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二十题:精神病患者社区支援服务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四日)在立法会会议上朱凯廸议员的提问和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的书面答覆:
 
问题:
 
  据报,香港现时估计约有100万至170万名精神病患者,当中约20万人患严重精神病,而被诊断为患上精神分裂症的约有4.8万人,而该人数有上升趋势。社会福利署(社署)于二○一○年十月重整精神健康支援服务,在全港各区设立24间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此外,医院管理局(医管局)自二○一○年四月起分阶段在全港不同地区为适合在社区接受治疗的严重精神病患者推行综合个案管理计划。然而,有精神病关注组指出,社区支援服务未能满足病患者需要,尤其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士,他们在康复期通常长期使用口服药物控制病情,但部分病患者未有按时服药或定期到诊所覆诊,令疗程效力大减,并出现复发的情况。该等关注组亦指出,近年有不少海外地区采用第二代抗精神病针剂(针剂),有效减低复发机会,并减轻与精神病相关的医疗设施和服务的压力。关于为精神病患者提供的支援服务,政府可否告知本会:
 
(一)过去三年,每年每间综合社区中心的下述资料:(i)人手编制及按职级划分的职员人数、(ii)所获拨款金额、(iii)按精神病类别(包括精神分裂症)划分的会员人数、(iv)处理个案的数目,以及(v)分别向多少名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及照顾者提供服务;
 
(二)鉴于社署过去没有备存综合社区中心处理过的严重精神病患者或普通精神病患者的个案资料,社署会否尽快收集该等资料,以方便作出跟进;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三)是否知悉在过去三年,每年医管局推行的每个综合个案管理计划的下述资料:(i)人手编制及按职级划分的职员人数、(ii)所获拨款金额,以及(iii)按精神病类别划分的处理个案的数目;
 
(四)是否知悉,现时康复中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当中,出现复发情况的人数、百分比及相关原因;因自行停止接受跟进治疗或停止服药而引致复发的个案占复发个案总数的百分比;医管局有否具体措施确保病患者定期接受跟进治疗和按时服药;如有,详情为何;医管局有否评估该等措施的成效;如有评估,所用准则为何;
 
(五)鉴于医管局的指引订明,(i)精神分裂症病患者最先会获处方新口服药,(ii)如他们被发现没有按指示服药会获处方第一代针剂,(iii)但如他们对第一代针剂有明确副作用反应便会获处方副作用较少的第二代针剂,政府是否知悉,过去三年的康复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当中,定期获处方第二代针剂的人数及百分比;有否研究该百分比是否低于先进国家的百分比;如有研究而结果为是,原因为何;
 
(六)是否知悉,过去三年,医管局处方第二代针剂所涉开支为何;医管局有否评估处方该类针剂的(i)临床成效及(ii)短、中、长期的成本效益;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七)是否知悉,医管局会否增拨资源,使所有康复中的精神分裂症病患者可获处方第二代针剂;如会,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医管局会否把第二代针剂列入医管局药物名册,使更多病患者可获得适当治疗;及
 
(八)有否计划就市民的精神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如有,详情为何;如否,原因为何?
 
答覆:
 
主席:
 
  我现就问题的各部分回覆如下:
 
(一)根据劳工及福利局提供的资料,过去三年,政府每年向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综合社区中心)提供的拨款如下:
 
  二○一三/一四年度
(实际)
二○一四/一五年度
(实际)
二○一五/一六年度
(修订预算)
拨款
(百万元)
221.6 254.8 281.1

  根据综合社区中心津贴及服务协议,综合社区中心的基本人手要求包括社工、精神科护士及职业治疗师。目前,一个标准规模的综合社区中心团队的人手为26人,当中包括17名社工、两名精神科护士、一名职业治疗师及六名支援人员的职位。然而,在整笔拨款津助制度下,各综合社区中心可灵活调配所获的拨款,安排合适的人手编制,包括必须配备的基本人手,以确保服务质素和应付服务需要。由于24间综合社区中心的服务人口并不相同,因此团队规模及所获的拨款亦各有不同。
 
  过去三年,全港24间综合社区中心服务的会员人数、处理的个案数目及服务的家属/照顾者人数的统计资料载列如下:
 
全港24间综合社区中心 二○一三/一四年度 二○一四/一五年度 二○一五/一六年度
会员人数* 24 294 25 662 26 524
处理的个案数目
(截至该财政年度三月底)
12 108 12 593 12 435
服务的家属/照顾者人数 3 395 2 587 3 069
*社会福利署(社署)没有备存按精神病类别划分会员的资料
 
(二)综合社区中心的社工在处理个案时会收集服务使用者在精神病患诊断方面的资料,并会向医院管理局(医管局)了解服务使用者的医疗情况以作评估,及根据服务使用者的背景和需要制订合适的照顾及跟进计划。综合社区中心会继续收集有关资料作个案社工跟进个别个案之用。由于综合社区中心现时已可根据上述收集的资料及参考由医管局提供的全港精神病个案数字(包括普通或严重精神病个案的数字)作跟进个案及服务规划之用,因此社署没有计划另行在综合社区中心收集其处理过的严重精神病患者或普通精神病患者的资料。
 
