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政务司司长出席星岛第三十三届全港校际辩论比赛总决赛致辞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今日(五月十五日)出席星岛第三十三届全港校际辩论比赛总决赛致辞全文:

星岛新闻集团行政总裁萧世和先生、黎总编(《星岛日报》总编辑及行政总裁黎廷瑶)、Ivan(《英文虎报》总编辑汤锦标)、Gabriel(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梁卓伟教授)、Lester(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主席黄嘉纯)、各位评判、各位校长、老师、家长、同学:

  我很高兴第二年出席全港校际辩论比赛总决赛。这项辩论赛不但是学界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难得的全人教育和领袖培训机会。我在此对星岛日报过去三十三年坚持举办这项有意义的活动,致以衷心谢意。

  校际辩论赛深受同学欢迎,每年有百多所学校、近二百队辩论队参赛。大会亦正考虑明年扩大比赛的规模,让更多学校参与,更多同学可以受惠,实在难能可贵!

  我工作时间虽然较长,但只要有时间,一定会尽量抽空出席年轻人的活动,让我可以多接触青年人,感受他们的活力和创意之余,亦可以为由我作为主席的青年发展委员会,收集不同青年人的想法,有助推动香港的青年发展。

  在四十多年公务生涯中,我经常解释政府的政策,铺陈政府的观点,有时遇到反对意见,在议会上也要开展辩论。今日我想和大家谈谈辩论的「四度」:首先是角度。辩论有正反两方,壁垒分明。无论站在什么立场,必须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辩题,可以从不同的范畴(例如政治、经济、教育、民生)、不同的持份者(包括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教育团体、政府)、不同的时期(从过去、现在、以至未来)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探究辩题。

  有了角度,还要有深度。现在资讯爆炸,有同学跟我说,他不会动脑筋记下资料,因为只要问一问「Google大神」,什么资料都可以马上到手。但我们追求的不应只是quantity(数量),而是quality(质量)。如何梳理庞杂的资讯,建立论据,便要考考同学的思维逻辑。我们要重复议员、KOL(意见领袖)、传媒、名人、时事评论员的观点,还是提出框框以外的论点,甚至是创见?

  角度和深度是基本功,风度便有点难度了。辩论经常给人辞锋锐利、咄咄逼人的印象,彷佛说得越急越快,声音越大越有气势便越专业。但即使是平心静气,不缓不急,只要有理有据、有条有理,依然可以赢得掌声。我希望同学在辩论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到立场的不同,更能尊重不同的观点。见多识广了,待人处事更加谦厚。

  如果有角度、深度和风度,却只为好辩而辩,有理无情,欠缺「温度」,那么,辩论仍有不足。今日的辩题「本港『自愿医保计划』利大于弊」非常「贴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讨论,相信同学们对这项关乎全港市民,包括在座各位新生代的切身健康和长远福祉的政策,将有深入而情理兼备的辩论。不过,无论讨论的形式和地点如何,最重要的是大家在过程中,以设身处地理解问题的症结,聆听持份者的声音,进而采取实际行动。本届政府的施政方针是多关心、多聆听、多行动、多创新、多互动、多协作。当大家一起关注社会的发展,关心不同人士的需要,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希望的社会。

  政府的施政同样要有角度、深度、风度和温度。我们关注社会不同界别的需要,例如儿童、青少年、就业人士及少数族裔,都是我直接负责的政策范畴,考虑政策在不同层面的影响,即使市民的意见与政府相异,我们也不会拉长黑脸,而是细心聆听,耐心解释,寻求各方皆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各位同学,今日你们在台上辩论,他日无论你们继续升学、工作或创业,在台上所学到的,都会大派用场。人才不一定是辩才,但辩才却一定是人才。虽然辩论台上只有一个冠军,但在现实生活,人人都可以是大赢家。

  多谢大家。
 
2018年5月15日(星期二)
香港时间20时4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