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发展局局长会见传媒谈话全文
*************
  以下是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十一月十七日)上午出席建造业议会2017年度毕业典礼后会见传媒的谈话全文:
 
记者:不足一年又出现新地王,地价不断飙升,面粉价不断上升,你如何看土地政策未能帮助楼市炽热的情况?
 
发展局局长:就个别投地结果或个别发展商对新楼盘的定价,我在此不作评论,我们尊重市场。但有两点我想说,第一,就个别置业的市民,真的要视乎自己的能力,因为楼价的确高企,息口亦可能向上,如果出现楼价下跌的情况,自己能否负担,这方面要想清楚。另一点,在政府而言,我们觉得推出更多土地仍然是王道的做法。我在讲述首三季卖地情况时曾提到,我在此再说一遍,尽管今年在私人房屋供应的数字上我们是达标的,已达到提供超过18 000个单位的相应土地供应的目标,在第四季,我们仍然会继续推出土地作市场竞投之用。在第四季会推出多少土地等,如大家熟知情况,会知道我们会于十二月较后时间召开记者会讲述。这方面大家要给予一点耐性。
 
记者:关于寮屋管制组,我们发觉审计报告后,管制组的相关巡查情况仍然存在,想问地政总署早前曾检讨甚么和是否知悉这个情况,会如何跟进?
 
发展局局长:就个别执法情况或每天发生的事,我很难在此评论,但就具体政策或部门的回应,我在此简单说一说。在审计署发表报告后,地政总署已作出回应和检讨,包括按不同组别的工作需要订出时间表,亦会监管有关时间表的进度。地政总署亦会引进科技,包括以航拍帮助有关执法人员进行适当的工作。有关这种种的工夫,其实这只是数个月的时间,现时正在进行。若是有关较详细的情况,你可向地政总署查询,署长会乐意解答。
 
记者:有市场人士认为不应采用投标方式,应该使用拍卖方式,因为透明度较高,地价可能会较低,就此有甚么回应?
 
发展局局长:其实政府已经多次回应,两个方法都有其可能性。如果从基本理论,例如经济理论来说,其实两个方法相若。就香港而言,我们使用目前的方法,即投标的方法已经相当长时间,亦是有成效的,你可看到每一次投标,其实基本上都是顺利的。早前曾一度有个别人士表示担心,因为当时出现的情况是,很多土地不是由老牌的本地地产商投得,当时有担心,亦因此对土地竞投的制度有点意见,但你会发觉那是当时当刻的现象。若你看近来的数块地皮,无论是商业或住宅地,也是由本地财团投得。因此,政府持开放态度,但在这一刻我们没有计划改变目前的投地方法。
 
记者:有关在货柜码头上盖发展一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黄远辉主席说过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研究,那其实是否应该尽早开展研究呢?
 
发展局局长:的而且确,如果要落实有关措施,一定不会是短期或中期内可完成的。但现在若去估计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工夫,是言之尚早的。其实黄主席昨日都有提到,接下来土地供应专责小组会于明年三月至六月举行公众谘询,我相信在讨论中会提出不同建议,包括你刚才提及的建议也会提出来,政府会小心聆听意见。现阶段我们是持开放态度的。若将来小组在这方面有较具体的建议向政府提出时,政府一定会考虑。现在去揣测甚么时候做到、甚么时候开始做,都是时间太早了。
 
记者:关于今天的活动,都看到较多年轻人投身建造业。未来香港是否仍有大型基建工程,你认为年轻人加入建造业的前景如何呢?
 
发展局局长:其实前景是好的,若你看看过往有关工务工程的纪录,我们每年都超过八百亿的。接下来我们仍有相当多的大型工程,即使是私人市场亦有很多房屋建造工程,这对建造业的人手也有很大的需求。事实上,不同的调查也反映建造业人手是不足够的。人手短缺到甚么地步呢?有些估算指大概是一万个空缺。就政府来说,我们希望透过加强培训吸引本地年青人入行。最近我们经常提及的组装合成建筑技术其实都有这个作用的,因为大部分的建筑工序都可以在厂房的环境内进行,令工人不用日晒雨淋,虽然都是辛苦的,但相对没有那么辛苦,希望这对吸引年轻人入行会有帮助。
 
记者:现在摩天轮的进展如何?可否于圣诞节前开放?
 
发展局局长:就中环新海滨摩天轮具体何时开放,要待摩天轮承办商作出宣布。据我了解,承办商现正循规在做工夫,亦向政府进行牌照申请,过程都是顺利的。据我了解,承办商亦有意向于圣诞节前开放予公众享用,但究竟具体的计划如何,向成功投标的承办商查询会较合适。
 
(请同时参阅谈话全文的英文部分。)
 
 
2017年11月17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4时3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