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立法会:医务卫生局副局长就「改革香港医务委员会」议员议案开场发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医生今日(五月二十三日)在立法会会议就「改革香港医务委员会」议员议案的开场发言:

主席:

  我感谢张宇人议员提出的议案,以及黄国议员对议案提出的修订。

引言

  香港的医护专业水平在全世界所有已发展的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实在有赖各个医护专业多年来在各自领域内建立的良好信誉。医护专业的特色,就是这个专业需要面对、医治和照顾病人的生老病死,整体的操守是建基于医患关系,得到社会的信任是非常重要,所以医护专业人员才可成为市民健康的「守门人」,政府高度重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操守,以确保医疗健康服务的质素符合标准,保障市民健康。

  香港医护专业奉行「专业自主」的原则,「专业自主」的意思,是指专业是有责任,我重申一次,是责任,去订立、管控、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由未注册到注册,以至注册之后,都有责任自我检视、纠正、进步,而这亦是获得市民和病人信任的基本元素。专业要保护的是病人的权益和利益,所以,各个医护专业法定规管机构是透过法例框架成立,以专业自主的原则进行规管,主要由相关界别的医护专业人员组成,维护及提升相关专业标准和操守。与此同时,特区政府的责任是维护公众利益,确保香港保持高质素的医疗服务和高效益的医疗卫生系统。为此,政府对医护专业的发展有监督责任,以确保专业的规管机构按照法例赋予的权力以履行职责,回应社会需要及满足市民期望。

近年对《医生注册条例》的修订

  正如刚才张议员(张宇人议员)所说,香港医务委员会(医委会)根据《医生注册条例》(《条例》)而获赋予权力,处理医生的注册事宜,筹办执业资格试,制订专业守则及指引,以及就公众作出的投诉,对医生进行纪律研讯。政府尊重医委会按照法例所作出的决定,以及医委会作为医生专业的官方代表,向政府就与专业相关的政策事宜提出建议。

  政府不时检视医疗专业的规管制度,确保有关管理局及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模式与时并进,并且符合社会需求。在过去八年,我们曾两度检讨医委会的组成及运作安排,并对《条例》进行相应的修订,目的是革新医委会的组成及职能,并保障市民和病人的权益,以及吸引合资格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执业,应对本地医生人手不足的情况。

  第一轮修订于二○一六年提出,主要目的是改善医委会的投诉调查和纪律研讯机制,以及跟进医疗人力规划和专业发展策略检讨报告的建议,增加医委会业外委员的参与,增加问责性及公信力。为推展《条例》的修订工作,政府成立三方平台,以促进医生、代表病人权益及消费者权益的人士和立法会议员就《条例》的了解及沟通,并就修例建议提出意见和讨论,寻求共识。该次修例对医委会投诉调查和纪律研讯机制作出不少改善,以增加处理投诉的效率及公信力。引入的新机制包括设立研讯小组及增加业外人士参与研讯过程,增加审裁员的人数以确保有充足的业内及业外审裁员参与初步侦讯委员会及研讯小组工作等。在医委会的组成方面,业外委员的比例亦大幅增加,业外委员的数目由原来四名(即占所有委员的14%)增至八名(即占所有委员的25%)。

  第二轮修订于二○二一年提出,主要目的是开辟名为「特别注册」的新途径,以吸引合资格非本地培训医生回港执业,应对本地医生人手不足的情况。医委会辖下的特别注册委员会(注委会)负责检视与香港两所医学院课程质素相若的非本地医学院课程,从而订定获承认医学资格名单。注委会的成员包括公营医疗机构、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病人组织和医学院代表,以及其他业外人士如大律师,充分体现医生专业和业外人士按各自的专长出谋献策,彼此相辅相成。

  对《条例》进行的两轮修订时日尚浅,对医生专业的规管和医生人手供应的效果正逐渐浮现,并有待进一步观察。以处理投诉的时间为例,个别投诉的平均处理时间由二○一六年的六年,现时已减少接近一半,其中业外人士的参与亦大大增加了过程的透明度。在引入非本地培训医生方面,自《2021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于二○二一年十月获通过后,注委会现时已合共承认了100个医学资格,当中10个为内地院校颁发的资格。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执业的人数亦稳步增长,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期间还经历了新冠,已有超过270名非本地培训医生来港执业。

结语

  面对医疗发展日新月异,任何机构都需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不能固步自封。医护专业及其规管机构必须秉持自我革新的精神,不断革新,以贴合世界发展的潮流和社会的期望。

  因应专业的情况和社会对人力的需要,政府近期先后提出修订医护专业注册相关的法例,包括分别在二○二三年年底和二○二四年年初向立法会提交修订《护士注册条例》和《牙医注册条例》的草案,增设引入合资格非本地培训护士及牙医的新途径,并让规管制度能够与时并进。除此之外,我们早前已就《辅助医疗业条例》公布建议修订方向,目前正在进行法律草拟工作。这些对其他医疗专业注册法规的改革属系统性改动,涉及整个专业内外很多持份者,对香港整体医疗专业人手的数量和质量同样重要。我们现阶段正聚焦这些工作,凝聚各界的共识做好法例的修订,尽早纾缓本地医护人手不足的情况,并提升整体专业水平。

  与此同时,我们亦全方位开展多项关乎市民健康的重要工作,包括全面检视政府提供或资助的牙科护理服务、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医健通)、控烟、医疗仪器和药械规管、应对抗菌素耐药性等,上述改革均需要涉及一些法例的修订。 政府当前将以继续推展这一系列工作为首要目标,同时按轻重缓急、按部就班地推进其他市民关注的医疗健康政策措施。

  至于议员对进一步改革医委会所提的建议,我们持开放态度,并且乐意聆听各界的意见。立法会秘书处在二○二三年十一月公布了一份研究资料,关于选定地方的医务委员会的组成、投诉调查和纪律研讯机制。有关文件对英国、澳洲和新加坡的医护专业规管机构的改革措施作全面分析。同样作为已发展的地区,他们的经验值得香港借鉴。 

  主席,我乐意聆听各位议员对议题的意见,稍后会再详细回覆。

  多谢主席。
 
2024年5月23日(星期四)
香港时间12时46分
即日新闻