告》的主题。

  香港的初创生态亦迅速发展,投资推广署的调查显示香港去年共有超过2 200家初创企业,比二○一六年增长百分之16。特区政府一直采取积极和针对性的策略,成功吸引不少重点行业的知名机构落户香港,例如伦敦帝国学院哈姆林中心(Hamlyn Centre)的分拆机构于香港成立了外科机械人研发中心、阿里巴巴联同商汤集团 (SenseTime)及香港科技园成立香港人工智能实验室、腾讯为数码创业者在香港推出名为「腾讯众创空间」的创意中心,是内地以外的首间;德勤(Deloitte)亦成立了亚太区区块链实验室,以及来自以色列的金融科技平台The Floor亦于香港设立,可见本届政府自去年七月上任以来,已落实多项创新科技项目。

  创意产业涵盖的范围甚广,政府将利用香港的既有优势,并透过财政上的支援,促进各界别,特别是设计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向「创意智优计划」注资10亿元,并向香港设计中心增拨资源推行措施,巩固香港作为亚洲设计之都的地位。

  在推动新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亦会致力巩固和提升香港的金融业、航运及物流、旅游业、建造及相关专业、法律服务等香港的优势产业。就以金融业为例,凭借我们与国际接轨的法制和规管、自由流通的资金,以及切合市场需要的上市制度,我们在过去九年间,共有五年的新股集资额名列全球第一。今年四月,香港联合交易所推行新上市制度,包括在保障投资者权益的前设下容许具有由个人持有的不同投票权架构的新兴及创新企业,以及未有收入或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今年在港上市的新股集资活动继续秉承过去的良好势头,截至九月的集资总额超过2,380亿港元,暂为全球第一。香港联合交易所会继续致力把香港发展成更深更广的融资平台。

  此外,海运业过去一直推动着香港的经济发展,目前超过九成的货运量仍是经水路运送进出香港,是贸易和物流业的重要支柱。香港船舶总注册吨位位列全球第四,在国际海运界中,香港注册的船舶早已获认定为高质素的船队。

  为持续发展和巩固香港作为高增值海运服务中心和亚太区重要转运枢纽的地位,特区政府会推行一系列便利和措施,包括以税务措施吸引更多船东和船舶融资公司来港落户、为海事保险业务提供百分之50的利得税宽免以促进海事保险在香港的发展、研究简化规管以便利船东保障及赔偿协会在香港运作、向「海运及空运人才培训基金」注资二亿元加强培育行业专才等。

  事实上,香港的金融、商贸、物流、税务和会计、项目管理、环境和风险评估及其他谘询服务,以及旅游相关服务等均达国际水准。香港更是亚洲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保险和再保险及企业财资中心,能满足亚洲以至其他地区对集资和财务管理服务越益增加的需求,有助香港的优势服务进入相关的新兴市场。

拓阔经济领域

  面对经济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和环球创科发展的大趋势,本届特区政府会继续努力加强香港的竞争优势,包括优良的法治传统、自由开放的市场、高效的公营部门,以及稳健的体制。特区政府会更积极发挥「推广者」和「促成者」的角色,抓紧「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机会,为香港拓阔发展领域,注入新经济动力。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涵盖广东省九个城市,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各有不同而可以互补的优势。香港已经成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亦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同时在专业服务享有明显优势。深圳则是集聚内地创新科技资源和人才的枢纽。另外,广东省已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带,其中九个城市之间已有分工,例如广州与深圳着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佛山和中山则着力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享有独特的双重优势。一方面我们是国家的一部分,但同时我们拥有与内地不同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作为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香港可以将国际联系和国际经验延伸至内地,协助引进外资和外来技术,也可以与内地的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和机遇,促进内地的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将会为香港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及拓阔香港居民的生活空间。随着广深港高铁以及港珠澳大桥相继开通,莲塘/香园围口岸建设即将完成,将大湾区内的城市组成「一小时生活圈」令三地人流物流更为便捷,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特区政府会好好把握这个难得的机会,并会在大湾区建设推进三大重点工作。第一,是打造大湾区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香港拥有多间世界级的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健全的司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香港亦可利用高度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汇聚内地以至全球的创新资源,一方面将国际创科企业「引进来」大湾区,另一方面帮助内地创科企业「走出去」,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第二,是便利香港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医疗和教育产业落户大湾区。这既可利用大湾区的丰富资源解决香港产业缺乏土地和人力等问题,同时为内地开拓新的产业和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这些产业在广东省有市场需求,双方可互补不足。若能借助大湾区建设的机会,透过创新和突破政策,一方面广东省的居民能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香港的优势产业将可拓阔其发展空间。

