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规划署署长发表《香港家书》(只有中文)
*******************
  以下是规划署署长凌嘉勤今日(十一月十九日)在香港电台发表《香港家书》的全文∶
 
振翔:
 
  上周末整理旧照片时,翻出了一些一九八○年代与你的合照,把我带回你我的年青时代。港大硕士班时我读城市规划而你读城市研究,经常一同上课。毕业后,我们又在城市规划处共事数年。规划署成立后我一直留在署内服务至今,而你则选择在学术界发展,到加州柏克莱大学攻读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博士学位,然后,留在美国从事教学、研究和规划顾问的工作。
 
  在同事和同学中,我们都是属于多言好辩的一类,与你的交流讨论便比较多了。即使我们分隔太平洋两岸,亦常常以电邮讨论规划议题。因此,我想跟你交流我在规划署最后一项重大工作:《香港2030+》。
 
  这项工作的目标是要建构香港跨越二○三○年后的规划远景与策略,我们有三大策略元素,包括一:「规划宜居的高密度城市」,第二,「迎接新的经济挑战与机遇」,和第三,「创造容量以达致可持续发展」。
 
  我在三十三年的城市规划工作生涯当中,深切体会到在香港这个高密度紧凑型城市模式下,要不断地改善城市的宜居度。使市民有更佳的生活环境,其实是香港城市规划师的最大挑战,更是一项没有句号的责任。
 
  香港已建设区的人口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27 000人,远超其他国际城市,我们预计这个高密度的城市形态将会继续。如何能够既人口密度高而又能宜居,世界上并无先例可援。在《2016年美世生活质素调查》中,宜居度名列前茅的城市,例如维也纳、苏黎世及奥克兰等都属中等人口密度的城市。新加坡可算是人口密度较高又较为宜居的城市,但它在已建设区的人口密度亦低于香港的一半。
 
  要令香港成为宜居的高密度城市,我们提出的整体方向是优化新发展区及改造发展稠密的市区。我们会透过促进八项城市特质去提升香港的宜居度,令它具备集约、相互紧扣、独特、多元化及充满活力、健康、共融互助的特质,善用蓝绿自然资源及重塑共享的公共空间,并妥善保养及更新老化的城市结构。城市是供市民共享的,故此城市规划亦须「以人为本」。例如,我们提出「行人友善」、「长者友善」、「家庭友善」等策略方针,令建设环境能兼顾不同人士的需要。此外我们希望透过推动各方的参与合作,提升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的「质」与「量」,令我们的城市更宜居。
 
  城市的任何发展都必需建基于「人」的发展,全球各大城市均在争夺人才。我们需要提供相关的教育和培训设施,培育、提升及保留本地珍贵的人力资源,并吸引人才为香港经济增值。提高城市宜居度,有利于留住本地和外来的人才。
 
  除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蓬勃的经济和充裕而多样化的就业机会,是市民迈向美好生活的必要物质基础。香港的全球区位优势及制度优势非常明显,但近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只有温和增长,而部分邻近主要城市却急速发展。我们必须提升竞争力。香港在金融及专业服务业上拥有竞争优势,但创意及创新科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们建议把大量能创造职位的新经济用地设置在都会区外,使职位与人口有一个更均衡的空间分布,这个策略性的土地用途布局,既能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用地,亦回应到市民减少上下班交通负担的诉求。
 
  在过去十多年,香港的可发展用地供应一直落后于需求,这情况会在未来一段颇长时间内延续,为免此项因素成为限制香港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市民生活空间的瓶颈,我们会下最大的努力和决心,一方面创造发展容量,适时提供足够的发展用地,应付现有的短缺及预期需求,另一方面亦会创造、提升及再生环境容量,把环境保育和生物多样性的考虑纳入规划及发展决策过程,推动绿色基建设施,持续改善城市环境,并使自然生态能够在城市已建设区内适合的空间上再生,将「智慧、环保及具抗御力城市」的策略渗透至影响城市环境的每一个环节。
 
  振翔,你我不约而同选择了城市规划作为我们的终生事业。城市总要发展,总会转变,而城市规划就是主动参与这个城市转变过程的一项专业。城市规划也提供一个公开的平台,让持份者取得资讯,发表意见,然后作出决定,虽然这些决定往往未能令所有人满意。
 
  你离港多年,但对香港的关心从没消减,香港是你我的家。请你结合在外国长期从事城市规划研究和工作的经验,就《香港2030+》提出意见和批评,我们定必虚心聆听。
 
  我将在十一月二十二日从规划署署长这个岗位退休。离职后我会以香港一市民和一个专业规划师的身分,继续参与《香港2030+》为期六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如果你有计划在这段时间回港,我们可相约一起参加《香港2030+》的论坛,重拾我们多言好辩的青葱岁月。
 
凌嘉勤
二○一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1时00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