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就「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议案总结发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今日(五月三十一日)在立法会会议上就「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议案的总结发言全文:

主席:

  我感谢多位议员在动议辩论积极发表意见,亦感谢胡志伟议员提出议案和其他议员的修正案,令大家可以在立法会辩论和讨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正如我在开场发言指出,政府自九十年代起就基层医疗在不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人口老化以及慢性病普及化,以致医疗服务需求持续上升。而现届政府着意加强基层医疗健康为我们施政的重中之重。现在我就议员的意见逐点回应。

  首先是对基层医疗健康的定义,其实多位议员也有提出对这方面的意见,如李国麟议员、张超雄议员和陈沛然议员,也有提及大家对基层医疗健康的理解是否一样等等。首先我也想澄清基层医疗健康并不是给予基层市民的健康服务,而基层医疗健康一般来说是第一层,即是在社区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医疗系统为病人提供的医疗护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是基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医疗服务,而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医疗主要包括专科和医院服务。而基层,即第一层是整个医疗系统的第一个层次,亦是你和你家人在持续医护过程中的首个接触点。良好的基层医疗系统能令市民在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获得全面、全人和协调的医疗服务,而基层医疗为每一位市民提供的预防性护理和优质的治理对促进人口健康尤为重要。我也会重点谈谈政府就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在本届政府的构思、看法和方向。

  在二○一七年《施政报告》中,食物及卫生局的其中一个工作重点,是加强基层医疗服务。早于九十年代,大家已提过有不同的谘询报告,也做了不同工作。经过政府和各界包括一些非政府机构多年来的努力,香港的基层医疗发展已经有一定规模,但是于地区上却缺乏一个系统去协调不同的服务单位,我们亦有需要不时检视基层医疗服务的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协调各界的基层医疗系统,以提升整体公众健康的水平,减少重复入院和纠正以急症室为求诊首个接触点的现象。政府也有决心加强推动个人和社区的参与,统筹和协调不同医社界别,加强地区基层医疗服务,以鼓励市民预防疾病,加强自我和家居照顾,减少住院需要。在这大前提下,我们亦需要检视一些我们已做的工作,所以我们成立了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督导委员会,全面检视现时基层医疗服务的规划,制订蓝图,及就政府发展基层医疗服务的策略作出建议。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医护人员、学者、非政府机构和最重要是有社区的合作伙伴。各区的人口特征和服务提供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们认为必须针对地区的特点和需要,统筹和协调不同医社界别,加强地区基层医疗服务,以提升整体公众健康的水平。

  多位议员问及我们目前做的工作与九十年代以至二○○八年所公布的一些报告或之前的服务,有甚么特点。基本上,现届政府所想加强的基层医疗服务,其实有几个重点是我们的核心价值。第一是以社区为本,我们很全面地进行谘询,加强与地区的合作。第二是公私合营,我们亦希望购买服务。第三是医社合作,我们明白社区内有很多不同设施对市民健康有影响,所以我们希望做多些医社合作。第四是预防,我们以预防为核心的工作,而基层医疗健康服务,尤其是地区康健中心的试点计划,亦以预防为主。预防亦分为三层,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层。第一层是市民大众,可能是未患病,而亦需要促进健康,大家加强照顾自己对健康有影响的生活习惯。第二层是可能有些高危人士,需要及早发现一些健康问题,以至及早治疗和处理。而第三层是可能有些人士已经发病,不需要留院,但需要在社区内无论是自我照顾或需要其他的照顾,亦要管理好自己的慢性病,以至预防并发症和再入院或到急症室求诊。在这几个层次下,我们拟设立的地区康健中心将会提供一个包括临床及跨专业的服务网络,以加强医社合作及护理协调。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督导委员会认为,葵青区的第一个地区康健中心应集中资源处理当区最普遍及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的慢性疾病,并研究如何透过风险管理和及早介入的模式,控制病情,减少不必要使用医院的服务。督导委员会正商讨中心试点的运作模式,并透过多场谘询会,无论谘询地区人士、地区的非政府机构、医护人员等,收集不同持份者的意见。因应试点计划的经验,会把中心推展至全港18区。

  李国麟议员曾提及基层医疗和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分别,我想在此说清楚不只是看医疗,而是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我们除了着意发展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有多位议员也提到除了这方面的工作,亦要检视人手规划,因为如果医护人手不足,我们比较困难去处理目前无论在第一、第二和第三层医疗系统的工作和服务需求。

  鉴于市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我们对医疗人手非常关注,尤其是医生和护士的人手,当然其他医疗职系也非常重要。在过去十年,政府已大幅增加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的医疗培训学额由约1 150个增至约1 800个,增幅约六成。政府现正与教资会商讨于接下来二○一九/二○二○至二○二一/二○二二学年的三年期,进一步增加医生、牙医、护士和相关专职医疗人员的公帑资助培训学额。当然,我们亦会善用自资界别提供培训。而公营系统的医疗人手是非常重要,以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为例,会聘请所有合资格的本地医科毕业生及提供相关专科培训。当然我们明白到只增加学生不是处理医疗人手规划最好的办法,所以在公营系统,例如医管局和卫生署都有计划挽留现时的人手,亦希望以不同方法增加人手。