(三)及(四)自二○一○/一一财政年度起,医管局已分阶段在全港不同地区为严重精神病患者推行「个案管理计划」,计划中的个案经理(包括精神科护士、职业治疗师及注册社工等)会与其他服务提供者(特别是社署设立的综合社区中心)紧密合作,为严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深入、持续及个人化的支援服务。该计划在二○一四/一五财政年度已扩展至全港18区,使更多病人受惠。截至二○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医管局共聘请了327名个案经理,为逾15 400名严重精神病患者提供个人化及深入的社区支援。
 
  下表载列过去三年,医管局的「个案管理计划」的个案经理及处理个案数目:
 
财政年度 个案经理数目
(截至每年的
三月三十一日)
处理个案数目
(截至每年的
三月三十一日)
二○一三/一四 260 14 600
二○一四/一五 301 15 600
二○一五/一六 327 15 400

  截至二○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个案管理计划」的个案经理人手编制如下:
 
专业职系 人数
精神科护士 240
职业治疗师 62
注册社工 24
其他 1


  自二○一五/一六财政年度起,医管局为「个案管理计划」加入朋辈支援的元素,以加强对严重精神病患者的社区支援。目前,医管局共聘请了十名已康复的前服务使用者担任朋辈工作员,协助严重精神病患者达到个人康复目标和掌握管理病情的技巧。
   
  由于「个案管理计划」的部分资源与其他服务共用,因此未能独立计算「个案管理计划」服务的相关开支。
   
  另外,医管局于二○一二年一月成立「精神健康专线」,进一步加强精神健康服务,并提升对各精神病康复者及其照顾者的支援。「精神健康专线」是一条24小时由专业精神科护士接听的精神健康热线,为精神病患者、照顾者、相关持份者及市民大众就精神健康事宜向来电者提供专业意见及安排适时的转介服务。除热线谘询服务外,「精神健康专线」亦设有电话关顾服务,精神科护士会主动跟进已康复的精神病患者,以协助他们进一步适应社区。此外,「精神健康专线」亦分阶段在各联网提供缺诊者跟进服务,有关服务现时已覆盖大部分的精神科专科门诊,主动跟进缺诊的精神病患者,并为他们补办覆诊日期。
 
  医管局一向为严重精神病患者提供持续及个人化跟进,由于病患者在不同时段有不同需要,而临床上「复发」也没有单一定义,因此医管局并没有相关的数字。   
   
  医管局会继续检讨和监察所提供的服务,以确保服务切合病人的需要。
 
(五)、(六)及(七)医管局多年来一直采取措施,增加使用证实具臨床療效及副作用较少的新一代精神科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认知障碍药物及治疗注意力不足/过度活跃症的药物。精神科专科医生会因应个别病人的临床需要和根据临床治疗常规指引,并参考病人意愿后,适切地为病人提供所需的药物治疗。在公立医院服用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由二○一○/一一财政年度约39 200人,增加至二○一四/一五财政年度67 000人,增幅达70%。
 
  医管局已于二○一四/一五财政年度将所有口服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除有较复杂副作用的氯氮平(Clozapine)外),在医管局药物名册中从专用药物转为通用药物,让所有相关药物成为第一线药物。
   
  现时,新一代抗精神病长效型针剂已纳入医管局药物名册中的专用药物,精神科专科医生会因应个别病人的临床需要和根据临床治疗常规指引,适切地为病人提供所需的药物治疗。过去三年,在公立医院接受新一代抗精神病长效型针剂注射的病人数目及所涉及的开支见下表:
 
财政年度 接受新一代抗精神病长效型
针剂注射的病人数目
涉及的开支
(百万元)
二○一三/一四 1 500 43
二○一四/一五 1 900 56
二○一五/一六 2 200 72

  此外,医管局设有既定机制,由专家定期研究及检讨病人的治疗方案或药物,按情况作出修订。过程中会考虑科研实证、临床风险及治疗效益、科技发展和病人团体意见等。医管局会继续密切留意新精神科药物临床及科研实证的最新发展,继续以善用有限公共资源,及为最多有需要病人提供适切治疗的原则,按既定机制检讨和引入新药,以及制订这些药物的临床使用指引。
 
(八)卫生署于二○一六年一月展开一项为期三年、名为「好心情@HK」的全港性公众教育及宣传计划,旨在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推广的参与及对精神健康的认知和了解。在计划下,卫生署委托了香港中文大学精神科学系进行一项名为「好心情@HK计划心理健康调查」,以检视市民的精神健康状况、对常见精神健康问题症状的认知、寻求协助的态度,以及有关有助提升心理健康的日常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卫生署会继续透过「好心情@HK」计划,向不同阶层的市民推广精神健康,以及进行有关常见精神健康问题的教育,使他们能将计划的三大元素:「与人分享」、「正面思维」及「享受生活」融入日常生活当中,从而提升心理健康,并于有需要时,愿意向专业人士求助。
 
2016年12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7时0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