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就安老设施与传媒谈话内容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罗致光博士今日(五月十九日)上午出席电台节目后,就启德用地中标者需兴建安老院舍和长者日间护理中心,以及「检视院舍实务守则及法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工作与传媒的谈话内容:

记者:局长,想问可否再讲解为何昨日(五月十八日)有人说,增加院舍的人均面积,难度为何?可否用中文讲一次,为何在公共屋邨建安老项目慢过私人发展?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先答刚才英文的问题。因为在私人发展的项目,特别是私人发展商,在卖地之后,当一个发展商买地后,会用他最快的时间兴建有关的发展,所以一般而言,快者三、四年已经完成。所以若由开始构思、卖地到建成安老院,快者差不多五年内可以完成。但在公共项目中,很多谘询的工作、规划的工作等等,甚至政府内部的程序都需要时间,所以在八年能够完成一个项目,已经相当理想,甚至很多项目超过十几年。

  所以我们都希望——因为现在安老院的需求的增幅真的快过现时兴建的速度,所以讲得不太好听,现时未来这几年实在「愈追愈落后」,所以要「千方百计」思考方法增加供应。虽然如此,刚才讲的私营发展项目最快可能都要到下一届政府时才完成,得到额外供应,但这个需要不断努力争取。

  在安老院(住客人均楼面)面积的问题,我今日简短答你,明日(五月二十日)你可以看我的网志。我未写好,不过我都会比较详细解释该问题。不过,我相信改善现时安老院(住客人均楼面)面积是所有人的意愿,我们想,政府想,老人家想,甚至服务提供者,我相信他们都想。不过要做这件事,要仔细分析一下,究竟这代表什么?我估譬如用到16平方米这个水平,不要说老人家或安老院,我估大家不知道有几多人的家里会平均每人有16平方米?由此大家便知道这实在只是大家的意愿。

  只不过我们要看,如果我用八平方米和16平方米比较,大家就会知道,本来如果八平方米作为一个标准,就可以八平方米有一张床,一变做16平方米就由两张床变一张床。当我们还在「追落后」,甚至现时「愈追愈落后」的情况,如果大幅度增加面积,要求新的安老院增加面积,不要说私营,就算是现在的资助院舍,将来可以提供的宿位都会减少,所以「愈追愈落后」的情况只会更加恶劣。所以在理想与实际之间要取得平衡,我相信仍然有待社会福利署与业界和工作小组继续商量,细节分析待我在网志向大家讲解。

记者:在理想和现实之中,如何取得平衡?究竟是八平方米还是16平方米比较好?另外刚才提到私人发展商,卖地情况下兴建安老院舍,会否担心政府做这件事会被人诟病「官商勾结」?如何可以加快政府的公众谘询程序?这是否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第一,在私人发展项目中加入安老院,现时的做法仍是:安老院建成后交给政府,然后透过(公开招标由民间或)非政府机构营运。我看不到任何与所谓「官商勾结」有任何关系,肯定是「官商合作」,因为届时甚至可以说是「官商民」合作,到最后项目的营运都由民间机构或非政府机构做。

  相反,过往大家会担心,如果在私人发展项目中加入安老院,可能会影响其价值,这是过往多年发展商都有这个担忧。不过上星期的例子(五月十五日启德用地招标结果),卖地价值破了香港纪录,所以似乎又不反映,就算有安老院对楼价——最低限度对发展商对未来的估价有一个比较负面的影响。不过当然有人也会说,如果没有安老院可能投得更高价也不定,这就很难判断。不过整体而言,似乎从公众需要角度而言,这是我们觉得日后可以多些思考的方向。

记者:未来会有多少私人项目可以加入安老院?未来有没有计划?未来一年。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第一,即使我知道也不能向大家讲,要留待发展局在适当时间公布卖地项目。而我刚才都说,要视乎适当情况,因为始终地点、卖地面积有几大,都会影响这个问题上的考虑。

(请同时参阅谈话内容的英文部分。)
 
2018年5月19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3时54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