  在地区方面,我们如果要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健康服务,需要一个对这方面服务有认识的团队,所以将来会有不同培训,也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多位议员也提及慢性病的问题,我们发展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亦正正希望可以能更有效地处理目前慢性病为社会带来很沉重的负担。我们早于二○○八年推出非传染病,即是慢性病防控策略框架的文件,亦成立了防控非传染病督导委员会,检视如何预防、控制和治疗非传染病的工作,希望可以减低非传染病对社会带来的负担。其间也公布了不同报告,也有相关计划。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在二○一四年发出全球非传染病的监测框架,各地政府需要制订适用于当地的防控目标,对非传染病的主要风险因素进展加以追踪。香港政府亦参考了督导委员会的建议,制订了本地适用的防控非传染病目标和跨界别的行动计划。我们已经在五月初发布了这个行动计划,接下来我们有大量工作去做好这方面的预防工作。这与我们在地区发展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一脉相承,互相产生协同效应。我们也会留意这方面的工作。

  多位议员提及中医在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要角色和他们可以参与的工作,叶刘淑仪议员在修正案中也提出这方面的意见。政府现正积极筹划发展首间中医医院,当然我们对中医药的发展,除了在食物及卫生局有中医中药发展委员会外,我们最近获得资源在食物及卫生局下开设一个小组,特别负责中医药的发展。我们在将来会尽力推动中医药的发展,为市民在医疗服务上提供多一个选择,并加强中医药在促进公众健康上的角色。疾病防治及保健素为中医强项,亦深为市民所认同及接受。中医「治未病」,除了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在中医诊疗上亦有预防疾病复发或演变的重要意义。这一点正与基层医疗的预防性护理和优质疾病治理概念不谋而合。而中医医院临床服务的规划,正提供了平台,可以帮助市民更有秩序地取得服务,令中医服务可以全面发展,以迎合市民需求。

  有多位议员都对现时医管局提供的普通科门诊服务提出意见,亦就如何加强这方面的服务提供建议。医管局辖下的普通科门诊服务的主要服务使用者以长者为多,也有一些低收入人士和长期病患者。普通科门诊照顾的病人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情况稳定的长期病患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等;第二类是症状相对较轻的偶发性疾病病人,例如患有感冒、伤风、肠胃炎等的病人。我们目前有73间普通科门诊诊所,当中23间设有夜间门诊服务,和有诊所提供星期日及公众假期门诊服务。普通科门诊按医院联网规划,名额在地区内各普通科门诊诊所互通,令资源更有效运用。我提供一些数字予大家,于二○一八/二○一九年度,医管局计划增加约55 000个普通科门诊的名额,以应付普通科门诊服务需求。

  多位议员如谭文豪议员都提到医管局于二○一四年推出「普通科门诊公私营协作计划」,计划深受不同人士和地区人士欢迎,目前我们的工作一直进展,希望可以分担公营医疗系统的压力。计划已涵盖全港18区。

  李国麟议员亦提到如何加强护士诊所的服务。医管局于二○一八/二○一九年度推行「综合模式专科门诊服务(护士诊所)先导计划」,以提升专科门诊服务的效率和质素,涵盖临床肿瘤科、风湿科、泌尿外科及围手术科等。这些能令对病人的服务质素和护理做得更好和优质,这亦确立了不同专业在不同阶段所负责的工作和责任,令医护人员能互相配合,在不同阶段为病人提供适切的治疗和护理。

  多位议员亦提及有关长者在社区的服务,包括长者医疗券和卫生署提供的长者健康服务,尤其是长者健康中心。多位议员就医疗券所提出的都是其监管和可能有些滥用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卫生署致力加强宣传教育,亦定期向参与长者医疗券计划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发放使用医疗券的守则,提醒他们有关医疗券的正确申报方法。卫生署亦有透过不同渠道,例如宣传短片及声带,在长者中心及安老院舍宣传,提醒长者在使用医疗券时须注意的事项。最近,卫生署把长者医疗券计划最近三年的主要统计数字,上载至计划的网页,供市民参考,希望提高这方面的透明度。

  多位议员就卫生署的长者健康中心现有服务、轮候时间和会员制制度提出意见。卫生署现在共设有18间长者健康中心,为65岁或以上的长者会员提供包括健康评估、健康辅导、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明白到中心现时提供的不同名额可能不足,亦正是为何我们要加强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而设立地区康健中心。话虽如此,卫生署于二○一七/二○一八年度和二○一八/二○一九年度,分别额外增加一队临床小组,以优化长者健康中心的服务,包括加强提供健康促进活动、优先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长者健康中心的服务,以及调拨更多名额为新会员进行首次健康评估。卫生署会灵活调配新增的临床队伍,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地区性基层健康服务需要。

