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行政长官出席《明报》创刊65周年酒会致辞(只有中文)(附图/短片)
*********************************
  以下是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在《明报》创刊65周年酒会的致辞:
 
卢新宁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潘云东副特派员(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张聪主席(世界华文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刘颂阳总编辑(《明报》总编辑)、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今日很高兴出席《明报》创刊65周年庆祝活动,我首先祝《明报》65岁大寿,生日快乐。《明报》立足香港超过一个甲子,代表着不只是一个企业品牌的故事,更盛载了香港在这65年间所经历的起伏,见证和参与香港历史。
 
  《明报》的创办人之一是查良镛博士。还记得,今年三月我出席了查良镛博士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开幕礼,回顾了查博士笔下气势磅礡的武侠世界,重温了这份深具侠义精神、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两个月后的今日,我出席查博士创办的《明报》的65周年酒会,别具意义。
 
  《明报》创办初期只是一份四开一小张的小型报章,查博士当时在头版写下「公正、善良、活泼、美丽」的发刊词。到今日,《明报》已是香港一份有广泛读者群的主要报章。
 
  刚过去的星期一,五月二十日,是《明报》创刊65周年的正日。世界华文媒体集团的张聪主席当日发表的报庆献辞提到:「《明报》作为一家立足于香港的中国人的传媒机构,会紧守岗位,秉持一贯原则,恪守专业要求,与读者一起见证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香港再现辉煌的逐步实现。」我认为这番话点出了香港社会对《明报》以至香港各传媒机构的期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香港实现由治及兴的新征程上,传媒不单只是记录者、见证者,更应该担任参与者、推动者,以准确全面的资讯、不偏不倚的报道、具大局意识的评论,为社会营造积极、进取的氛围。
 
  习近平主席在二○二二年七月一日出席现届特区政府就职典礼时作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提及希望全体香港同胞,大力弘扬以爱国爱港为核心,同「一国两制」方针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继续发扬包容共济、求同存异、自强不息、善拼敢赢的优良传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传媒在社会的影响力很大,在实践这希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对专业的传媒机构在实践这希望方面所贡献的力量,充满期望。政府会履行领导责任,带同社会各界包括专业传媒,发挥最大的协同力量实践这希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期,传媒业界都要不断灵活应变、精益求精,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在变局中把握机遇,主动进取激发创新活力。
 
  查良镛博士讲过,他在主持《明报》工作时,经常引用著名报人C.P. Scott的一句名言:「Comment is free, but facts are sacred」,有人把它译为「事实不可歪曲,意见大可自由」。香港是自由开放的国际大都会,传媒生态蓬勃,意见多元包容,就像查良镛博士所写的发刊词所讲,「活泼、美丽」。要维持这种澎湃活力,就需要专业新闻界做到「公正、善良」。
 
  传媒业界的影响力大。因此,恪守行业专业特别重要。这些专业代表以事实为依归,不偏不倚,尤其是帮助市民明辨真伪。同一个场景、拍摄的角度不一样,就可以将原本一个用盾牌保护市民的警察,变成一个看起来用盾牌驱赶市民的警察。用几个片段堆砌起来,就可以编造一个与真相不符的故事。所以,当别有用心的人只是公开截图,就言之凿凿,我们就要有所警惕,没有看到的那部分可能才是真相。传媒的行业专业,任重道远,必须向以偏概全说不、向误导说不、向「唱衰」说不。
 
  我有信心,专业的传媒机构会透过笔锋,让市民更多了解国家和香港的良好发展,鼓舞社会奋发向上,大力弘扬齐心建港、爱家爱港爱国情怀,为香港带来正向社会氛围,求变、不怕变,不妄自菲薄,发扬自强不息、善拼敢赢的优良传统。
 
  最后,我祝愿《明报》业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多谢大家。
 
2024年5月24日(星期五)
香港时间17时35分
即日新闻  

图片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在《明报》创刊65周年酒会致辞。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五月二十四日)出席《明报》创刊65周年酒会。图示(左四起)署理财政司司长黄伟纶、《明报》总编辑刘颂阳、世界华文媒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张聪、李家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卢新宁、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以及其他嘉宾在酒会参与切蛋糕仪式。

网上广播

行政长官出席《明报》创刊65周年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