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卫生防护中心调查一宗外地传入日本脑炎个案
********************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今日(八月二十四日)正调查一宗从外地传入的日本脑炎个案,涉及一名六十一岁男子,并呼吁市民慎防经由蚊子传播的疾病。
 
  该名病人过往健康良好,他于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十三日期间到过湖北应城市,他于八月十三日起出现发烧、头痛、关节痛和呕吐,八月十四日向一名私家医生求诊。由于病征持续,他于八月十六日到玛嘉烈医院急症室求医,同日入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入院时神志不清和精神紊乱。他的情况一直稳定。
 
  他的脑脊液样本经卫生防护中心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检验后,证实对日本脑炎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呈阳性反应。
 
  卫生防护中心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病人提供的资料,同行人士至今没有出现病征。病人表示曾于潜伏期内在内地被蚊叮。
 
  卫生防护中心今年至今接获两宗日本脑炎呈报个案(一宗仍在调查中及一宗外地传入)。二○一五年有两宗,包括本地及未能确定个案各一宗,二○一四年则有五宗,包括三宗本地及两宗外地传入。

  日本脑炎是经蚊传播的疾病,由日本脑炎病毒引致,被带病毒的蚊叮咬就会感染。日本脑炎的主要病媒蚊是三带喙库蚊,主要流行于亚洲及西太平洋的郊外及农村。

  蚊于稻田等大量积水的地方繁殖,叮咬带病毒的猪或野生雀鸟后会受感染,再于叮咬人或动物时将病毒传播。日本脑炎不会直接由人传人。

  日本脑炎由感染至发病约四至十四日。病情轻微者除发烧及头痛外,一般不会有其他显著病征。严重者则发病较快,并出现头痛、高烧、颈部僵硬、神志不清、昏迷、震颤、抽搐(尤其是儿童)及瘫痪等病征。

  日本脑炎没有特定治疗方法,一般施以支援性治疗。出现病征的病人的死亡率可高达百分之三十,康复者中会有百分之二十至三十出现永久性智力、行为或神经问题,如瘫痪、反复抽搐或失语。  

  预防日本脑炎,应采取防蚊措施,避免被蚊叮咬。传播日本脑炎病毒的蚊于黄昏至黎明最活跃,因此这段时间应避免前往郊外。准备前往日本脑炎流行地区的人士,更应加倍注意。市民应:

* 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涂上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
* 采取其他户外预防措施:
 
  1. 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妆品或护肤品;
  2. 依照指示重复使用昆虫驱避剂;

* 出外旅游须知:
 
  1. 如计划前往日本脑炎流行地区,应在出发前六星期或更早征询医生意见,并采取额外预防措施,避免被蚊叮;
  2. 如到流行地区的郊外旅行,应带备便携式蚊帐,并在蚊帐上使用杀虫剂氯菊酯。切勿将氯菊酯涂在皮肤上。如感到不适,应尽早求医;
  3. 旅游人士若身体不适,如发烧,应尽快求医,并将行程细节告知医生。
  
  市民可参阅以下专题网页,了解详情:卫生防护中心日本脑炎专页、「使用昆虫驱避剂的注意事项」Facebook专页YouTube频道;卫生署旅游健康服务网页;及食物环境卫生署防治蚊子滋生指南
 
2016年8月24日(星期三)
香港时间18时28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