  除了长者外,多位议员亦关心儿童健康服务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关注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卫生署一直致力增聘医生和重新调配署内人手,以加强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的人手。因为明白到这方面的服务需求很大,也有轮候时间,为了加强服务,卫生署已在牛头角设立一所临时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中心已于二○一八年一月投入服务。卫生署亦展开了筹备增设一所儿童体能智力测验中心,以期增加服务名额以应付日益增加的转介个案。为确保情况紧急和较严重的儿童会优先获得评估,测验服务现已实行分流安排,并在儿童轮候康复服务期间为家长提供暂时支援,协助家长进行家居训练,帮助其子女康复和发展。

  除了儿童体能智力测验服务外,周浩鼎议员亦特别关注学校外展疫苗接种工作。卫生防护中心正积极筹备二○一八/二○一九学年推行「学校外展疫苗接种先导计划」,在先导计划下,小学可透过政府或公私营合作外展队,为学校提供免费的外展流感疫苗接种服务,以期提升小学学童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率。我们觉得这方面是非常重要,所以会逐步加强到校服务的工作。中心亦为学校举行简报会,讲解即将来临的流感季节在学校的安排,帮助他们促进后勤工作和帮助他们解决行政困难。若果学校未能安排在校内为学生集体接种,家长当然亦可带同子女到参与「疫苗资助计划」的私家医生诊所接种受资助的流感疫苗。中心于今年三月起与不同持份者会面,包括学校、医学团体及私家医生等,收集他们对先导计划的意见,所以在下一个流感季节会增强这方面的服务。

  除了学童这两方面的服务外,议员亦特别关注为他们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务,杨岳桥议员亦特别提出这方面的意见。在上届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表了精神健康检讨报告,提出40多项建议,我们希望未来可以推出。我们去年十二月成立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由不同界别具专业知识人士和有经验人士出任委员,当中包括医疗、社会服务、教育界、患者和照顾者组织的代表,以及关注精神健康课题的非业界人士,他们一起作详细的讨论,至今共召开五次会议,讨论课题包括加强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健康服务、推行持续的精神健康教育和反歧视计划、进行精神健康调查,和其他大家关心卫生署和医管局现有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务的优化工作,我们会一直推展这方面的服务。

  在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方面,有多位议员,包括潘少平议员、柯创盛议员、张宇人议员和麦美娟议员等等都提出长者牙科服务的需求,而胡志伟议员的主体议题中亦指出这方面的需求。在有限的公共资源下,政府在提供牙科服务时需要集中为公众提供紧急牙科服务,以及照顾一些有特别需要的人士,包括低收入及有特别需要的长者。这些措施包括长者牙科外展服务计划、关爱基金「长者牙科服务资助」项目等等。

  当然,我们明白现时牙医人手大部分都在私营市场工作,所以我们亦明白需要更多牙医人手以应对现在不断增加的牙科服务需求。根据《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的人力推算,牙医在中长期都会出现人手短缺,所以为应付未来的牙科人手需求,政府已经在二○一六/二○一七学年和二○一八/二○一九学年的三年期,增加教资会的牙科培训学额,由每年53个增加20个至73个,增幅大约为四成。政府亦与教资会商讨进一步增加于二○一九/二○二○至二○二一/二○二二学年的三年期牙科培训学额。

  至于叶建源议员提出能否把学童牙科保健服务伸延至中学生,其实这个服务是协助学童自小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自理技巧,预防常见的牙科疾病,至中学时亦有能力独立妥当地护理口腔健康。为延续在小学层面的教育工作,卫生署亦专为中学生举办各项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包括「健腔先锋行动」校本计划,让学童在升上中学后继续关注口腔卫生。

  有多位议员最后提出,政府若有诚意和决心做好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便需要着力投放资源。若大家仍记得在较早前公布的《财政预算案》,财政司表示会投放资源,全力配合我们将会在18区设立的地区康健中心,提供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所以大家可以放心。未来,我们除了着力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外,亦有资源配合这方面的工作。

  最后,有几位议员提岀一些问题,我亦藉着这个机会回应。郑泳舜议员提及石硖尾健康院的重置安排,其实就这个建议,政府现阶段就重置安排的概念和迁拆日期谘询区议会。医管局已通过在两个普通科门诊诊所增加诊症室和调配人手,在迁拆期间维持服务量不变。我们会继续聆听区议会的声音。

  梁志祥议员提到天水围医院的服务,因为人手问题,医院未能提供24小时的急症服务。其实医管局有计划,除了急症室会循序渐进提供24小时的服务外,住院服务亦会在未来相应增加。

  葛珮帆议员亦有提到妇女健康的一些服务,希望尽快为市民大众提供子宫颈癌疫苗。现在我们着力推行先导计划,亦在进行检讨工作,我们希望若一切顺利,可以更广泛提供疫苗接种计划。

  最后,正如一九七八年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所指,基层医疗健康是达致「全民健康」的关键。多位议员都有提出这点,我们亦完全同意。我们有决心和魄力在现届政府做好基层健康服务,这亦是我们众多施政范畴的重中之重,我多谢各位议员今日和昨日的宝贵意见,希望大家一齐携手做好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达致「全民健康」。

  主席,我谨此陈辞。
 
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6时13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