  第三,是透过政策创新和突破,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大湾区内有两种制度和三个独立关税区,香港居民在内地学习、居住、就业的待遇仍然与当地人不同,对港人在内地生活带来不便,亦令在内地发展业务的香港企业较难吸引香港专才到大湾区工作。我们会把握大湾区建设的机遇,突破旧有框架,加强大湾区内城市互联互通,促进生产要素便捷流通,使香港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的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的流通更为畅通。

  特区政府将会成立一个高层次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并由行政长官出任主席,成员包括所有司局长,全面统筹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事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亦将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并委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员,以具体落实有关的工作。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未来几十年全球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已确立为这项庞大建设的首选平台和重要节点。为协助港商及投资者开拓市场,促进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特区政府致力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遇。

  去年底,特区政府与发改委签署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安排》),通过26项合作措施,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上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的关键定位。

  香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特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自二○一六年起连续合办了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短短三年间,论坛已成为内地、海外与香港企业对接最大和最重要的「一带一路」商务投资平台。今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已于二○一八年六月二十八日举行,汇聚来自55个国家及地区约5 000人参与,并促成超过520场涉及超过230个投资项目的一对一项目对接会。我们会再接再厉,暂定于二○一九年九月十一至十二日举行第四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我们亦一直积极扩展海外经贸办的网络,巩固及提升香港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开拓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市场的新商机,促进香港的外來直接投资。

  特区政府目前在海外设有12个经贸办,我们将在二○一九年年初正式成立驻曼谷经贸办,令我们在东盟的经贸办增至三个(另外两个为驻新加坡和驻雅加达经贸办),以加强香港与东盟的双边联系。未来,我们亦会就在印度孟买、韩国首尔、俄罗斯莫斯科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杜拜设立经贸办的建议,积极与相关政府商讨细节安排。在五个新的经贸办成立后,经贸办网络将会扩展至中东及东欧,令香港在亚洲的网络大大加强。

  此外,我们亦一直积极寻求与贸易伙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协定)。香港至今已分别与多个海外经济体,包括新西兰、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包括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智利、东盟以及格鲁吉亚达成自贸协定。

  东盟是香港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和第四大服务贸易伙伴,所有东盟成员国亦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体。为促进香港企业在东盟市场的业务发展,特区政府于今年八月已率先在「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BUD专项基金」) 推出东盟计划(即基金适用范围由内地扩展至东盟),资助香港非上市企业提升他们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

  我们已完成与马尔代夫的自贸协定谈判,有助香港拓展自贸协定版图至位处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我们亦正与澳洲的自贸协定谈判将继续进行,并积极寻求与太平洋联盟(即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开展自贸协定谈判,以加深香港与拉丁美洲的经贸合作。

结语

  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特区政府会继续密切监察经济环境往后的变化,作出迅速和适切的回应,并同时发展多元经济,拓阔经济领域,提升香港抵御外来冲击的实力。一如以往,我们会与社会各界同行,发挥灵活变通的精神把握新机遇,转危为机。展望新一年,特区政府会秉持积极作为,加强「促成者」和「推广者」的角色,我深信香港未来是一片光明。
 
2018年10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2时45分
即日新闻  

图片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在灼见名家周年论坛开幕典礼致辞。
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右六)、灼见名家社长文灼非(左七)与其他主礼嘉宾今日(十月三十一日)在灼见名家周年论坛上主持开幕仪式。

网上广播

政务司司长出席灼见名家周年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