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为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启动典礼主礼致辞(只有中文)
*************************************
  以下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今日(五月二十三日)下午为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启动典礼主礼的致辞全文:

黄嘉纯先生(香港赛马会董事)、聂德权教授(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谘询委员会召集人)、各位立法会议员、各位非政府机构好朋友:

  首先,要感谢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邀请我出席今日的赛马会护老导航照顾者支援计划启动典礼,与马会、学界、参与社福机构的代表聚首一堂,共同启动这个意义重大的计划。

  护老者是长者的重要支撑。刚刚我与聂德权教授谈到,在座很多都是护老者,大家深有同感。政府一向重视护老者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各类服务,包括在财政上为低收入家庭护老者提供生活津贴、透过服务长者例如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和康复训练等,间接纾缓照顾者的照顾压力。此外,大家都耳熟能详的照顾者支援专线182 183,经我们广泛宣传后应已家传户晓,希望更多人使用专线。

  另外,黄嘉纯先生提到在马会支援下起动「照顾者资讯网」(www.carers.hk),资讯网很成功,点击率在政府网站中相当高。香港树仁大学做得很好,资讯包罗万有。我做过很多这类网站的工作,做得好是第一步,宣传得好更为重要。所以,我们一同做了很多宣传工作,包括树仁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系主任方富辉博士及团队与我们逐一走遍18区,并调动区议员协助宣传,提升点击率。

  除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外,民间和社区支援护老者的力量同样重要。马会拨款近三亿元是重要举措,联同政府一起做,效果定会更为显著。马会是先行者,先试验服务模式,若实行顺利及良好,政府便会尝试接力;始终不能单靠马会长期资助项目,但马会有其灵活性,同时试验新项目。试验计划不一定成功,但大家不怕尝试,当选择到一个良好模式,政府便会尝试接力,这是多年来马会与政府的互动互生关系。我相信这次计划会带动照顾者方面的服务,在现有基础上再创高峰,而且今次还有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的支援,整个计划以实证为本,我觉得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投放这样大的资源时,如有实证为本的基础可做得更好。

  此外,同样重要的是,香港是全国数一数二老龄化速度高的城市,另一个是上海,我们很相似,做很多照顾长者的工作。若我们在照顾者尤其是护老者方面有一些独特创新的办法,在大城市背景下做得好,其实具复制性。大家可以预期,内地很多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等——除深圳是很年轻的城市外——均会面对老龄化问题,只是时间分别。若我们先行一步,摸索到一条行得通的道路,不仅对香港有用有益,亦有示范作用,全国其他大城市都可以参考,尤其特区政府在社福范畴经常与内地频繁交流。我们在不少概念上可算是先行者,可以通过交流相互合作。内地固然亦有其优势,例如有些方面比我们更创新、更愿意尝试。我很相信通过这次马会的出色工作,加上五间优秀的非政府机构,定可摸索合用于香港且具复制性的模式。

  刚从聂德权教授口中得知,计划会成立九间以照顾者为本的中心,我期待有机会可以参观,最好是以「神秘顾客」身分,当然我深信不论以何种身分前往,非政府机构旗下中心均会提供一流服务。

  我希望通过计划为照顾者提供更多支援,亦明白照顾者数目庞大,不管怎样投放资源,定有增进空间。过去两年,不论是政府或是社会包括马会共同配合下,均投放大量资源在照顾者身上。我认为不外乎多提供知识,不少人以为自己懂得护老,正如我育婴时也曾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但其实育婴常识需要学习。同样地,作为照顾者也有需学习之处,可少走些冤枉路。

  另一方面是支援。我认为最重要是暂托服务,政府做了很多工夫,包括创造更多暂托服务名额,亦为有经济困难及交通不便的照顾者提供交通津贴。这些均值得做,亦固然有长路要走,包括如何提升使用率。我们会加强宣传,建立口碑后或可令照顾者更放心让家人或亲友使用暂托服务——我亦有照顾长者经验,旁观者可能质疑何不使用暂托服务,亲历其境时自有多种原因不放心。因你总认为自己最了解家人,离开自己身边定会担心其饮食或喜好有否得到照料。改变大家的担忧是一个过程,多加宣传亦很重要,让照顾者看到实效得以放心,希望大家一同努力做好。

  最后要感谢Patrick(聂德权教授),他与我亦师亦友——既是我恩师、亦是我很敬重的前上司。今次马会邀请Patrick「出山」担任计划召集人,实属重要资产,让计划价值倍增。

  多谢大家!
 
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8时25分
即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